辽宁农村体育研究
辽宁作为我国体育大省、强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群众体育连续18年被国家授予群众体育先进省。辽宁是一个城市人口密集,比例大,而农村人口疏散,比例小的特点。城市在发展体育人口上占有较大优势,而在发展农村体育人口方面则面临很多困难,形成了城乡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为了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今后五年任务指标,建立具有辽宁特色的亲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解决当前农村体育工作在改革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共同研究我省农村体育工作的改革大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课题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分析法等对辽宁省14个市农村体育基本状况进行研究。
1辽宁农村体育管理体制及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
1.1辽宁农村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从1985年以来,群众体育在管理上积极开展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通过抓典型,树旗帜,用典型引路的办法,使农村体育工作出现了争先创优的新局面,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2004年全省共开展各类农民竞赛活动近4000次,参加人数近100万人次。
以大连市长兴岛镇为例,长兴岛镇由一名镇党委副书记亲自分管体育工作,设立文化体育站站长1人,专职负责抓好日常群众体育工作。并且,全镇12个村每村都有活动站,至少有3人组成体育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日常的群众体育活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1.2辽宁农村群众体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辽宁农村体育管理中主要存在资金短缺问题,一些基层农村群众体育管理经费短缺;竞赛有一定的局限性问题,如:具有较大影响的农民运动会较少;部分乡镇的管理问题,有些乡镇、村屯的体育管理者的素质有待于加强,部分健身场所和基层缺乏体育管理人员。
1.3辽宁农村群众体育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第一,能够在服务上抓重点、难点,提高服务的效率。第二,能树立品牌运动,城市带动农村,并使农村学校发挥堡垒作用。第三,全民健身体育设施逐年增加。第四,信息服务渠道多,深入千家万户。第五,辽宁农村群众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体育协会社团组织发展缓慢,对农村体育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匮乏,对农村基层体育工作者缺乏激励机制。
2辽宁农村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2.1辽宁省农村人口对体育认知和参与情况分析
体育的需要程度:调查数据显示,我省农村居民认为现代生活非常需要体育的占69.8%,比较需要的占27.9 %,不需要的占2.3%。这说明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需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体育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占34.0 %,有时参加体育锻炼的占55.7%;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占10.3 %。对子女从事或选择体育运动支持的占74.2 %,不支持也不反对的占21.0%,反对的占4.7 %,说明大部分家长认识到了体育健身的价值。
人们每周参加锻炼的次数、时间: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人群中有33.0%的人每周锻炼3-4次,17.8%的人每周锻炼5-7次,以每周锻炼3次为体育人口来衡量,有50.8%为体育人口。在锻炼时间安排上,41.8%的人能参加锻炼0.5-1小时,而锻炼时间为1-1.5小时的占15.7%,能够锻炼1.5小时以上的仅占4.5%。同时数据显示,农民参加体育活动在时间的安排上较大程度上受到了农村季节性生产劳动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无固定规律的特点。
参与锻炼的组织形式:调查数据显示,我省农村居民参加锻炼的组织形式自愿组织的占34.7%为主参加体育活动,村组组织的占21.7%,协会组织的占19.4%,其它组织的占23.8%。说明我省的农村居民参与锻炼的组织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参与锻炼活动的规模:调查数据显示, 参与锻炼活动15人以下占61.6%,说明大多数人们更愿意选择小型松散、多样的锻炼形式,这与我省群众体育发展是相关的。
锻炼的动机:调查显示,辽宁省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具有多样性,排序分别为健身(占51.2%),休闲(占11.8%),娱乐(占7.6%),有兴趣(占7.2%),调整情绪(占3.3%),陪子女活动(占3.0%)。这表现出辽宁省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呈多元化的趋势,反映出辽宁省农村居民对体育的健身价值有了较充分的认识。
锻炼的项目:调查显示,46.1%的农民选择了跑步和走步,有28.8%选择了“游泳、自行车、秧歌、”和“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活动”。说明了辽宁农村体育锻炼的项目多,具有多样性。
2.2辽宁省农村人口的体育消费
据调查显示,辽宁省家庭平均拥有体育器材 2.45件,拥有体育服装3.08套,每月体育消费 47.35元,家庭每年平均到现场观看体育比赛达2.19次。这一方面说明了农村体育参与者为了丰富生活、强身健体,已经形成了一种体育消费意识;另一方面,因农村体育场馆少,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之门票价格因素,从而使农村体育参与者去现场观看比赛的次数还十分有限。
2.3辽宁省农村群众体育特色
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多:辽宁省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众多,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人数已达50.8%。辽宁的体育氛围和对体育的宣传为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沃土。
开展的体育健身项目多:辽宁省开展体育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体育项目很广泛。在辽宁几乎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体育民俗活动,如冰雪节、满族风情、狩猎、珍珠球、东北秧歌。这些民间体育活动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参与体育锻炼动机多元化:在具体的体育锻炼和对体育的了解上会因为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锻炼动机。辽宁农村体育人口所占比例为50.8%,在全国处于前列,众多的体育人口必然会导致体育锻炼动机的多元化。
3辽宁农村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及竞赛状况调查与分析
3.1辽宁省农村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及竞赛的现状
由辽宁省体育局全面组织开展和管理的全省的农村群众体育竞赛,基本上分两种形式。其一,是每四年举办一届的辽宁省农民运动会;其二,除了农运会之外,每年举办两项比赛,乒乓球和象棋,比赛时间一般安排于东北的农闲时间,年初口头布置下去。各市农村群众体育开展状况差异较大,农民选择的运动项目多是具有本地特点并在本地区开展较好的运动项目,县镇、村屯一级的体育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时间一般选择在挂锄的农闲时节,有体育运动传统的城市的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比较好。辽宁省体育局对个市的体育设施建设在2006年有较以前投入增加,各市的资金投入在2006年有明显增加。投入的项目建设较集中于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不够丰富,缺乏整体规划。存在的问题是:开展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资金短缺;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农村体育工作受重视不够;对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缺乏整体规划,实践成效的不足。
3.2制约我省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发展的因素
传统文化因素:辽宁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共有4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55万人,占全省的16%, 其中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5个民族,其次还有壮、苗、土家、达斡尔、彝族等人数居多。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与理解程度也各异,多种民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活动的开展。
经济因素:经济对农村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制约着体育经费投入水平。第二,经济制约着体育消费水平。第三,经济发展决定人们的体育需求。
体制因素:由于历史社会发展的原因,形成了城乡发展的差异格局,在这种格局下,城乡体育发展也出现了差异的格局。现阶段,城乡差别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二是社会福利保障的差异和文化生活的差异;三是政府的公共资源支出的差异。
3.3辽宁富裕乡屯与贫困乡屯体育现状分析
3.3.1富裕乡屯体育现状
在走访的7个富裕乡屯情况来看,体育活动搞得都有声有色。具体说有如下几个共性:
富裕乡屯的经济发展较好,农(渔)民生活较为富裕;领导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每次活动领导都带头参加;农(渔)民的体育意识相对好,对体育的认识也比较明确;具有一个较为完善的体育组织;有可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
3.3.2贫困乡屯体育现状
走访了辽宁省15个贫困县的16个贫困乡屯,访谈215人(20岁--50岁),主要集中在康平、新宾、阜新、北票、凌源。从访谈中了解了以下几个情况:贫困乡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群众文化素质较低;体育组织机构不健全;农民的体育意识淡薄;对于健身和健康的宣传力度不够。
3.4辽宁农村贫困县初级中学体育现状及分析
3.4.1体育师资不足,学历偏低,培训意识淡漠
在所调查的401所初中,在校生288990名,体育教师1301名,男教师1085明,占教师总数的83.4%,女教师216名,占16.6%,本科学历教师347名,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26.67%,专科学历的教师815名,占62.64%,其他学历的教师139名,占10.69%(见表9)。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职教师总数与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严重失调。
3.4.2场地器材欠缺,品种单一
据调查显示,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普遍狭窄,学生活动范围小,达不到教育部对中小学人均占地面积的要求。从田径场地看,低于200米场地的有25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6.33%, 200米场地的有304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75.81%, 200至300米场地的有52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12.97%, 400米场地的有20所学校,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4.99%。
3.4.3经费及投入严重不足
调研中了解到,全省15个贫困县(市)401所初中,这些学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杂费,平均每年每所学校收缴的学杂费不足30000元(按规定平均每位学生50元左右,学生数多,学杂费就多),转移支付款由乡政府控制,根本到不了学校。从今年开始,虽然教育的转移支付款下拨到学校,加上学杂费,这样今年每校平均经费40000元左右,可以说条件有所改善,但始终受经费不足的困扰。
3.5辽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与现状分析
辽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由各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为了适应生产生活的各种需求,在与大自然抗争中创造出来的。主要形成于生产生活、交通工具、练兵习武、游戏娱乐、表演欣赏、竞技运动。其中的一些优秀项目经过不断的完善和规范,可以推广到更广阔的区域,为更多的民族所接受,并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本民族文化的渗透、其它民族体育的渗透、现代体育的渗透、以及旅游文化的渗透,走出本民族的特定区域,面向全国,推向世界。
3.6辽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价值分析
3.6.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特殊的功能
其中包括教育功能;民族凝聚功能;弘扬文化功能;具有养生保健、愉悦身心的功能;具有树立民族形象,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功能。
3.6.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他可以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增加新内容;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具有现实优越性;是完善“全民健身计划”的理想途径。
4结论与建议
辽宁农村体育的开展总体上是好的。但是,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方面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些地方硬件投入不够,对少数民族体育的开发和利用,赛事组织偏少,宣传力度欠缺;有些地方对农村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现有资源利用不够;有些地方对贫困乡屯的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体育开展做的还不到位。
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体育工作的领导;开展“农村体育组织在乡镇,健身活动阵地在村屯”的活动;加大对农村全民健身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体育基层干部管理水平;加强健康知识、健身知识在农村的宣传力度;大量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尤其要对具体乡镇、村屯的体育骨干进行着重培养,使他们能更及时的把健康知识、体育方法带给广大农民群众;要进一步对民族体育项目进行开发利用,尤其是简单易行、容易接受、不受更多场地器材限制的项目;对贫困乡屯、偏远村落的农民体育要给予政策倾斜,更要给予财力支持;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当中,切实可行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有了经济基础,农民的生活才有保障,观念的转变才可能更快,健身意识才能更强,才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从事健身运动。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富则中国富,农民强则中国强,农民健康则中国强盛。我们要使广大农村群众在生活富裕的同时,享受快乐健康的体育。
相关阅读
-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增溶、乳化、润湿、发泡、分散、降低表面张力等表面活性剂所共有的性能...
-
你地球上大慨有多少生物呢,有的种类你见过吗?#每天跟我...
地球上有多少物种呢?都没见过。地球上有多少个物种?大约1万亿种。自从35亿年前地球诞生生命依赖,地球就成为了人类目前制造的唯一生命摇篮,诞生了数...
-
2023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政治汇总(11月20日)...
-
【试讲稿/教案设计】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教学方法:学生收集、整...
-
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增溶、乳化、润湿、发泡、分散、降低表面张力等表面活性剂所共有的性能...
-
你地球上大慨有多少生物呢,有的种类你见过吗?#每天跟我...
地球上有多少物种呢?都没见过。地球上有多少个物种?大约1万亿种。自从35亿年前地球诞生生命依赖,地球就成为了人类目前制造的唯一生命摇篮,诞生了数...
-
【试讲稿/教案设计】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教学方法:学生收集、整...
-
越活越幸福的30个好习惯,你占了几个?...
-
幼教教育6017年月04音乐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中的运用分析刘颖廊坊市广阳区春雨幼儿园,河北廊坊065000摘要:学前期是培养幼儿各项素质的基础时期...
-
2019年京交会|50家企业云集的硬科技嘉年华,AI范儿十足!
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简称“2019年京交会”),一场集合了50多家AI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全球硬科技嘉年华”在中关村壹号开启...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