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音乐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中的运用分析

音乐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中的运用分析

时间:2024-05-16 04:54:49 作者:
摘要:幼教教育6017年月04音乐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中的运用分析刘颖廊坊市广阳区春雨幼儿园,河北廊坊065000摘要:学前期是培养幼儿各项素质的基础时期

幼教教育 6 2017 年 2 月 04 音乐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中的运用分析 刘 颖 廊坊市广阳区春雨幼儿园,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学前期是培养幼儿各项素质的基础时期,将音乐应用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中,既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爱,又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范围内形成“规矩”。因此,本文探讨了音乐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培养中的运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音乐;幼儿;日常培养;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7)02-0006-01 引言 学前期是幼儿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而音乐教育是幼儿园课程领域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操,激发幼儿的美感,挖掘幼儿的艺术潜能,将其运用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中,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功能与特点分析 音乐,是指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生活,是指幼儿的生活环境、生活活动、生活教育以及生活兴趣和关注点,其中包含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两部分。音乐教育作为实施艺术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不仅是为了使幼儿认识音乐和把握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水平,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音乐元素以其特有的感染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的特点激发出幼儿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出其审美感受,同时,它也可以更好地开发人的左右半脑,为发展完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幼儿沉浸在音乐中时,他们天真活泼的天性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获得很大的提高。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重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价值,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音乐教育的特点包括:(1)启蒙性。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方式方法都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2)游戏性。幼儿的学习是在活动和游戏中进行的,通过游戏化的音乐教育方式可以增强幼儿的节奏感,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3)综合性。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应是一个整合的系统,将多种音乐元素合为一体,从而共同应用于幼儿的音乐生活中;(4)创造性。音乐教育是富有创造性的一种教育形式。当幼儿在理解一段音乐时,他们可以自由地用肢体动作表达他们的情感。因此,音乐的艺术特点更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和创作空间, 2 音乐在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中的运用 2.1 根据不同的生活常规内容及要求,选择音乐类型 音乐的魅力在于对人的情趣、情感能起到调节作用,愉快的音乐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昂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振奋,安静的音乐能使人情绪稳定。

根据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和一日生活常规中的各个具体内容安排选择相应的音乐,如:午睡环节,选择《摇篮曲》,该曲轻柔、安静,能让幼儿情绪安静地快速进入梦乡;进餐环节,选择《田园曲》,该曲愉快节奏平稳、安静,能让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进餐;活动中,走路和变换队形,四排变半圆或变圆形,需要幼儿斗志昂扬,精神百倍,神采奕奕,达到最佳的精神境界,选择《运动员进行曲》能达到此效果。 2.2 坚持 循序渐进原则 (1)音乐,肢体语言、口头语言相结合的阶段。幼儿阶段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幼儿主要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幼儿心理活动及行为具有无意性,因此,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第一阶段要做到音乐、教师体态语、口头语言相结合,如,在幼儿午睡前,首先组织幼儿听《摇篮曲》,小朋友听歌里唱什么?这首曲子告诉我们小朋友要睡觉了。,教师用动作做出睡觉状,暗示小朋友,在活动中需要幼儿起立时一边伴奏 135|135|,一边起立;坐下时,同样边伴奏 531|531|,边做出坐下的动作;再如组织幼儿洗手时,一边放《洗小手》歌曲一边组织幼儿排队,伸出小手比一比,看看谁的最干净,既杜绝了等待的现象,又达到了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目的。

(2)音乐、肢体语言相结合,口头语言逐渐消失的阶段。幼儿年龄小、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具有反复性,虽然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能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行为要求,但仍然会出现时而遵守、时而不遵守的现象。因此,除了用音乐、肢体语言来指导其行为规范外,还需要用口头语言做相应的暗示,以提醒、督促幼儿。(3)音乐占主导,肢体语言逐渐消失的阶段。随着幼儿对音乐越来越熟悉和依赖,肢体语言在良好常规培养中逐渐显得可有可无,很多时间不需要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说明,幼儿就能在相应的音乐伴奏下,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摇篮曲》一响,自然会学小猫轻轻地走进睡眠室安静躺下。(4)音乐独占鳌头,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已经形成。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也需有完善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动力定型理念。幼儿教师和育儿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长期在同一时间、同一情况,出现同一刺激,就会产生牢固的稳定的习惯性,即动力定型,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在不断地反复地强化过程中,音乐刺激越来越起主导作用,肢体语言、口头语言基本甚至完全消失,音乐成了一日生活常规管理中的主要因素,在生活的各个环节,只要有相应的音乐响声,幼儿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另外,我们要格外注意,不能太急功近利,要有十足的耐心与毅力去培养幼儿生活常规。在利用音乐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培养的过程中势必会存在这种或那种的不利因素,遇到问题要多总结经验,多从中把握幼儿的习性和特点,进而实现不良因素的有效规避,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3 结 语 我们都知道幼儿时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我们必须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再将音乐的优美旋律融入进去,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比较愿意接受,不会出现负面情绪,在融入音乐时,每天尽量安排相同的曲目或旋律,以便幼儿形成动力定型,培养出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 参考文献 [1]罗继莲.让音乐艺术渗透幼儿园常规教育[A].《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1. [2]李习霞.加强生活常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J].甘肃教育,2016(19):46. [3]曹玉巧.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J].考试周刊,2016(53):193.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