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棉花增产17.8%!微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取得突破

棉花增产17.8%!微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取得突破

时间:2024-05-13 01:51:32 作者:
摘要:“通过测产,利用微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的棉花平均亩产达到323.8公斤,增产17.8%,比非项目区增产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开发推广前景。”

“通过测产,利用微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的棉花平均亩产达到323.8公斤,增产17.8%,比非项目区增产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开发推广前景。”10月15日,盐碱地“根际微域改良”土壤修复菌剂开发应用项目在利津县盐窝镇王洼村通过专家田间验收,山东省农科院经作所二级研究员、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董合忠宣布结果。

改良盐碱地的作物_改良盐碱地植物_生物改良盐碱地

据调研,全省盐碱耕地面积570多万亩。“盐碱地是我省的主要低产土壤,在黄河三角洲及滨海地区分布比较集中连片,由于受到盐分危害,地力水平低,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壤肥料部副部长、研究员李涛说,要保证粮食持续增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就要深挖增产潜力,治理改良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

盐碱地“根际微域改良”土壤修复菌剂开发应用项目,是由山东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部、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联合承担的省科技厅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团队采用国际领先的基因编辑技术Red/ET DNA重组工程技术进行攻关,经过了试验和示范验证。

李涛介绍,目前盐碱地改良技术比较多,有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化学和生物措施等。而对于广大农民以及新型经营主体,亩投资较高的技术难以推广应用。“利用微生物技术改良盐碱地,投资较少。应用土壤修复菌剂,一亩地投入100元左右。”他说,按照今年每公斤籽棉8.6元的价格,每亩能增收300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毛鑫鑫 报道)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