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时间:2024-03-07 21:02:10 作者:
摘要:睡眠觉醒节律紊乱也称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指个体的睡眠和觉醒紊乱,与现实要求或大部分人所遵循的节律不符。其原因可能是内源性生物节律定时系统或管理睡眠和觉醒系统受累的结果。

睡眠觉醒节律紊乱也称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指个体的睡眠和觉醒紊乱,与现实要求或大部分人所遵循的节律不符。其原因可能是内源性生物节律定时系统或管理睡眠和觉醒系统受累的结果。

造成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原因多种多样。人格障碍、情感障碍者,或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摄入含酒精的饮料、咖啡、浓茶等使人兴奋的物质可能打破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血管疾病、瘙痒、疼痛等躯体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夜晚睡眠不足,白天过度嗜睡,从而引起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夜班和白班频繁变动者或居住环境拥挤嘈杂者,有家族遗传的睡眠障碍患者,或天生失明的盲人,有更高的患病风险。突然出现的创伤或巨大生活变故,可能导致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典型症状在不同类型患者身上的表现不一样。如:

延迟睡眠型。睡得晚,很难在早上预定时间醒来。一般入睡时间在凌晨2至6点,早上多数不能在正常起床时间醒来,影响白天的工作和生活。病程较长,常见于青少年。

提前睡眠型。睡眠时间比正常人提前,傍晚就感到困倦,入睡早、醒得早,常见于老年人。

不规则的睡眠觉醒型。没有固定的睡眠觉醒节律,睡眠和觉醒的时间不可预测,睡眠时间可能被分为3段或以上,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常见于慢性疾病患者、抑郁症患者、因躯体疾病长期卧床的患者,或独居者。

倒班工作型。与倒班工作时间表有关,在主要睡眠周期中失眠和(或)在主要觉醒周期中过度有睡意。不适应倒班工作的人,很容易导致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睡眠或两者皆有。

对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患者,主要是通过调整其入睡和觉醒时间,以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可逐步调整或一次性调整以达到正常作息时间,并不断巩固、坚持下去。综合采用睡眠卫生教育及行为指导、调整睡眠时间、重置生物时钟(定时光照、定时服用褪黑素、定时运动)等多种方法尽快重置昼夜节律。为防止反复,常需要结合药物治疗来调整和巩固患者的睡眠觉醒节律,按需服用催眠剂与促觉醒药物。

治疗能否成功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伴发的精神症状、治疗的耐受性与依从性、学习或工作日程、社会压力等因素。

短暂性、境遇性睡眠节律紊乱,经过调整后,可以自愈。总体预后较好,经积极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都会改善症状。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