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淡看生活 > 2020国内国际十大医学科技新闻揭晓!爱思唯尔独家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2020国内国际十大医学科技新闻揭晓!爱思唯尔独家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时间:2023-11-20 07:57:00 作者:
摘要: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Korber等人7月在《细胞》刊文指出,全球大流行中最常见的新冠病毒毒株已由刺突蛋白(S)突变毒株——G614突变体占据主导。 研究发现

世界医疗科技进步突飞猛进_医学科技前沿最新成就_全球医学科技进展

2021年1月26日,由《健康报》社组织评选的2020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和国际十大医学科技新闻正式揭晓!

爱思唯尔作为此次评选的技术支持单位,凭借自身全面、权威的数据资料库与先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工具,遴选2020年发表于《细胞》《柳叶刀》等15本国际顶级期刊的原创性论文,采用PlumX 综合指标筛选社交新闻媒体热度Top100的论文,最后在选出的数千篇基础、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文章中,提取医药健康领域相关文章用于初筛。爱思唯尔根据公共关注程度和与健康相关原则,挑选近百条原始研究成果提供给《健康报》社,用于十大新闻终评会遴选备选。

国内十大医学科技新闻

01. “超纪录短时间”确认新冠病毒;

02. 直接取栓让卒中救治更高效;

03. 我国首个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

04. 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效率达90%以上;

05. 空气污染危害健康有新证据;

06. 无需匹配“通用熊猫血”问世;

07. 我国脑起搏器研究渐入佳境;

08. 中国人近30年视力损失增速快;

09. 中国向世界分享“方舱”抗疫经验;

10. 结核菌免疫逃逸机制被揭示。

国际十大医学科技新闻

01. 新冠病毒突变让感染性显著增加;

02. 全球未来人口和生育率预测发布;

03. CRISPR治疗首次直接应用于人体;

04. 人工智能成功预测蛋白结构;

05. 基因编辑有望治愈单基因遗传病;

06. 揭示mRNA更替策略有了新方法;

07. 疫情防控举措让地球“安静”了;

08. 每日步数越多,全因死亡率越低;

09. 新冠病毒受体识别结构基础被发现;

10. 结疫情干预措施有效性可被量化。

以上是2020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和国际十大医学科技新闻最终结果。

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于整个医疗生态圈,从医药研发,临床研究,到流程管控和医疗人才培养,通过科研大数据和智能工具为医药卫生领域工作者提供信息分析服务,推动医疗创新。从医院层面,爱思唯尔帮助医疗机构进行科研评估,提供基于循证医学和健康大数据的临床决策方案,帮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了解医学发展热点和趋势并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从医药企业层面,爱思唯尔能够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帮助制药企业寻找药物新靶点,优化药物合成方向,提升新药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并加速药物的上市时间。

本次2020年度国际十大医学科技新闻中,两则新闻所报道的文献来自于爱思唯尔旗下刊物《细胞》及《柳叶刀》,我们在此附上论文来源及解读,助您深入了解热门新闻背后的研究始末及学术意义。

News title

新冠病毒突变让感染性显著增加

文献来源

《Cell》

追踪SARS-CoV-2刺突蛋白的改变:D614G增加COVID-19病毒感染性的证据

全球医学科技进展_医学科技前沿最新成就_世界医疗科技进步突飞猛进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Korber等人7月在《细胞》刊文指出,全球大流行中最常见的新冠病毒毒株已由刺突蛋白(S)突变毒株——G614突变体占据主导。

G614的递增模式在多个地理级别(国家、区域和城市)中具有重现性。在一些最初流行D614毒株的地区,在发现G614变异毒株之前就已有这种递增模式。该模式的一致性表明G614变异毒株可能具有适应性优势。

G614取代D614成为

新的流行毒株意味着什么?

研究人员发现,相对D614,感染G614毒株的患者由上呼吸道释放的核酸量更大,也意味着体外的病毒滴度更高。G614呈现出更强的传播性:G614取代了D614在特定区域的主导地位,并且不随着所谓“居家禁令”的颁布而衰减。根据这一结论,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追踪G614毒株的流行趋势。

根据溯源,G614毒株的流行主要由感染者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造成。但是高滴度和高载量并不意味着感染G614毒株的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对更严重。至论文发表时,还没有研究表明G614毒株的流行会导致更高的住院率。但是确有部分有限的研究表明,G614毒株的致死率更高。

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是否依然有效?

研究发现,G614毒株对多克隆转化血清的中和反应敏感,这在免疫干预方面令人鼓舞,但重要的是要确定D614和G614毒株是否对疫苗诱导抗体中和或对任何一种病毒感染产生的抗体中和敏感。此外,如果G614毒株确实比D614型更具传染性,那么它可能需要比D614型更高的抗体水平来通过疫苗或抗体治疗剂进行保护。

近期,在英国首次发现的新冠病毒B.1.1.7变异毒株基因序列也显示,这一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积累了许多突变,这些突变共同导致病毒蛋白发生17个位点的变化,其中8个发生在重要的刺突蛋白(S蛋白)中,其中有三个位点变化比较关键。 这些发现阐明了对理解病毒的致病机理非常重要的变异,并支持对刺突蛋白突变等的持续监测,以协助开发免疫学干预措施。

原文地址:doi.org/10.1016/j.cell.2020.06.043

News title

全球未来人口和生育率预测发布

文献来源

《The Lancet》

2017年至2100年195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死亡率、移民和人口情况: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预测分析

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研究者基于2017年全球疾病、伤害和危险因素研究数据库,使用队列分析方法,对2018年~2100年19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进行了预测。以参考情景和替代情景对未来人口进行建模,并开发出多个统计模型。在参考情景中,2100年全球总生育率(TFR)预计为1.66。全球人口将在2064年达到97.3亿的人口峰值,并在2100年下降至87.9亿。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开发了新的方法来预测死亡率、生育率、移民和人口并且还评估了未来人口变化的潜在影响。了解未来人口水平的潜在模式对于预测和规划不断变化的年龄结构、资源和保健需求以及环境和经济格局至关重要。人口规模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可能对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和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哪些国家人口将下降?

参考预测2100年的五个人口最大国为印度(10.9亿),尼日利亚(7.91亿),中国(7.32亿),美国(3.36亿)和巴基斯坦(2.48亿 )。到2100年,将有23个国家(包括日本、泰国和西班牙)的人口下降幅度超过50%,另外34个国家或地区可能会下降25-50%。而中国人口预计将下降48.0%。

人口下降的双刃剑效应

世界总人口的减少对全球环境而言可能是个好消息:更少的碳排放量,更少的全球粮食系统压力。然而,尽管人口减少了 ,环境和气候变化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可能仍是我们星球面临的重大难题。

尽管对环境有利,但许多国家的人口下降以及年龄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带来其他深刻而往往是负面的后果。研究表明,在人口下降超过25%的国家中,80岁以上人口与15岁以下人口的比例将增加。这些人口转移带来的经济和财政后果极具挑战性——工作年龄成年人数量的减少将降低GDP增长率。人口减少可能会减少经济创新,进而从总体上减少国内消费品市场,因为许多退休人员购买耐用消费品的可能性较小。

进一步展望,在那些经济增长较慢,退休人口与仍在工作的人口相比增加的国家,国家健康保险和社会保障计划的财政可持续性将受到挑战。受扶养人比率高于1的国家数预计将从2017年的59个增加到2100年的145个。维持国家健康保险和社会保障计划所需的税率可能很大,以至于进一步降低经济增长和投资,财政可持续性将给政府施加巨大的政治压力。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