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为人类生活之本,土壤学研究将越发重要
▲ 震撼!大自然在说话:我是土地(陈建斌 配音)
以“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为宣传口号的“大自然在说话”系列公益影片项目由国际非盈利环保机构——保护国际基金会发起,让人类倾听大自然的所知所见,更重要的是,倾听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建议。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正处于危机时刻。我们这个星球拥有维持生命的空气、水和土壤。然而,如果我们人类还想继续在此生活,就需要尽心竭力保护好它们的质量。
人类活动正在改变着覆盖在地球上厚厚空气层的本质特征。平流层中已出现的臭氧层空洞导致人类受到过多紫外线的辐射,对我们造成了威胁。日益增加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浓度,已使地球变暖,并使全球气候日趋不稳定。热带雨林中拥有难以置信的巨大数量的动植物物种,然而它们正在以空前的速率消失。在许多地区地下水遭到污染,而其余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正在耗竭。在我们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即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在日益增加,但土壤生产粮食的潜力正在下降。使当代全球环境恢复到一个平衡局面,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土壤是地球上生命的关键要素。从臭氧空洞形成和全球变暖到热带雨林的毁灭和水污染,对土壤中发生过程产生了深刻而广泛作用,从而影响了世界上的生态系统。土壤的质量基本上就决定了植物生态系统的本质特性和支撑动物生存与社会发展的能力。随着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与土壤紧密接触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对使他们繁荣和生存的土壤越来越趋于淡忘。然而,在未来,我们对土壤的依赖度会越来越大,而不是减少。
土壤将继续提供给我们所需的几乎全部食物(除了海洋产品)。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在生活中还能想起,在我们吃的一块比萨中,其面饼始于田间的小麦,而它的奶酪始于扎根于奶牛牧场土壤中的青草、三叶草和玉米。我们所用的大部分纤维如木材、纸张和衣服,它们源头也可以追踪到最初的森林和农场土壤上。虽然有时我们也使用从化石燃料中合成的塑料和纤维,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继续依靠陆地生态系统来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
另外,在21世纪内由于有限天然油气供给枯竭,生长于土壤上的生物质将成为燃料和制造业越来越重要的原料。我们已经能看到这种趋势在市场上所发出的早期信号,如:由植物产品制造的酒精-汽油混合燃料和生物柴油,大豆油制造的打印机油墨,以及由玉米淀粉合成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下图)。
▲从环境和经济角度考虑,未来我们的社会将越来越依赖于对土壤生产可更新的生产资料,用于替代那些日益稀缺和对环境危害的不可更新资源。由大豆和其他油料作物生产的生物柴油(左图),与基于石油生产的柴油相比,所产生污染很少,对全球变暖影响也很小。大豆(右下图)和其他油料作物可以替代石油来生产无毒的油墨(中下图)、塑料等产品。玉米淀粉能用于制造可降解塑料,来生产诸如塑料袋和包装泡沫的“花生豆”(右上图)。
21世纪的一个客观的现实问题是,人类生活需要上述所有产品的人类,其数量将会增加几十亿,而支撑他们可利用的土壤将不会增加。事实上,由于土壤退化和城市化,实际上土壤资源的基数会缩减。显而易见,如果我们作为一个物种想生存下去,且与其他生物共享这个星球,就还需要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栖息地,供与我们分享这个星球上其他生物生存,那么,我们必须极大地提高对土壤资源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就有了土壤管理。我们要迎接本世纪的挑战,就要在保护好环境的同时,生产食物和生物质来支撑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新的认识和技术创新。对林场主、农民、工程师、自然资源管理者和生态学家来讲,土壤学的研究将会越发重要。
相关阅读
-
人生,是一场修行,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修心。 修一颗出离心,远离烦恼,心无挂碍。修一颗菩提心,相信因果,因缘和合。修一颗慈悲心,心怀温柔,慈悲喜舍。 希阿荣博堪布在...
-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重点学习党史,同时还要学习____。A.中国史B.新中国史C.改革开放史D.社会主义发展史答案BCD解析在党史学习...
-
科技经略海洋,创新实现梦想。11月2日,由青岛市政府主办,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蓝谷管理局承办的2021(第六届)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以下简称“青岛海科展”)......
-
关于蚂蚁上市的风声再度四起。自 2020 年上市搁浅,外界最关注的莫过于整改后的蚂蚁是什么样,以及会不会重启上市路?...
-
当前,全球变暖已从一个遥远的危机走向现实的生活。才过去的2020成为有历史记录以来出现的第二个“最暖年”,与2016年持平纪录。...
-
第一,水平进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经验——直接从1跨越到n。决定未来的不是全球化,而是科技大部分人认为世界的未来由全球化决定,但事实是——科...
-
教师的工作是什么?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人。...
-
地球上4种可怕的生物,最后一种外形漂亮,但却能威胁生命,老鼠,地球,鲨鱼,水牛,毒液...
-
07 老骥伏枥 2007年我从韩国首尔调回国内,语言环境完全改变。英语不再是日常生活工具,但我...
-
以数字阅读助力党史学习...
-
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