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种科技期刊进入国际前10%意味着什么
光明日报记者 詹媛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了解到,自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来,目前已有29种科技期刊学科排名进入国际前10%、12种进入前5%、8种期刊进入学科排名前5,还有24种高起点新刊成功创刊,覆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前沿热点领域。我国现有科技期刊5000多种,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是科技期刊发展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是公认的事实。那么,当这些科技期刊取得一定进步,进入世界前列后,对我国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影响和益处是什么?多位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掌握学术创新的发言权
由中国科学院主管,进入全球百强,连续十年蝉联生命科学领域亚洲第一的《细胞研究》曾在2020年通过“绿色通道”和“快速通道”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张岩课题组与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剑锋课题团队联合开展的研究,这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人源全长异源二聚体GABAB受体的精细三维空间结构”,为今后靶向GABAB受体的药物研发奠定了基础。
2-3周后,3篇类似研究成果即在英国的《自然》发表。也就是说,如果《细胞研究》没有抢先发布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那么这个领域的首发权就会被别国抢占,我国学者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重要程度及学术话语权也将受到影响。
在《国家科学评论》执行主编、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院士看来,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的“不单纯是要建个平台,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术创新的发言权。”以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为例,它们最新的研究成果都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向全世界公布。“这就体现了发言权问题。”蒲慕明说,“我国是大国、强国,我们也需要有这样的平台。但首先得有这样的期刊,我们才能有发言权,这是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重要意义之一。”
当前,我国一批优秀期刊跻身世界一流阵营——《园艺研究》登顶学科榜首,《国家科学评论》《光:科学与应用》《镁合金学报》《畜牧与生物技术》位居学科前三,《细胞研究》影响因子超过20。这意味着,中国人的研究正在通过这些期刊为国际所知晓,中国科学家在相关领域也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集全球智慧为我所用
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自主设置议题,引领国际学术研究方向,从而为解决具有我国特色的关键问题服务。“高水平的科技期刊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它能对科学未来的发展发挥很好的引导、指路作用,能形成科技发展的潮流。”科技部原副部长、《光:科学与应用》主编曹健林说。
由于发展阶段和国情的需要,我国也有很多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问题。例如,当前我国急需解决的“卡脖子”问题,可以通过我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期刊来汇聚全球智慧。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就发挥了作用——针对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工程》组织了“稀土永磁材料”“碳中和前沿研究”“清洁电力”等专题。目前,《工程》的国际作者比例达60%以上,正在汇集全世界相关领域的创新智慧。
来自中国科协的数据显示,2020年,由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推出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顶尖论文全球排名前100的顶尖机构中,有78家机构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的领军期刊发文共计1965篇,较2019年增加549篇,增幅39%。这些期刊广邀国际一流学者进入主编、编委和审稿人团队,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密切与国内外学者的联系交流。
“科技期刊是科技共同体不可或缺的学术交流平台,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和青年人才的培养基地,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认为,“在把我国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征程中,科技期刊承载着重要使命。”
呵护原始创新,探索支持创新的发表模式
浙江工业大学李瑛教授团队曾在2019年开发出了超稳低汞催化剂,解决了传统技术稳定性极差、寿命短、汞流失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但由于这项工作创新性强,突破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传统认知,大多数领域内人士对其研究结果将信将疑,这项研究成果难以得到承认和推广。
对于破解这个困境,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化学会共同主办的《催化学报》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主编李灿院士阅读来稿后再三强调:“这种富有原创性的工作,一定要保证时效性,一定要发在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期刊上。”最终李瑛团队的成果迅速在《催化学报》发表,随后即被国际催化权威科学家在其综述中重点引用。目前,该成果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其产品被国内多家企业使用。
“我们不能一味地模拟西方的科学,而要思考我们的科学发展走什么路径。”蒲慕明说,“创新的方向不一样,解决的问题不一样,发展的模式也不一样,可能就要走独特的发展道路。”在他看来,中国不仅仅是要对标《自然》《科学》,最关键的是做有中国自己目标、有独特性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这些科技期刊“要呵护中国的原始创新,要探索支持创新的发表模式。”据蒲慕明介绍,目前,《国家科学评论》还在探索一个新的模式,论文投来后如果评审专家意见不一致,可以写一个评论,把论文“好的地方或者有缺陷的地方写出来,放在文章后面,让文章能够发表。”蒲慕明说:“我们想尝试用这个模式,让中国学者创新性的工作能够展现出来。”
当前,我国顶尖科学家创办新刊的热情持续高涨。据了解,2020年高起点新刊项目申请数量较2019年增幅40%,创历史新高。已入选的60种新刊涉及人工智能、先进材料、能源化学、数据科学等新兴前沿领域,已有24种正式获得创刊批复,4种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这也意味着,我国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将拥有更多优质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7日09版)
相关阅读
-
hi 我是大橙子今天又给大家求来了一些复试热点资讯,还没准备经济学复试热点的同学抓紧时间背了!热点一:注册制改革——金融考试热点热点事件:2月17日...
-
学生可以通过做兼职、自媒体写作、现场直播等方式赚钱。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做外语翻译、做网站编辑、成为游戏职业玩家等。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差赚钱...
-
Genome Biol:发现人类血液含有无细胞的微生物DNA
临床医生用于诊断癌症的大多数生物标志物是人类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组和恶性肿瘤之间存在联系,这为研究微生物DNA的存在作为一种识别和可能预测疾病的方式提供了机会。...
-
强“双基” 提能力 转作风 | 天然气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创新开展“每日一学”学习专
从第三季度初,工程分管副总王国厂、工程管理中心经理韩海南多次下一线调研基层管理人员、基层一线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能水平,以及对国家、行业法规的了解程度,通过摸排...
-
湖南大学333教育综合今年还考教育热点吗?变成统考了我们怎么学?
教育热点是教育学考研初试必须关注的重要信息。要知道教育学考研并非以往考研口中的“背诵就行”,它并不是死考书本上的内容。...
-
若虹妈妈,本名滕云,汉语言文学教育硕士,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先后获得南京市教学水平大赛一等奖,江苏省语文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近十年来...
-
《学习新计划(实用11篇)》由学习计划网发布,主要内容:优秀的范文是我们的好帮手,学习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难点,怎么才能将范文写得全面呢?您提供……...
-
在中国,企业家和高管一直是高净值人群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年轻一代的精英开始在业内崭露头角,成为未来的新星。“...
-
7月21—23日,“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助力贵港‘四大振兴’”——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贵港行活动举行...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家长看待自己孩子的成绩不好的原因都是: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刻苦,作业不认真......其实也不排除老师平庸的可能。...
-
当今生物科技领域风起云涌,无论是重磅ZL药还是生物仿制剂,都在不停的更新和发展,以迎合用药市场的强大需求。根据2014年度公司市值排名情况(见下表)...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