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朋友圈的打卡式英语学习

朋友圈的打卡式英语学习

时间:2023-10-08 06:04:43 作者:
摘要:为了学英语,我们开始尝试各类新媒体方法,从教育平台线上课程、到微博微信日推的英语学习干货、最后到朋友圈一波又一波的刷屏打卡浪潮。) 在弄清楚这几个问题以后

认真学新知识英文_学新知识的英文_认真学英语的英文

英语学习贯穿我们的学生生涯,影响我们的工作和发展乃至整个人生历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学英语,我们开始尝试各类新媒体方法,从教育平台线上课程、到微博微信日推的英语学习干货、最后到朋友圈一波又一波的刷屏打卡浪潮。

百词斩、扇贝单词、墨墨背单词这些曾刷屏一时的打卡app日前热度减淡,而朋友圈却又刮起了一阵“英语精刊阅读”的旋风。

这是继单词打卡,口语打卡以后英语学习延伸的新模式,阅读打卡。

打开朋友圈,看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精读英语外刊已坚持XX天、我的英语原著精读计划第XX天……

学新知识的英文_认真学英语的英文_认真学新知识英文

那么这样的精读英语打卡活动真的对我们有帮助吗?

有人说“打卡学英语的APP一般都是收费的,持续打卡分享到朋友圈80天就可以退学费。这是支撑我每天在朋友圈打卡的动力。”

也有人说“看到其他同学在朋友圈里发单词打卡,所以我也加入了其中。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认真地读文章、记陌生词汇和表达。后来渐渐地变成了一种任务,但是又不甘心断掉打卡记录,所以越来越敷衍。有时候觉得自己在自欺欺人,可是看到逐天增加的打卡天数的时候,会有一种自己真的收获了很多、提升了很多的感觉。”

外部环境、内在心理,此二者才是推动打卡活动刷屏朋友圈的深层原因。

不禁令人思考,我们该如何评估一次学习的性价比呢?可以通过询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你学到的干货是否为有效的知识

(有效知识为有知识体系、未被过度加工、能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知识。部分课程本来知识含量不足,部分水文都被当作知识课程;而有些知识虽是理论知识的总结,但缺乏必要的知识体系,即有用但不适用或无法与其他知识联结。)

你是在接触知识还是得到知识?

(软件快速给用户提供大量知识,我们在了解的过程中会忽略掌握的要义,以为读过就是学过,学过即为用过,忽略了得到知识是一个从兴趣开始到实践结束的过程。)

你是在为了学习而消费还是为了消费而学习?

(在为知识投入经济成本后,我们的原始目的可能就从我为了要学习知识。转移成为了我为了不让我的钱浪费,失去了本来学习的目标。)

你学到的内容是符合或超出你目标期望的还是未能达到你的期望?

(付费课程从介绍完全不能判断内容的质量,所以在学习后可能会偏离自己的期望,出现我想学a,但认认真真花了时间却只学到了b的窘境。)

在弄清楚这几个问题以后,我们再打开英语阅读的软件,看着软件中拿学习勋章的自己,再看着在朋友圈精读第几天的自己,你就会有新的自我判断:

自己到底是学习到了有效的知识,还是仅仅被焦虑和压力绑架?

结语:

在这个大环境焦虑的时代,人们都开始学习不断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扩展认知的边界。

但现实是快餐文化下的快速学习,得广而不得深。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跟风,不盲从,不辜负一颗热忱的心。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