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时间:2023-10-08 04:07:50 作者:
摘要:“十四五”时期,北京应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增强原始创新和自主能力

“十四五”时期,北京应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增强原始创新和自主能力,在前瞻性基础研究、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以及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探索形成具有首都特点的新发展格局。

一是强化北京“科学中心”地位,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北京科教资源丰富,然而目前的创新能力及科技成果与其拥有的丰富的创新资源不相匹配,体制机制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尚未真正破解。“十四五”时期,北京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布局,推动实现一批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抓住筹建国家实验室的机遇,构建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牵引的创新资源统筹新机制,用新型的国家实验室来统筹一批科研设施、科研项目,整合央地、军地、院地资源,通过国家实验室管理运营新机制实现科研机制上的突破,形成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合力。

二是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十四五”时期北京建设科技创新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和挑战更多。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技术发展进行钳制,使我国在诸多关键技术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当前,北京仍面临重大原创成果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要率先探索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提前部署战略性和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全链条科研闭环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支持高校与产业界合作建立概念验证中心,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专项、政府重大工程项目、科技创新应用场景,鼓励科技人员揭榜挂帅,打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到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

三是统筹推动“三城一区”协同发展。“三城一区”是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但是目前“三城一区”仍存在对接机制不顺、途径不畅、内部联动不足等问题。“十四五”时期要完善“三城一区”协调联动发展体制机制。建议在市级层面成立“三城一区”联动发展的统一管理机构,推动“三城一区”规划和建设衔接。加强空间资源整合利用,支持中科院通过土地置换将院所整建制向怀柔搬迁。加强政策统筹,推动“三城一区”优势政策交叉覆盖、相互衔接。构建“三城一区”科技创新数据资源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精准对接。

四是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我国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需要更高水平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我们不仅不能关起门搞创新,还应考虑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扩大开放合作。要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依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深化对外合作。发挥好大科学装置等科研基础设施的聚合力,组织牵引全球重大科研计划,吸引全球科学家来北京开展学术交流。做大中关村论坛、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研讨会等全球科技创新品牌论坛,促进科技创新交流。设立国有的国际性猎头公司,以市场化方式招聘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其团队,加强引进访问学者、海外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关村微纳能源投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