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魏文胜实验室朱诗优博士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度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

魏文胜实验室朱诗优博士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度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

时间:2024-08-31 20:55:52 作者:
摘要:12月14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度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在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揭晓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北京_全球新兴技术峰会_2021新兴科技

全球新兴技术峰会_全球新兴科技峰会北京_2021新兴科技

12月14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度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在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揭晓,魏文胜实验室博士后朱诗优凭借其在功能基因组学和RNA编辑技术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入选,并获得先锋者的称号。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北京_全球新兴技术峰会_2021新兴科技

2021新兴科技_全球新兴科技峰会北京_全球新兴技术峰会

全球新兴技术峰会_2021新兴科技_全球新兴科技峰会北京

从1999年开始,每一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都会选出一批35岁以下最具有创新性与影响力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创业者,并授予发明家、创业家、远见者、人文关怀者或先锋者的称号。在历年的获奖榜单上,有许多在具有产业化潜能的领域方面坚持科研使命的获奖人,也有海外顶尖学术机构的科学家们,这其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获奖者,都取得了世界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与发现。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协同合作伙伴DeepTech将榜单落地中国,今年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刊120周年,发布了第三届“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

2021新兴科技_全球新兴技术峰会_全球新兴科技峰会北京

朱诗优,2012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17年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博士学位并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他在魏文胜实验室的研究课题聚焦于基于 CRISPR-Cas9 系统的基因敲除的高通量功能性筛选方法学的建立和优化,首次建立了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基因敲除功能性筛选方法,该遗传学工具彻底改变了研究基因功能的方式。并首次建立了对于非编码 RNA 等基因组非编码元件的功能性敲除筛选方法学,实现功能基因组学方法的基因组全覆盖。此外,朱诗优博士与课题组的同事研究建立了全新的 RNA 编辑方法——LEAPER 系统,首次实现不依赖任何外源蛋白表达的核酸精准高效编辑,展现出 LEAPER 在基因修复和疾病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