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CXO:模式动物三巨头之一,南模生物持续发力

CXO:模式动物三巨头之一,南模生物持续发力

时间:2024-08-11 12:58:19 作者:
摘要:药融圈发布:小动物,大有可为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伴随抗体/小分子新药、基因与细胞治疗等创新药品研发被密集推向后期。实验猴、实验犬等大型模式动物的单价翻了数倍;模式动物单价从几千到数万元不等,部分产品毛利率高达95%,引发业内热议。

何为模式动物?

模式动物指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生命现象的生物物种,被称为“活的试剂”。模式动物隶属于实验动物,主要分为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野生型动物模型。常见的模式动物大致可分为啮齿类、非人灵长类、犬类、兔类、猪类以及斑马鱼。小鼠由于其基因组与人类高度同源,生理生化及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和人类基本一致,同时具有繁殖能力强、世代周期短、饲养成本低等特点,目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实验动物。

模式动物应用领域包括:1、临床前研发阶段的药效学评价:主要针对药企、科研机构及CRO,用于药物研发领域,适用药物类型涵盖小分子、大分子、细胞基因治疗等等,治疗领域包含肿瘤、心血管、罕见病的全面领域。2、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主要针对科研机构,用于探索人类疾病发病机制、人类基因功能等基础研究领域。

目前,全世界把模式动物玩得最明白的,当属靠收购农场数千个鼠笼起家的查尔斯河(Charles River)实验室。迄今为止,查尔斯河实验室仍是最大的模式动物供应商,控制着超过80%的全球市场。

国内,模式动物市场潜力巨大,影响力较大的公司有药康生物、百奥赛图、南模生物等。模式动物三大巨头公司2021年业绩数据对比:(后期将更新此块数据,南模利润单位为万元)

南模生物公司怎么样_南模生物招股书_南模生物招聘

南模生物招聘_南模生物招股书_南模生物公司怎么样

药融云数据,显示:上海南方模式动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模生物)成立于2000年9月,专业从事遗传修饰动物模型的研发、饲养繁育和分析检测,致力于为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制药企业提供全面、便捷、专业的模式动物技术服务和模型资源。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年12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265)。(截止2022年12月13日收盘,总市值约37亿元。)

公司主要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公司以小鼠、大鼠、斑马鱼、线虫等模式动物为载体,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目的DNA片段导入或删除、修改内源基因,而构造出的能够模拟人类特定生理、病理、细胞特征的生物模型,公司生产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主要指基因修饰小鼠模型。

南模生物招聘_南模生物招股书_南模生物公司怎么样

截止2022年8月29日,该公司共有4家控股子公司,1家分公司,其中1家为境外控股子公司,无参股公司。截止2021年底,南模生物在上海共有4个生产研发基地(半夏路、金科路、哈雷路、金山),约有超过十万个动物饲养笼位,此外,广东中山的生产基地于2022年3月底投入运行。

主营业务

截至2022年8月29日,南模生物累计研发构建了14,000+种模型,在基因功能研究及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代谢性疾病、炎症、罕见病等药物研发领域,自主研发标准化模型8,000+种,为客户提供了6,400+种的定制化模型。公司产品和技术服务的关系如下:

南模生物招聘_南模生物公司怎么样_南模生物招股书

01

定制化模型

定制化模型产品系在客户提供目标基因信息、策略建议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研究意图、技术可行性、建模成功率及实施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计、选择或整合适宜的构造策略,构建模型,并向客户交付可稳定遗传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根据模型构建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转基因、普通敲除、条件敲除、基因点突变、基因敲入等类别。

02

标准化模型

标准化模型产品系基于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先导研究,自主研发构建可供客户选用的基因饰动物模型。公司通过对基因功能、疾病机制、靶点作用等相关课题开展先导性、基础性研究,研制了一系列契合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和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的标准化模型。按照用途的不同,标准化模型产品可分为药效评价模型、引种模型、工具模型等类别。

03

模型繁育

指利用公司研发生产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或者客户提供的已有基因修饰动物模型,通过自然繁育方式或者辅助生殖繁育方式,在特定的周期内,向客户交付特定基因型模型产品的业务,是公司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业务的衍生。具体包括:自然繁育,辅助生殖繁育和SPF净化等。

04

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

1.药效评价服务以标准化模型资源库为依托,充分利用公司在模型构建上的优势,针对性地选择特定的基因修饰动物,必要时辅助其它造模手段得到疾病动物模型,设置相应的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开展精准药物的药效试验服务。

2.表型分析服务为针对特定基因型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设置相应的对照组和实验条件,开展对包括但不限于动物的生理、生化、代谢、行为、病理、细胞和生物分子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

3.斑马鱼研究技术服务既具有体外实验快速、高效、经济的优势,又具有体内动物实验预测性强、可比性高等优点,可以有效填补体外实验和哺乳类动物实验之间的缺口,完善现有药物研发流程。斑马鱼模型和哺乳动物模型结合,不仅可以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预测的准确性,最关键的是大大缩短了药物临床前早期研发的周期,进而大幅加快药物研发进程。

05

饲养服务

饲养服务的具体服务内容主要为以下方面:

(1)提供包括SPF级在内的不同等级的动物房、为客户提供的动物提供生存环境;

(2)提供实验场地,部分饲养服务利用设施进行实验并获取数据;

(3)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物的生命维持、微生物检测、疾病诊断、基因型鉴定等。

06

其他模式动物技术服务

其他模式动物技术服务包括大小鼠模型鉴定、胚胎冻存、线虫研究等。

财务状况

01

2022年上半年财务数据

南模生物招股书_南模生物招聘_南模生物公司怎么样

药融云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度,南模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6.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下降81.64%、129.36%。受大环境影响,该公司收入增速大幅放缓;加之公司生产规模扩大、人员规模增加,相应的折旧摊销、材料费、能源费、人员薪酬等也随之增加,生产成本大幅上涨,造成利润大幅下降;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公司业务特殊性,饲养活体小鼠必需的成本费用不会因无法发货而减少,且近半数员工驻场封闭生产的补贴、餐费、疫情防控物资等支出致使成本不降反增,亦对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南模生物招股书_南模生物公司怎么样_南模生物招聘

2022年上半年南模生物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放缓,同比增长6.31%。其中,定制化模型主要服务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综合性医院等科研机构,其疫情防控措施较为严格管控时间较长,小鼠的发货及收入确认受疫情影响较大,同比下降46.90%;模型繁育业务为每月定期结算的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小,同比增长35.71%。

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研发投入为234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8%。截至2022年8月29日,公司已拥有超过8,000种自主研发的标准化模型,其中,针对肿瘤免疫治疗,已开发了504种人源化基因修饰模型品系;针对罕见病治疗,已构建了62种罕见病小鼠品系;针对适合异种细胞或组织移植的载体,已开发了43种免疫缺陷小鼠品系。

02

2021年度财务数据

南模生物招聘_南模生物公司怎么样_南模生物招股书

2021年南模生物营业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公司营收2.75亿元,同比增长40.31%。主要得益于:(1)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大标准化模型品系库,标准化模型收入同比增长77.59%;(2)开展药物筛选、药理药效评价等CRO服务,建立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构建到表型分析及药理药效评价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11.05%。

南模生物公司怎么样_南模生物招股书_南模生物招聘

标准化模型和药效评价业务板块高速增长。标准化模型:2021年毛利率高达77.60%;实现收入9491万元,同比增速77.59%;占营收比重为34.48%,相比2021年提升7.15个百分点。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服务:2021年毛利率为70.68%;实现收入3815万元,同比增长111.05%;占营收的比重为13.86%,相比2021年提升4.61个百分点。

2021年研发支出4794.71万元,同比增长39.31%。公司坚持研发助力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创制需求动物模型品系,不断扩大标准化模型品系库,提升客户及市场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尤其在PD-1、PD-L1、CTLA-4、CD47、TIGIT等免疫检查点、APOE4型阿尔兹海默症、A/B型血友病等前沿、重点的疾病研究领域。

四大核心技术

药融云数据,显示:南模生物目前已在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构建技术和策略方面掌握四大核心技术,包括“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ES细胞打靶技术”、“基因表达调控技术”、“辅助生殖技术”,公司基于该等技术开展主营业务。截至2022年8月29日,公司共拥有21项发明专利。

一、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

南模生物公司怎么样_南模生物招股书_南模生物招聘

二、ES细胞打靶技术

南模生物招聘_南模生物招股书_南模生物公司怎么样

三、基因表达调控技术

南模生物招聘_南模生物招股书_南模生物公司怎么样

四、辅助生殖技术

南模生物招聘_南模生物招股书_南模生物公司怎么样

动物模型市场:体量不断增长,发展势头强劲

以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为核心的动物模型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均属于新兴产业,近年来规模增长较快,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创新药研发不断催生出新的靶点发现、临床前研究需求,应用前景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01

全球动物模型市场情况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隶属的动物模型服务行业,根据GMI数据,2021年全球动物模型市场规模(不含动物模型相关服务)约为178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增至265亿美元,2021-2026年CAGR约为8.32%。按照使用的动物类别,2021年小鼠模型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9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增至130亿美元,占总市场规模比例约为50%,是动物模型最主要使用的模式动物载体;除小鼠模型外,以大鼠为载体的动物模型亦有一定的市场份额,2021年规模约为14亿美元。

南模生物提供的产品及技术服务主要以小鼠、大鼠为载体,按照使用的构建技术,动物模型市场主要对应CRISPR、ES细胞打靶、显微注射、核移植等技术类别。其中,前三类技术对应的为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据GMI数据推算,2021年全球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市场规模约为12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增至181亿美元,占全球动物模型服务市场规模约68%;2021-2026年CAGR约为8.49%。

美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动物模型和小鼠模型市场,2021年市场规模分别约为96亿美元和72亿美元,其中小鼠模型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约75%,在新药研发、靶向药需求、药物研发临床前试验活动逐年增加的带动下,美国地区动物模型的使用量和市场规模仍保持持续增长。

02

国内动物模型市场情况

国内方面,根据GMI数据,中国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占全球同行业规模的比重约为7%左右,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市场份额较低,市场规模优势尚不明显,但随着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动物实验模型的市场需求日益加大,发达国家受限于资源、成本等因素,依靠自身越来越难以满足对高品质动物模型的需求,因此在客观上为国内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服务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近年来,在国家鼓励科研创新的趋势下,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逐渐备受重视,国内生命科学领域投入规模持续增长,新药研发和CRO行业面临更多发展机遇,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服务行业为生命科学、医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和精准医疗的推进提供了重要工具,随着动物模型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使用量快速增加,相比成熟市场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国内药物市场规模增长,尤其是精准化治疗和靶向生物创新药研发快速发展,应用领域拓展,未来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市场具有巨大发展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到2024年国内实验小鼠产品及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4.4%;到2030年,国内实验小鼠产品和服务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3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8.8%。临床前服务方面,实验小鼠临床前服务提供商到2030年占据约37亿元的市场规模。

结 语

在国内生命科学研究投入持续增加,以及药物研发及CRO行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市场需求大幅上升,亦带动国内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企业快速成长,如百奥赛图、药康生物等国内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并积极布局。此外,国内公司还面临与其他CRO企业以及科研院所自有动物房等的竞争,如境外的Jackson Laboratory既从事普通动物模型相关业务,也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供应相关业务;Charles River主要从事药物发现、安全性评价等CRO服务,也提供动物模型供应业务;Taconic同样为综合性动物模型提供商。

随着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加剧,国内模式动物领域公司面临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公司模型储备是否满足市场需求、药理药效评价及抗体筛选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否及时健全完善,以及在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技术服务各个细分领域的服务能力可否得到提升等等。模式动物这一赛道势必迎来激烈角逐,各个玩家将会有怎样的表现,让我们持续关注。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