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全球科技 > 1年净利飙涨4倍,老牌调味品赛道开启新内卷?

1年净利飙涨4倍,老牌调味品赛道开启新内卷?

时间:2024-08-10 07:03:45 作者:
摘要:2022年以来,星湖科技对伊品生物的收购事件引发了公众与投资界对中国味精行业的关注。据悉,这是一宗不折不扣的“蛇吞象”式并购,2021年底,伊品生物的总资产为120.06亿元

2022年以来,星湖科技对伊品生物的收购事件引发了公众与投资界对中国味精行业的关注。

据悉,这是一宗不折不扣的“蛇吞象”式并购,2021年底,伊品生物的总资产为120.06亿元,而星湖科技的总资产仅为24.73亿元。

根据近期星湖科技披露的2022年报预告,受益于并购的影响,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报表净利润11.00亿元-12.00亿元,与2021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增长约425.97%-482.32%。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按预告2022年净利润增长上限来看,星湖科技成为了1,000多家业绩预喜企业中的净利润增长冠军。

星湖科技的收购并非偶然,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重要的的味精生产国与输出国,“强强联手”式的新“内卷”或将成为一段时间内的行业格局。

中国味精行业已进入成熟期,拥有完善的标准与生产流程,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与环保政策的影响下,该行业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那么,目前味精行业头部玩家的竞争实力究竟如何,行业内还存在哪些值得关注和挖掘的潜在机会?

本文,头豹研究院将从中国味精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出口贸易、企业分析对比等角度为您深入分析中国味精行业。

01 中国味精行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中国味精产能持续占全球味精总产能比重的70%以上

2018-2021年间,中国味精产能占全球味精总产能比重均超过72%,同时中国味精供给量占全球的60%以上,意味着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的味精生产国与输出国。21世纪初,中国味精市场竞争激烈,加上环保政策的限制因素,味精行业内企业经历了多次整合,行业集中度快速上升。现阶段,中国味精行业三大头部企业(阜丰集团、梅花生物、伊品生物)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受原材料价格与能源价格持续上升的影响,中国市场味精价格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受到原材料(以玉米为主)与能源(以煤炭为主)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市场味精每吨平均售价呈现稳步上涨的态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味精价格出现暂时性下滑,2021年味精每吨平均售价恢复上涨的势头,同比上涨24%,突破每吨7,000元大关。

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_阜丰生物怎么样_阜丰生物上市了吗

02 中国味精行业市场规模

过去5年间,中国味精产量具有一定的波动性,造成产量波动的因素包括环保限产、产能优化、新冠疫情等,但中国味精产量整体上仍保持上升的趋势,由2017年的215万吨上涨至2021年的240万吨。在味精价格逐年攀升的作用下,中国味精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平稳增长,由2017年的118.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84.2亿元,CAGR达到11.6%。

未来中国味精行业上游原材料与能源价格均面临上涨的压力,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俄乌战争等因素将进一步推高味精原材料与能源的价格,意味着味精价格将持续攀升,并带动中国味精行业市场规模的上涨。预计到2026年,中国味精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阜丰生物怎么样_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_阜丰生物上市了吗

03 中国味精行业出口贸易

中国味精出口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中出口总金额与出口总量变化较为同步

作为全球最大的味精生产国,中国同时也是味精出口大国,东南亚(包括泰国、越南、印尼、缅甸)、印度与非洲是中国味精的主要出口地区,而东南亚地区占到中国味精总出口量的60%以上。中国味精出口周期性较为显著,每年7月与12月出现两大出口高峰——出口总金额与出口总量均达到峰值。过去1年间(2021年11月-2022年10月),中国味精出口总金额达到2,477.4万美元,出口总量达到16,838.6吨。未来在出口退税等政策的激励下,中国味精出口总金额与出口总量将持续强势增长。

每年7月与12月两大出口高峰时,中国味精出口均价下探至最低位

中国味精出口均价与出口总金额、出口总量呈现反向变动,当每年7月与12月出口总金额与出口总量达到峰值时,出口均价下探最低谷,其原因或为出口高峰采购规模的增加降低了味精均价。

阜丰生物怎么样_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_阜丰生物上市了吗

04 中国味精行业产业链图谱

中国味精行业对玉米、小麦等原材料与能源有着较强的依赖

玉米、小麦、淀粉等原材料与煤炭、电力等能源是中国味精行业主要的上游业态。味精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玉米、小麦等原材料,同时也会消耗较多的能源,上游原材料与能源的平稳供给将直接决定味精行业的产能稳定性。近年来,味精行业上游原材料与能源价格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并大幅提高了味精原材料与能源的采购成本,如何抵御原材料与能源价格上升带来的冲击已成为味精企业未来面临的重要难题。

食品工业是中国味精行业最核心的下游业态

中国食品工业体量庞大,细分业态众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味精有着极大的需求。食品工业的稳步发展为味精行业带来增长的基础,未来食品工业仍将是带动味精市场需求的核心业态。此外,餐饮业与零售端消费者是味精行业的重要下游环节,二者累计占据近一半的味精销售总收入占比。

阜丰生物上市了吗_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_阜丰生物怎么样

05 中国味精行业上游:玉米市场

玉米是中国味精行业上游最主要的原材料

玉米是生产味精最主要的原材料,其供给与价格的平稳直接决定味精行业的产量与价格。以味精头部企业阜丰集团为例,玉米采购占其味精生产成本近六成。2017-2021年间,中国玉米产量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玉米总产量由2017年的25,907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27,255万吨。同一时期,中国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突显上升趋势,由2017年的每公顷6,110公斤增长至2021年的每公顷6,291公斤。

近两年来,玉米价格的上涨对中国味精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自2020年下半年来,由于饲料需求上升等因素,中国玉米价格出现快速上涨的现象,虽然2021年下半年玉米价格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每吨2,287元的高位。玉米价格上升对味精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使其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涨,并最终推高了味精产品的价格。

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_阜丰生物怎么样_阜丰生物上市了吗

06 味精企业规模对比分析

阜丰集团与梅花生物在营收规模上具有较大领先优势,二者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5.4亿元与228.37亿元,梅花生物略微领先。伊品生物营业收入距榜首企业仍有一定差距。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阜丰集团、梅花生物、伊品生物三家企业营收增幅均在30%左右,营收的高速增长意味着三家企业未来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阜丰生物怎么样_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_阜丰生物上市了吗

在总资产规模方面,阜丰集团与梅花生物均处于领先水平,二者2021年总资产规模双双突破200亿元大关,二者同比增幅也都超过10%,发展前景良好。2021年,伊品生物总资产为126.02亿元,相较上一年度并未有所增长,相距阜丰集团、梅花生物也有较大的差距。

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_阜丰生物上市了吗_阜丰生物怎么样

阜丰集团净资产规模(股东权益)在三家企业中居于首位,2021年达到126.78亿元,同比增幅为8.5%。梅花生物净资产规模居于次席,2021年达到106.22亿元,其增幅(16.9%)显著高于阜丰集团。伊品生物净资产规模在三家公司中处于较低位,2021年达到43.5亿元,但其增长率较为亮眼,高达15.2%。

阜丰生物怎么样_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_阜丰生物上市了吗

07 味精业务对比分析

阜丰集团拥有三家企业中最高的味精年产能,2021年其年产能达到133万吨,且年内产能使用率保持在84%左右。2021年,梅花生物由于吉林梅花二期(25万吨味精及配套项目)产能释放,其味精总产能达到100万吨。而伊品生物在味精产能方面则落后于阜丰集团与梅花生物。

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_阜丰生物上市了吗_阜丰生物怎么样

2021年内味精生产所需原材料与煤炭价格的迅速上涨带动了味精产品售价大幅上升,使得阜丰集团、梅花生物、伊品生物味精销售总额同步上涨,其中梅花生物与伊品生物味精销售总额上涨幅度较高,分别达到41.6%与34.8%。同年,阜丰集团与梅花生物味精销售总额均超过85亿元。

阜丰生物上市了吗_阜丰生物怎么样_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近年来,味精原材料与煤炭价格的上行对各家企业味精产品的盈利性造成较大的冲击。梅花生物对味精生产成本上升带来的冲击应对较佳,其2021年味精产品毛利率较上一年度维持在同一水平。2021年,阜丰集团味精产品毛利率则出现轻微下滑,跌幅为2%。同年,伊品生物受味精生产成本上行的影响较大——其味精产品毛利率下跌至4.4%。

阜丰生物上市了吗_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_阜丰生物怎么样

*本文参考报告:《2022年中国味精企业对比分析报告:阜丰集团、梅花生物、伊品生物》,首发于头豹科创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头豹”(ID:leadleopard),作者:头豹,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