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全球科技 > 医美巨头华熙生物半年报:营收增速再创新低,首现净利负增长

医美巨头华熙生物半年报:营收增速再创新低,首现净利负增长

时间:2024-08-05 05:54:15 作者:
摘要:华熙生物8月29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6亿元,同比微增4.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5亿元,同比下降10.27%

华熙生物8月29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6亿元,同比微增4.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5亿元,同比下降10.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3.61亿元,同比下降12.69%。

这是华熙生物2019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中报净利润同比负增长,也是所有报告期和单季净利润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而且,其营收增速也是上市以来历次中报的最低值。

增收不增利销售费用高企拖累净利率

报告期内,华熙生物综合毛利率为73.8%,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但在净利率方面,华熙生物却迭创新低,从2019年的31%,逐步腰斩至2022年的15.12%,2023年上半年末又进一步跌至13.71%。

华熙生物基本情况_华熙生物在哪里_华熙生物视频

从细分业务来看,2023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原料业务实现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8.45%,整体毛利率为65.65%。

医疗终端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63.11%,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5.90%,毛利率为82.30%。

营收占比超过一半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上半年收入为19.66亿元,同比下降7.56%,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3.92%;毛利率为74.49%,相比去年同期下降4.25个百分点。

除了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在总量和毛利率方面的下滑,销售费用高企是拖累净利率的主要因素。2023年上半年,华熙生物销售费用14.2亿元,占营收比重为46%。

华熙生物曾在2022年年报中表示,由于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业务收入比重持续加大,同时公司加大品牌建设、渠道构建及关键人才引进等战略性投入,公司费用率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

此外,华熙生物在财报中称,公司高度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原有微生物发酵和交联两大核心技术平台上,公司又分别组建了中试成果转化平台、配方工艺研发平台、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应用机理研发平 台在内的四大自主研发平台。

但与销售费用形成明显对比的是,2023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仅1.87亿元,占营收比重为6.07%,不足销售费用的1/7。

功能性食品业务负增长,玻尿酸饮用水被质疑营销中存在灰色利益链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出现负增长的同时,华熙生物正在大力开拓的功能性食品业务也出现负增长。

2023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的功能性食品业务营收为3291.33万元,比2022年上半年的4436.58万元减少1145.25万元,同比下降25.81%。

华熙生物在2021年推出玻尿酸饮用水品牌“水肌泉”、透明质酸食品品牌“黑零”,以及GABA夜间健康饮品品牌“休想角落”。在经历了2022年的大发展之后,“水肌泉”在今年2月遭到了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调查和质疑。

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号发布的题为《上海市消保委四问玻尿酸食品乱象丨“3·15”系列发布之一》一文指出,上海市消保委调查发现,玻尿酸食品企业很少有在自己的营销广告和销售页面中宣传产品可以“吃出水光肌”,但会做很多铺垫和暗示。文章中所举案例即华熙生物公司旗下“水肌泉饮料旗舰店”,其在玻尿酸饮用水的销售页面中特别突出“可以喝的‘玻尿酸’”、“双重解渴”暗示饮用水中的玻尿酸可以给皮肤补水。该商家还在页面的问答中告诉消费者玻尿酸经过消化会从大分子玻尿酸变成小分子玻尿酸。对于这种说法,上海市消保委希望相关企业能向消费者提供权威的证据证明。

文章指出,目前没有任何权威证据证明,食用玻尿酸能促进体内透明质酸的合成,玻尿酸食品能“吃出水光肌”依据在哪里?上海市消保委还质疑,相关宣传的背后是不是有着不可示人的商业利益、相关玻尿酸食品企业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在玻尿酸食品“吃出水光肌”营销中是不是存在灰色利益链等。

撰文:文心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