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打工人必看!这些“职业病”你中招了吗?

打工人必看!这些“职业病”你中招了吗?

时间:2024-07-07 02:04:49 作者:
摘要:2021年4月25日—5月1日是第19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宣传职业病防治法今年的主题是“共创健康中国 共享职业健康”什么是职业病?

2021年4月25日—5月1日

是第19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为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宣传职业病防治法

今年的主题是

“共创健康中国 共享职业健康”

几种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_常见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_常见职业病及防治措施

什么是职业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具体指哪些?

按照国家《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

常见职业病及防治措施_常见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_几种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职业病

“尘肺病”

在我国,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大量农民工涌入到矿山开采,路桥施工,金属冶炼,石材加工等行业,由于防护措施不到位患上尘肺病。

① 尘肺病是由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矿物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病。尘肺病是一种职业病,目前还无法治愈。即便脱离了粉尘接触,病情仍会持续进展。

② 尘肺病是我国职业病中的“头号杀手”,占我国职业病总数的90%,其中,尘肺病农民占90%。

几种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_常见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_常见职业病及防治措施

图源视觉中国

“噪声聋”

噪声是一种人们不希望听见的声音,不仅会干扰工作、学习和生活,也会影响人的情绪。

常见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_几种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_常见职业病及防治措施

图源视觉中国

劳动者长期在超过职业接触限值(≥85dB)的环境作业下工作,可导致听觉器官的损伤外,也对机体多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如出现头痛、头晕、睡眠障碍、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白内障”

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毒物、辐射线以及其他有害的物理因素,会引起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的疾病。

职业性白内障患者一般初始是无症状,呈慢性发展过程,其潜伏期一般为5~10年,甚至更长时间。

几种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_常见职业病及防治措施_常见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

图源视觉中国

白内障发病初始没有任何症状,仅有时眼前会出现固定性的黑点,随着病情的紧张出现视力减退和视物模糊,逐渐加重的视力下降,眼睛易疲劳,视野物体出现变形或扭曲的,眩光感或视物呈双影等;随着眼睛晶体混浊程度的加重,会出现复视或多视;较严重时会出现视物模糊,怕光、看物颜色较暗或呈黄色等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逐渐降低,甚至失明。

“振动病”

振动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① 手传振动:使用风动工具(凿岩机、铆钉机及风铲等)、风动工具(电钻、电锯、电刨等)和高速旋转工具(抛光机、砂轮机等)产生的机械振动或冲击;

带来的影响:手传振动可引起感觉迟钝、痛觉减退、发作性手指变白,引起听觉下降,振动与噪声联合可加重听力损伤。

② 全身振动:作业台如钻井平台、采矿船上作业、驾驶拖拉机、收割机等受到的全身振动。

带来的影响:全身振动会产生眩晕、恶心、血压变化、内分泌紊乱等。

常见职业病及防治措施_几种常见职业病防治知识_常见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

职业病虽可怕

但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所以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

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才能更好地减少职业病的出现

看到这里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