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看了他的笔记,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考上清华了!(给孩子留着)

看了他的笔记,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考上清华了!(给孩子留着)

时间:2024-06-22 14:00:11 作者:
摘要:百合书院每日发布亲子、国学、佛学、奇迹课程、心理学、新时代思潮、身心灵、灵气最新资讯,请点击上方“百合书院”

百合书院每日发布亲子、国学、佛学、奇迹课程、心理学、新时代思潮、身心灵、灵气最新资讯,请点击上方“百合书院”关注

撰文丨2016届27班田家昆

(清华大学化学系)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学长的期末考试周终于结束了,终于结束了每天身体被掏空的状态,今天就借此机会写一下关于笔记本、整理本的事情吧。

在高中的时候,不像年级里许多大佬、巨神,我并不是一个反应很快、理解能力很强的人,而且记忆力也不是很好,课堂上常常无法完全领悟知识点的深层意义,经常要将一个知识点琢磨很久才能领悟其中的意义、发现其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也经常需要将一个知识点反复记忆很多次才能有深刻印象,我想这也是困扰同学们的普遍现象。但是学长高中的平时考试大体上都是顺风顺水进年级前三十,并且有半数的考试进了年级前十,从高一上学期的第一场期中考试一直到高考的每次考试,年级排名一直都比较稳定,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现在想想,应该是我自己各科的笔记本和整理本帮了我大忙。

还记得我高中的化学老师熊总(熊定湖老师)的一句口头禅:我总是说啊,你们现在做的笔(bí,阳平)记和整理,是你们高三最好的复习资料;如果你们不整理笔记,在高考邻近时会感到很慌张的。也许真的是这样,拥有一套系统性的笔记和整理能让自己完整地掌握学科从大到小的每一个知识点,并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具备了用笔记本构造的学科完整的知识系统,就会让自己平时的成绩更加稳定,不会忽高忽低。还有我高中的数学老师帅爷(帅建成老师)曾说:我自己这些年来教学过程中做的整理,堆起来估计有几个讲台那么高吧……虽然学长我没有做能堆几个讲台那么高的笔记和整理,但我在高中也写了近1000页的笔记,做了1000多页的整理,高中三年用了将约1500张活页纸。犹记得高三3月份领军计划的初审时,由于另一位同学的介绍(我一直非常感谢他),我能有机会向清华大学招生组的老师展示我高中三年来所做的笔记和整理,也许这也提高了我初审的分数,让我获得领军初审良好的评价。最终我在终评后也有幸获得领军计划30分的加分。

一、关于笔记本

现在先具体地说一下笔记本。

笔记本主要是用来记课堂笔记的,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有一定技巧的,记笔记不等于把老师上课所讲的一字一句全部记下来,也不是哪里想记就记一笔。笔记应该要写出课堂知识内容的结构出来,一定要有条有理、十分清晰。如果笔记结构混乱,会让自己理不清知识结构的。同时,笔记应该强调知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方便复习。

上面讲的都是套话,再写下去就没人想读了。

但我想讲点别的……

笔记不完全是用来记课堂笔记的,笔记不是原封不动的老师的知识,而是自己对知识的重现。笔记值得反复做、反复咀嚼。比如说,一节课上完了,你是直接合上笔记本还是再写一点东西呢?我知道你肯定会问我还能写什么东西呢?但我想说,一节课上完了你应该有对上课所讲内容的自己的独特体悟,上课听懂了不代表一定就有深刻的理解。所以你可以回过头来重新看一看课堂的笔记,试图去领悟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这个知识点和之前的知识点有什么内在联系,这个知识点可以如何运用、体现了什么思想方法,发挥自己的脑洞想一想这个知识点可以有什么外延,如果有哪些地方的知识结构不太明晰是不是应该重新整理一下那一块的笔记。在课后做了一定量的题以后,无论是考卷、作业,还是教辅书籍,你都可以把你做题时体会到的心得、感悟以及做题过程中发现的信息(可能是上课听漏的知识点,或者是你认为重要的信息点)写到笔记上。学长在高中做过的所有题目,无论是考试、作业,还是教辅,都是划得非常乱的,因为题目旁边都记满了批注(当然过后会写到笔记上去),这些都是做题时的体会——可能是意识到了某个易错点、可能是意识到考试在这里有可能怎么考、还有可能是发现了某个有用的结论等等。同时,各类辅导书上都会有对知识的相关剖析和深入的讲解,你就可以把从各类辅导书上的信息全部整理到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去,如果怕麻烦的话可以把一道题或者一处讲解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复习教材时,你也可以把教材上发现的边缘知识点抄在笔记上。这样你的笔记的内容就会丰富很多,而且是集天下书籍之精华。经过一轮一轮的刷题和复习,你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对笔记进行整理,不断地探究各个知识点的内涵,而这也就是知识真正内化为己有的过程。同时你对知识点掌握的境界又将得到提高,所谓“懂-会-熟-巧-通”五重境界。

当然,有人问我说,为什么要反复地对笔记进行整理,做完一道题如果有什么心得感悟多想一下不就行了吗,没必要写到笔记本上。但我认为,只有将心得感悟落实于笔尖,你才能进一步思考其中的内涵,同时优化你的知识结构。否则做了很多题你可能感觉有很大收获,但这些收获都乱乱糟糟地放在脑子里,会让你感觉头昏脑胀,在考场上无法灵活地运用做题的经验。并且,做题的印象是很容易忘的,要知道,高考是考的整个高中三年的内容,如果说你想让你高一上学期所做的题能对你的高考有一点帮助的话,我还是建议你要反复地整理笔记。笔记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到达一定量之后就会从量变到质变,让你感觉到整个学科的知识系统全都一览无余、融会贯通了一样。同时,对笔记的整理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整理笔记的过程就是深入思考的过程,这是一个锻炼你对复杂问题、大量信息的取舍能力、总结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个很好地机会。

下面举几个栗子

1.先拿笔记的重要性无可替代的生物笔记来说事。生物非常重视细节字眼,而且强调记忆,所以课堂上的每一个点都必须记下来,无论是知识点还是应试时的易错点。在刷题时,经常会发现一些没有掌握的边缘知识点,或者一些易错的、令人懵逼的选择题选项,这些东西细而杂,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们全都整理到笔记本上,以便巩固记忆,否则这道题做过不久就会忘,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毫无意义。积累多了之后,生物考试接近满分便是一件相当容易的事情了。

这是学长的生物笔记本任取的一面,可以看到已经记得密密麻麻的了,这是一次又一次对原有笔记进行整理、补充的结果

2.再谈谈化学笔记。化学的前后知识点之间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高考的化学题也往往是综合各处的知识点来考,如果你的知识体系不够系统,就可能吃大亏。所以我曾花大力气把元素及化合物的笔记完整地整理了一遍,这对理综卷的第7道选择题(化学与生活)以及后面的元素及化合物综合大题(虽然常常考不常见的元素,但整理笔记的过程会让你掌握分析任何一种物质的通用方法)的帮助是很大的。

二、关于整理本

现在再来谈一谈整理本。

首先你可能会问我什么是整理本,是不是就是错题本。其实整理本不仅仅是错题本,它不是简简单单的错题的摘录与堆砌。整理本是将错题、难点、易错点分门别类纳入每个专题,再对题目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感悟之后归纳出每一个专题、每一类题型的规律的升级版错题本。所以整理本是有一定的结构的,设想一下你成为某教辅书的主编,整理本就是属于你自己的教辅书,所有的脑洞、创新都可以发挥在这些活页纸上。

比如,我所做的整理本的大致结构就是:

①综合注意事项:记录这一学科的许多题都应该注意的综合性的注意事项、易错点,比如说数学整理本中的综合注意事项就可以写“定义域优先(然后举一些经典的例子)”、“出现多个结果时的取舍问题”,物理整理本中可以写“注意求矢量时写明方向”,化学整理本可以写“注意写物质名称还是化学式”等等。学长最后数理化生的综合注意事项都各积累了数十条;

②曾经大脑短路的地方:高三做题做多了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明明已经掌握的题目却总是犯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其实这很正常,而且最终你会发现你总只在那几个地方大脑短路。这时你也可以将它们整理下来。

③思想方法、技能:每种学科都有其能够统筹这整个学科的思想方法,将思想方法全部整理下来之后,你对这一学科的理解将产生质的飞跃。例如物理的“函数解析思想”、“关注变化过程中的减小量”,化学的“拆分分析法(把一句话拆成多个词,保证分析问题的全面性)”“信息给予题的分析技能”等等。学长高中每门理科都归纳了十几种。

④各个知识版块、专题:这一部分就是整理本的主体部分了。每个专题可以先整理一些重点知识、易错点、解题方法等等,后面附以错题,并对每道题展开深入的分析,真正找出一类题的解题规律,找出各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下面具体谈一谈各科的整理本

1.语文的整理本可以用来记录各种题的答题方法,不断积累各种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比如文化常识、病句修改的知识点、文言文实词、诗词默写中容易错写的字、阅读题中各种题型的答题框架以及要点等等。许多理科僧觉得语文难学,其实把遇到的题型的答题方法和知识点全都整理下来后,考试很容易。如果你觉得文言文或者小说阅读理解困难,你甚至可以开辟一个专题——对主题的理解,并将你认为难以理解的语篇放在一起综合分析、探究,把关键点整理下来。高中时我还专门有个活页本整理作文素材、剪贴报纸,将各种素材分门别类,并写出自己的思考。

2.数学整理本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将高中的数学问题分成多个专题,每个专题分别做整理,归纳题型、解题方法、解题技能、雕虫小技、易错点等等,后面附以具体的题目。学长高中总共做了4个活页本的数学整理,归纳了几百个难点题型。特别要指出的是,数学的整理中一定要将问题分析透彻,获得解题的感悟,对特定的问题培养出思维导向。这就要求做完整理之后要反复地翻阅、咀嚼之前做过的整理,不断加深理解。2016年华师一的高考状元,我的高中同班同学刘灿的数学整理的每一道题都有后来咀嚼时的新的批注“后注:……”,然后批上日期,他的数学整理中几乎每一道题都有四五个“后注:……”,这也体现出他对一个问题的认知的不断加深的过程。(在此默默向大佬低头)

3.英语整理本可以用来整理作文的句型、优美的语段、原创佳句、作文好词、“以新易旧”(用新的高级词汇表达旧词的意思,为作文加分)、名言引用等等,学长高中时就曾经整理了近200个“以新易旧”。当然语法填空、短文改错的比较细的知识点或者经典错题也可以整理下来。

4.理化生的整理本的内容就可以很丰富,整理本基本的结构见前文。对于物理,初学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类似思维导图的整理,帮助自己提高熟练度。同时易错点和思想方法的整理也非常重要。部分比较难的题的题型特征其实都是很明显的,将它们整理、归纳到一起就能突破这个难点。

对于化学、生物,也可以将各类的题型作分析方法的整理,摘录一些错题等等。对于高考中常考的很难拿满分的大题,比如化学工业流程图问题,也可以将题目收集起来整理一下,总结出通用的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

讲了这么多,学弟学妹们可以发现其实高中学习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用做整理的方法来解决。但你们一定想知道我是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做那么多整理总结的,我可以回答你们一句“无可奉告”,那你们又不高兴,那怎么办?

还是实话实说吧(2333)。其实不像另外一些大佬,学长高中一般不会熬夜去学习,即使是高三也能保证24:00之前睡觉。时间其实都是挤出来的,在18:30的晚自习之前的一个小时少说几句话,石板路上的步伐再加快一点,课间尽量整理完上一节课的笔记,中午在教室多留一会儿……这么一想,高中每天的时间其实是挺多的。

可以这么讲:做笔记和整理是一门学问(如果你们不介意,我可以称之为notology或者organizology)国外有许多教育学家曾经对这个问题作过深入探讨,开发出了思维导图(这个大家都很熟悉)、康奈尔笔记法、笔记流(在此不再赘述)等方法。

总之,笔记和整理是每位同学的知识体系的体现,但也没必要过分精雕细琢、把它做成艺术品,毕竟笔记和整理是给自己看的,所以必须要有很高的实用性。最后提醒大家:笔记、整理,既要做,也要反复看,否则笔记和整理都会是无用功,对问题的理解也得不到加深。

由于篇幅所限,如果学弟学妹们对于笔记本、整理本还有什么疑问,不要担心,我们将于1.19~1.20在华师一的石板路上设立“清北联盟”摊位,欢迎垂询。

亲爱的同学们和老师们、可爱的学弟学妹们:

经过紧张而周密的筹备工作后,2017年度情系母校的正式活动快要开始啦~

情系华一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推送优秀学长学姐的各科学法指南和高校介绍,同时会第一时间发布回母校摆摊宣讲的消息和安排,望大家多多支持,也希望能和来自各高校的华一er们一起把这个平台做好!

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心系厚德博雅笃学敏行,我们在路上!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