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数据来源:金融科技行业2023年专利分析白皮书

数据来源:金融科技行业2023年专利分析白皮书

时间:2024-05-19 22:06:23 作者:
摘要:文/张翼翔ChinaIP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10月30日至31日举行的中央金融工..._新浪网

技术格局:人工智能、区块链标示金融科技创新风向

世界顶级会计专业服务机构毕马威曾指出,现阶段,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核心驱动要素可概括为“ABCD”,即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 Computing(云计算)、Big Data(大数据)。反映在全球金融科技行业专利申请的技术类别中,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成为该行业内各大专利权人竞相布局的重点。李顺德指出,这说明科技的力量已推动金融创新由“模式创新”转向“技术创新”。

《白皮书》指出,自2019年至2021年,金融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分别为61777件和52918件,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3.1%和3.3%。自2020年起,人工智能技术相关专利申请的增长速度超越了其他所有技术领域。对此,尹锋林认为,这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科技中更加突出的创新地位,以及其引领行业技术创新风向的关键作用。

郭禾表示,《白皮书》根据统计数据对“ABCD”四项核心技术领域主要专利(申请)权人做出的排行,有助于准确了解金融科技行业的创新态势和前瞻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集团成为唯一入选全部四项技术TOP 5专利权人榜单的企业(见图2),且一举夺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两项榜单的榜首,并以超出第二名至少一倍的专利量保持领先。这进一步证明,平安集团在金融科技全球专利(申请)权人榜单中夺魁绝非偶然。

图2金融科技行业核心技术TOP 5专利权人

数据来源:金融科技行业2023年专利分析白皮书

应用场景:平安集团全面领先各项榜单

金融科技的发展势头一日千里,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则全面深入等各个传统与新型金融场景。尹锋林指出,《白皮书》不仅展示了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现状,还揭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金融科技行业的风险防控、智能客服、保险理赔、数字化经营等应用场景下,平安集团等头部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均大幅领先国外竞争对手,表现出了极为强劲的专利布局实力。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风险防控、智能客服、保险理赔、数字化经营四大应用场景的相关专利申请分别达30991件、28263件、4194件、3690件;风险防控与智能客服两大应用场景的相关专利申请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7%和13.3%,显示出金融科技取得的融合发展显著成果。

郭禾指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金融科技的快速健康发展,自然离不开具有开创精神、研发水准和运营能力的企业的努力。以四大应用场景为分类对金融科技行业的主要专利(申请)权人进行TOP 5排序,可以发现,平安集团在所有场景中均为拥有专利量最多的企业,再次展现了其显著的创新统治力。除平安集团外,蚂蚁集团、阿里巴巴、Capital One、建设银行也具有较大竞争优势,至少在两个应用场景进入TOP 5之列(见图3)。郭禾表示,《白皮书》通过对行业龙头平安集团、蚂蚁集团和部分海外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全面梳理,有助于坚定本土企业引领金融科技创新的信心,也为相关企业学习域外经验提供了有益参考。

图3金融科技行业应用场景TOP 5专利权人

数据来源:金融科技行业2023年专利分析白皮书

此外,白皮书还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平安集团、Capital One两家公司的金融科技创新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分析,使读者能够更加具体地理解金融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

走过1.0时代的“信息科技+金融”、2.0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后,如今,金融服务业正逐步向3.0时代的“智能金融”转型。李顺德表示,《白皮书》从专利这一独特的视角入手,反映出近年来全球金融科技的创新加速度,也证实了我国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是一份极具价值的行业专利研究分析报告,也是一份可供关心金融的各界人士阅读的金融、科技、商业常识普及读物。尹锋林指出,《白皮书》的发布,不仅可为金融企业进行创新发展和专利布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政府、投资者、合作伙伴以及相关机构了解金融科技行业创新与发展全貌也具有重要意义。郭禾则认为,《白皮书》依托可靠的数据资源和严谨的分析方法,提出的总结和建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行性;有理由相信,在科技的赋能下,我国金融工作一定能够更好地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