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网课·教案·论坛】|张丽丽《生物线上教学案例》

【网课·教案·论坛】|张丽丽《生物线上教学案例》

时间:2024-05-19 08:10:38 作者:
摘要:张丽丽《生物线上教学案例》

生物线上教学案例

文/张丽丽

庚子年的春节和往年的春节不尽相同,我们没有亲友团聚其乐融融,也没有推杯换盏再话未来,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的疫情肆虐,武汉乃至全国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往日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如今空无一人,全国进入抗击病毒的状态,一张张白纸上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变成了最美的逆行者。此时还有一群人也在转变身份,由原来的校园里较为严肃的老师转变为“网红主播”,学校和我们这些“网红主播”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种网上教学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

首先,学校将各种例会及时转换到线上,并积极帮助解决学生家学习的各种困难,学生手里没有课本学校就安排车给学生送课本,积极关爱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并第一时间对这些学生送去关怀和温暖等等。

其次,作为一名新晋的“网红主播”,我的每节课都有忠实的粉丝。记得在网上看的关于线上教学的一些段子,有的老师不怎么会使用直播软件,把美颜开到满级一节课粉面桃腮,有的老师上了一节课发现自己没开麦等等。作为网上教学我们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为线上教学做准备的初期,我们组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规划教学进度,开展集体备课,讨论教学资源,精心制作课件、上传共享优质教学资料。积极讨论选用哪一种直播软件,测试直播软件设备的便利、流畅程度,一切准备就绪,线上教学开始了。建立线上班级、每位同学实名制、发布群通知、直播讲课、上传优质学习资料、群内打卡学习、线上查收学生作业、线下认真批改学生作业、线上逐一反馈每位学生的作业......师生们忙碌并充实着,看到学生们工整的笔记、流利的背诵、认真学习的态度,这些忙碌都值了!线上思维碰撞,感悟颇深,“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线上教学使得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广阔的时间与空间来交换彼此的思想,大家感悟颇深,字里行间流露的是真实的体验与学习的收获。无论是共享网络优质教学资源,还是利用腾讯会议、钉钉等直播教学,亦或是用微信语音、学案引导学习;无论是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还是作业等教学效果检查评价,无论是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还是同班组教师密切协作,亦或是与学生(家长)的良好互动沟通,都融入了教师对线上教育教学的深刻思考和实践探索中,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为了给我的学生一个流畅的课堂,每节课之前都认真检查语音麦是否清晰无杂音、电脑是否充满电等等。在课上我会以点名签到的方式约束孩子们好好上课,对于有的孩子中间开小差的行为,我会以限时点名签到的方式进行管理。如果遇上比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我会以大量的习题来给同学们反复讲解,同时我鼓励大家课下积极提问。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我会加大检查作业的力度,每天留适当的作业;为防止同学们之间出现抄袭作业,我让大家将作业交到“每日交作业”的小程序里,设定同学之间不可见;为了检查同学们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我会不定期的突然袭击式的进行阶段测验,针对普遍问题不断的讲解检查。同学们学习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会及时通知班主任并开个简短的班会,鼓励同学们学习。

学生渐渐地适应了这种模式,大家都在自觉地准时进入线上课堂,积极配合老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线上教学阶段,我发现有些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现在能及时地完成作业,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会给他一个积极正向的表扬,另外也会出现一些基础很好的孩子在线上学习过程中不认真对待的现象,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会找些比较难的问题考考他,让他知道自己要更加努力的学习。

疫情还未结束,网课依然进行,作为老师我将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不懈怠半分,不马虎半分。孩子们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经此一役,我将在线上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待春暖花开之时,期待我们在校园笑意相迎!

长按二维码发现惊喜

图文 | 文宣部

编辑|朱方鹏

审核|刘学军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