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AIGC接棒元宇宙成为顶流,2023谁还会爆火出圈?丨2022科技年终盘点

AIGC接棒元宇宙成为顶流,2023谁还会爆火出圈?丨2022科技年终盘点

时间:2024-05-15 13:54:57 作者:
摘要:2022年5月10日,IBM公布最新量子计算路线图,不仅完善了从芯片到应用的量子计算技术栈,进一步明确了实现4000上量子比特处理器的思路

科技热点2021_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_2021科技热点话题

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_2021科技热点话题_科技热点2021

【导读】

「盘点2022,展望2023」

2022年要画上句号了。

2022年初火热的元宇宙概念已经逐渐回归理性,年末因ChatGPT的出现,AIGC又狠狠地火了一把。这不禁让人感叹,科技圈永远有让人追不完的热点。

科技热点2021_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_2021科技热点话题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疫情进入尾声时,经济复苏也就成了各个国家的首要任务。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动力,数字科技的发展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站在新年节点,让我们结合AIGC、元宇宙、数字人、碳中和等“2022年度科技热词”和腾讯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的十大科技应用趋势,回顾2022科技创新路上的点滴进步,展望2023!

AIGC掀起内容生产力变革?

要说2022年科技最热的领域方向,绝对绕不开AIGC。

所谓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新型生产范式。其技术主要涉及自然语言处理NLP和AIGC生成算法。其中,自然语言处理是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如何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交互的手段。

总的来说,“AI+新型内容生成方式”,是AIGC的两大核心关键词。

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_2021科技热点话题_科技热点2021

2022年春天,AI绘画先是爆火出圈。

OpenAI发布的DALL-E 2利用机器学习的扩散模型,能在上下文或文本描述的引导下,有效地从“噪声”中生成逼真且美观的图片。

2022年9月,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的AI绘画作品获得了一场艺术比赛的金奖,将AI绘画再一次推向高潮。

科技热点2021_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_2021科技热点话题

两个月后,ChatGPT的出现将AIGC推向了顶峰。11月30日,明星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并对用户开放免费使用。

ChatGPT可以写代码改bug、回答科学问题,甚至给推特的发展提建议机承认自己的错误、质疑不正确的假设,拒绝不合理的要求等的操作折服体验过的用户。

仅从当下的广泛应用已能够明显看出,AIGC明显能够辅助生产力更高质、高效地创作内容。从长期来看,AIGC或许能够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和创造力,在有人认为,AIGC将会改变内容领域的生产方式,带来整个行业的变革。

元宇宙部分内容将成为现实

元宇宙概念从2021年爆火出圈之后,一度成为了资本的宠儿。而迈进2022,元宇宙的发展逐渐回归了理性。

2021科技热点话题_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_科技热点2021

2021年为了押注元宇宙,不惜将Facebook改名为Meta的扎克伯格,在2022年11月宣布Meta计划裁员超11000人,占其员工总数13%。今年以来,Meta股价已经下跌了约三分之二。

在2022年Meta万元头显Meta Quest Pro的发布会上,Meta宣布正式与微软展开合作,Quest Pro将支持多项来自微软的游戏、会议及办公服务,专注于更实际的事情,用于远程工作和提高生产力。

目前许多公司已经在使用AR和VR等元宇宙技术开展员工入职和培训,这一趋势将在2023年加速。

例如,咨询巨头埃森哲已经创建了一个名为“Nth Floor”的元宇宙环境,该虚拟世界模拟了真实世界里的埃森哲办公室,员工可以不出现在实体办公室就可以执行人力资源相关的任务。

2023年,行业风向标苹果也将发布XR头显,苹果的入局或将给整个行业带来惊喜。除了苹果,2023年三星、索尼、HTC、Meta等厂商均有新品发布计划。

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2023年我们或将元宇宙部分内容变为现实,拥有更多沉浸式的虚拟会议环境,在那里交谈、头脑风暴和协同创作。

数字人成为全真互联交互新入口

进入2022年以来,数字人在诸多应用场景大放光彩,特别是在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表演、气象播报、手语解说中频频现身,使其用户基础不断扩大。

科技热点2021_2021科技热点话题_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

目前数字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间:离线渲染、非交互类型的数字人仍是主流,在数字化营销、文娱等领域应用广泛;而AI驱动的数字人在行业服务领域以及虚拟分身数字人在虚拟空间的应用都处于爆发前期。

根据清华大学发布《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3.0版》显示,2021年,虚拟数字人核心产业规模约为336亿元,年均增长率31%,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为998亿元。截至2022年10月,虚拟数字人领域融资数量近百起,金额约120亿元。

2023年,数字人有望进一步迭代。其外貌更加精致,形象更加逼真,动作更加自然;在AI技术的赋能下,数字人会更加智能,在行为和思想上更趋于接近人。

作为全真互联的重要入口,2023年数字人将可能作为我们的分身,成为数字世界的交互入口,为我们带来更智能、更沉浸的“在场”体验。

隐私和扩容技术突破加速应用向Web3迁移

2021年,伴随海外以太坊等公链上的应用和交易剧增,Web3的概念受到广泛关注。随着NFT市场的火热,区块链应用层被进一步打开。

2021年被业界认为是web3飞速发展的元年,web3产业层面的发展刚刚拉开序幕,其仍处于发展初期,技术与产业的定义尚未完全固定,发展路径存在不确定性。

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_2021科技热点话题_科技热点2021

业界就Web3的概念形成的初步共识是:Web3是区块链技术出现后,基于web技术框架产生的概念,是一个由用户和建设者共同拥有的互联网,具有资产上链及可编程、可组合的特点。

在传统web1.0、2.0的领域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身份层服务,一个用户实体需要在各个机构重复注册认证,导至身份数据容易被他人盗取利用,造成用户隐私泄露。建立一个通用的、稳健的数字身份体系,是未来web3生态中所有用户的切身之需。

在Web3的发展上,腾讯研究院认为2023年隐私和扩容技术突破加速应用向Web3迁移。该趋势有三个要点,即通用去中心化身份将成为Web3底座,以太坊扩容有望带来大规模应用迁移,零知识证明将解决区块链性能瓶颈和隐私问题。

目前,多国政府均对Web3发展高度关注并保持积极探索,标准化组织正在围绕分布式标识、数字资产等重点方向开展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Web3投融资规模与数量均保持持续增长,互联网企业与来自其他行业的企业都在通过Web3寻找新的产业机遇。

高性能计算迈向“CPU+GPU+QPU”时代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一种新的生产力,广泛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近年来,AI大模型、AIGC、自动驾驶、蛋白质结构预测等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大量涌现,对高性能计算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高性能计算作为先进算力的代表,它的发展和应用也引领着整个计算领域的发展走向。

2022年,是高性能计算技术发展的蓄力之年。高性能计算在架构、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迭代和积累,CPU+GPU成主流异构计算框架。

在“应用驱动”的持续塑造下,高性能计算正在加速完成2.0的代际过渡,进入3.0新时代——“CPU+GPU+QPU”时代。

2022年5月10日,IBM公布最新量子计算路线图,不仅完善了从芯片到应用的量子计算技术栈,进一步明确了实现4000上量子比特处理器的思路,也提出IBM对于下一代高性能计算的愿景-“迎来以量子计算为核心的时代”将曲子计算单元QPU与CPU和GPU一起编织成一个新的计算架构。

2022年6月22日,加拿大公司Xanadu发布可编程光量子计算机Borealis,并实现216个压缩态量子比特。Borealis在进行高斯琉色子采样计算中,仅用36微秒便完成任务,而当今最强计算机完成同样任务需要9000年。该成就让加拿大成为即美国和中国之后,第三个宣布“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2022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来自法国、美国和奥地利的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最子信息科学领域做出的贡献。他们通过光子纠缠实验,确定贝尔不等式在量子世界中不成立,并开创了量子信息这一学科。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都属于量子信息科学应用。

2023年,“CPU+GPU+QPU”有望成为驱动算力时代的“三驾马车”。

云计算向精细化、集约化和异构计算演化

云计算作为数字技术的重要基础,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作为一种借助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的手段,各种企业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对自身的业务架构和IT架构进行升级调整。

科技热点2021_2021科技热点话题_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

云平台从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能力的提升,到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AR/VR等数字技术与云紧密耦合形成云原生服务, 再到混合云、专有云、无服务器计算、分布式云等不断形成精细化的交付模型,并伴随全真互联的需求,云上融合GPU、DPU等加速形成丰富的计算服务,云计算不断向精细化、集约化和异构计算演进。

2022年3月,全球10大芯片在头,英特尔、TSMC、三星、日月光、AMD、ARM、高通、谷歌、微软、Meta(facebook),成立了一个小芯片联盟,推出了全新的通用芯片互联标准一UCle。

2022年10月Amazon明确提出:从计算、存储到数据库、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云服务正全面匹向Serverless,帮助客户最大限度减轻运维工作,并增加业务接性,更好地应对业务的各种不确定性。

根据腾讯研究院报告,云计算向精细化、集约化和异构计算演化趋势包含三个要点,首先是交付模型持续丰富适配用户转型需求,其次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向云原生范式转变;最后是全真互联计算需求推动云上异构计算体系加速构建。

机器人将拥有触觉感知

2022年是机器人风起之年,10月1日,马斯克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如约登场,这一刻,全球科技圈期待多时。

在特斯拉播放的视频中,擎天柱展示了浇水、搬箱子、流水线工作的技能,马斯克设想,未来机器人将用于家庭、做饭、修剪草坪和照顾老人,乃至成为人类的“伙伴”或伴侣。

除擎天柱外,今年5月,明星家电公司戴森承诺将在10年内推出可以做家务的人形机器人;8月11日,小米先特斯拉一步发布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10月18日,波士顿动力机器狗Spot和机器人Atlas联动大秀男团舞……

想要让机器人变成“人”,触觉感知是目前机器人感知补全领域的攻关重点。

2021科技热点话题_科技热点2021_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

作为五个知觉形式之一,触觉在机器人理解作业环境(压力、滑动、接触等),获取接触对象特征(形态、质地、光滑程度、温湿度等)并与之交互等关键环节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触觉获取的信息仅占所有模态的1.5%,但对于机器人实现智能感知和人机交互,执行家庭等非结构化场景的复杂真实任务至关重要。

对于提高机器人灵巧操作水平、带来人机交互体验升维意义重大,从而进一步拓展智能机器人应用空间和服务能级。

未来1-3年,随着柔性电子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进步,触觉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和精度有望大幅提升。

包括工业机器人遥操作、医疗手术机器人、仿真培训、空天探索、智能座舱等场景将更多补足触觉感知,向将向虚拟现实下一代交互终端、末端假肢器等场景扩展。

在碳中和背景下,绿色技术再革新

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革命以后,过量的碳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

202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400ppm,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9世纪的基线升高了约1.25°C,比1981年至2010年的参考期升高了0.6°C,逼近2016年的最热纪录。

科技热点2021_2021科技热点话题_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

目前,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碳排放踩刹车,以便能够解决气候危机。

目前科学界认为能源革命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一是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二是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三是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

以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为例,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官员宣布,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即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促发该反应的镭射能量。实验向目标输入了2.05兆焦耳的能量,产生了3.15兆焦耳的聚变能量输出,能量增益达到153%。

核聚变能是能源发展的前沿方向,一直被视为未来社会的“终极能源”。虽然此次核聚变反应离商业发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是里程碑式的节点。

另外,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也在逐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达350.7万辆,同比上涨165.5%。而根据乘联会预计,2022年我国全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65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900万辆,同比将增长35%。

mRNA疫苗大放异彩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mRNA新冠疫苗大获成功,人们对于mRNA疫苗有了全新的认识。

今年11月,BioNTech和辉瑞公司开始了一种下一代mRNA疫苗的1期临床试验,该疫苗旨在同时预防奥密克戎BA.4/BA.5亚型和4种流感病毒。

而且该公司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使用速效鼻腔喷雾剂达到接种新冠疫苗的可能性。虽然这些喷雾剂对动物有效,但人体试验的道路可能还很漫长。

不过,预计在2023年,德国生物医药公司BioNTech将启动针对疟疾、肺结核和生殖器疱疹的mRNA疫苗的首次人体试验。

BioNTech还与辉瑞公司合作,开发预防带状疱疹的的mRNA疫苗。而Moderna公司也同样在开发预防生殖器疱疹和带状疱疹的mRNA候选疫苗。

另外,随着载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免疫传感机制的不断了解,mRNA 渐渐走出了传染病疫苗领域,进化成为了一种通用的个性化免疫细胞疗法开发平台,并有望治疗多种实体肿瘤。

2021科技热点话题_科技热点2021_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

由于具有安全、高效、低成本等优势,mRNA 癌症疫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前,BioNTech创始人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癌症疫苗可能在2030年之前问世。

拥有巨大潜力的CRISPR基因编辑疗法

2023年CRISPR基因编辑疗法可能获得首次批准。

在此之前,使用CRISPR-Cas9系统治疗β-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型红血球疾病(两种遗传性血液疾病)的临床试验已经得到了不错的效果。

由Vertex Pharmaceuticals和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研发的Exa-cel疗法,是全球首个CRISPR基因编辑疗法。

科技热点2021_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_2021科技热点话题

它的工作原理是收集一个人自己的干细胞,并使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有缺陷的基因,然后再将这些细胞输回人体。

从总计75名患者中获得的结果显示,exa-cel具有一次治疗,提供功能性治愈的潜力。

另外,2022年一名罹患白血病的13岁女童艾莉莎接受碱基编辑技术治疗后,身上已经检测不到癌细胞。

在治疗过程中,艾莉莎从捐赠者那里接受了一剂经过基因编辑的免疫细胞,旨在攻击其体内的癌细胞。

28天后,测试显示她病情有所缓解。主治医生之一罗伯特·基耶萨在声明中表示:“尽管这只是初步结果,但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未来几个月我们将进行监测和确认。”

科技热点2021_全球2030的科技热点_2021科技热点话题

研究人员表示:“碱基编辑技术极有潜力,也有望治疗遗传疾病,不少团队正开发类似方法治疗其他疾病,如新西兰Verve医药公司希望借此治疗导致胆固醇水平过高的遗传性疾病。”

2023年,CRISPR基因编辑疗法有望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至此,2022科技年终盘点告一段落了。它们中有我们对2022的回望,也有对2023的想象。

无论是人工智能、元宇宙,亦或是云计算,量子计算,再或是mRNA疫苗和基因编辑疗法,它们也许都会在我们的生活,甚至生存中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数年之后再回头时,我们也许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伟大的科学发现,技术革新在今天,甚至昨天就已经萌发了新芽。

当我们着眼2022科技创新路上的点滴进步时,别忘了奔向2023年!

明年见~头部科技祝您新年快乐!

参考文章链接:

1.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