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波兰国防工业军转民概况

波兰国防工业军转民概况

时间:2023-09-26 13:10:17 作者:
摘要:军转民 国防工业 军事装备 企业单位 军事工业 改造计划 华约组织 改革计划 波兰政府 军工生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郑士贵;中国国防工业军转民的创新战略[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8期

王伟;;俄罗斯国防工业“军转民”的经验和教训[J];中国军转民;2006年08期

黄海涛;;俄罗斯国防工业复兴之路[J];西伯利亚研究;2009年02期

劳冰;转换机制参与竞争─重返关贸总协定对我国国防工业军转民体制的影响与对策[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3期

王伟;俄罗斯国防工业“军转民”的经验和教训[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04期

斯坦帕诺夫·瓦伦丁;俄罗斯国防工业的军转民、存在问题与展望——俄罗斯工业科学技术部国防联合处副处长斯坦帕诺夫·瓦伦丁在东盟地区论坛军转民合作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国军转民;2000年08期

黄区行;俄罗斯国防工业军转民的现状与前景[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1999年04期

滨京申,原月文;波兰国防工业军转民概况[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5年09期

怀国模;;中国军转民的政策与发展[J];现代军事;1995年01期

10

赵淑芬;;共和国进行曲中嘹亮的音符 中国军转民[J];中国军转民;2009年10期

11

刘积斌;军民结合必由之路[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1年Z3期

12

;辽宁省国防工业军转民工作成绩显著[J];船艇;1986年07期

13

张兴;铸剑为犁——以色列军转民之路[J];中国军转民;2005年08期

14

周小强;袁峰;;国防工业“军转民”的经济学意义[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5

;国防工业简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4年06期

16

许雁;坚持为企业服务 走好“军转民”之路[J];四川兵工学报;1996年04期

17

;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产业化发展政策研究[J];中国国防科技信息;1998年01期

18

秦伟;;而立之年的“军转民”[J];装备制造;2010年04期

19

刘戟锋;中国军转民:回顾与展望[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10期

20

;军工科研院所军转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J];中国兵工;199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许凌云;;军转民与国防工业重构[A];科技进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讨会文集[C];2003年

孟冲云;;军民结合、优势互补、机制创新、跨越发展[A];中国技术市场二十年辉煌历程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4年

周卫东;;四川核工业军转民的机制创新[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陈晓和;陆嘉;;我国国防工业面临的全球化挑战及其对策[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王宗鱼;;西部大开发中陕西国防科技产业的发展[A];第五届中国商品学会论文集[C];2002年

张瑞;;论军工企业如何面对市场经济[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对军工文化要素的几点思考[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张晓生;陈铁岗;鲁艳;;军民融合技术双向转化模式比较研究[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季文美;陈德元;;发挥国防科技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王艳;楚娜;;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刘微微;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动态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姚广宁;国有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杨贵彬;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目标与实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英爽;国防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杨波;中俄国防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制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张颖南;军工企业军民一体化的动因及形成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李亚平;知识管理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李增仁;国防工业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栗孟凯;我国国防工业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端木凡昌;新中国成立后中印国防工业发展比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彭睿;陕开先锋有限公司军转民战略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黄海涛;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姚晓剑;军转民背景下航天易联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范靖;我国军转民战略实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贾晨阳;国防工业企业军转民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陶军;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吴琼;寓军于民的国防工业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本报记者 徐斌;芜湖天航集团军转民成效显著[N];中国工业报;2009年

高柱周冰 庞志刚;九洲:军转民的样板与国企改革的典范[N];工人日报;2008年

周冰庞志刚;九洲:军转民的样板与国企改革的典范[N];中国电子报;2008年

汪敏华;国防工业“开门”迎多元资本[N];解放日报;2004年

记者热娜·乌布力、实习生田纯;中航建设3.5亿元抢滩新疆市场[N];新疆日报(汉);2010年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孙健;欧盟力促国防工业一体化[N];经济日报;2006年

李彬;南非核工业:军转民的典范[N];科技日报;2003年

本报专稿 石江月;中国国防工业晨星闪耀[N];世界报;2008年

张凤安;中国坚持军转民的大方向不会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戴宏 通讯员 王莉;弹洗风尘又向前[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