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翠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六册《翠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本课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作者在介绍翠鸟时,紧紧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征,表达方法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方式。二、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从具体的语句中感受翠鸟的外形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四、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磁铁田字格。五、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指导书写“翠、翁、腹”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2、通过读书,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3、精读第一段,从具体的语句中感受翠鸟的外形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4、总结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 设问“今天我们学习哪一课?2、板书课题。① 学生介绍“翠”的写法。② 教师板书——翠鸟。③ 学生仿写“翠”。④ 齐读课题,理解“翠”的意思,及时总结理解字意的方法。( 查字典、结合上下,结合生活经验)二、检查预习。1 听写生字。翁 腹2 对比田字格里的字,学生评价板书听写的字。3、学生再仿写自己写得不好的字。4 认读其他的字词。 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扩词:赤手空拳 面红耳赤 泡沫 泛泛而谈 广泛5 整体感知课文。(1)交流读书情况。(2)交流对课文的感知。
板书 外形 动作6 总结导入学习第一段。三、精读第一段。1、提出学习任务。出示:自由读第一段,把你认为最能表现翠鸟外形特点词句圈画出来,并想一想好的理由。2、学生带着问题读书。3、交流学习收获。要点如下:1外形特点——颜色鲜艳。2理解“鲜艳”,方法多种。(查字法、拆字法、重点是结合文中句子体会。)3朗读句子。出示: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指导读出颜色鲜艳或者喜爱之情。4体会描写翠鸟羽毛颜色鲜艳的顺序。图片演示和朗读相结合。5试着背诵。6交流小巧玲珑的特点。 理解小巧玲珑,朗读。4、配乐朗读第一段。(音乐:原野)5、总结学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精读第二、三段,从具体的语句中感受翠鸟的动作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略读第四、五段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3、仿写动物外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学习第一段的方法。二、合作学习二、三自然段。1、出示学习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1 自由读第二、三段,使每个人都能读熟课文。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1 自由读第二、三段,使每个人都能读熟课文。2 把你们认为最能表现翠鸟动作特点词句圈画出来,并想一想好的理由。3 读出你们的理解。3、交流学习收获。(1)检查两个小组3号同学的读书情况,师生评价。(2)检查概述体会翠鸟特点。(3)辨析比较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出示:我们交流交流,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哪个写得更好,好在哪儿?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疾飞。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4、朗读二、三段。三、自学四、五段。1、自读自悟,看看学懂了什么?感受到什么?2、交流。 相机评价、引导。四、小练笔。1、出示蓝色翠鸟图。2、学生观察,说说它的特点。3、有顺序的写出它的外形特点。五、布置作业。1、完成小练笔。2、继续查找关于翠鸟的资料。《翠鸟》一课的学情分析本班学生64人,活动、可爱、求知欲强,他们喜欢读书,热爱生活。但是他们现多居住在城市,对于小动物他们陌生,特别是鸟。他们非常喜欢小鸟,而对于翠鸟却很少见。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事物的能力,在语言表达、概括等各个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
我想,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展示,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班学生刚刚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四人小组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待提高,故在教学中仍试着安排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包括读通课文,书写生字词,查字典解决生词词义,概述课文主要内容。提出学习问题,查资料。《翠鸟》一课的效果分析1、本次教学中,首先设计了对学生预习的检测,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也有此项检查,故学生重视在预习中自己解决字词的书写,通过课下检查统计,只有8名学生书写出错,正确率沾87.3%。把“腹”中“日”字,写成“目”字,原因是,没有弄懂形旁“复”的字义。但是在检查中发现,有12个学生书写不够规范,且同位在检查中没有发现。如:对“翁”字的书写,“八”字头不到位。2 、小练笔。有顺序的写出图中蓝色翠鸟它的外形特点。学生练笔后,63人中,又62人能基本成文,占98.4%。这说明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及其知识结构。从整体感知到理解重点词语,再到精读有关语句,最后总结观察写作顺序,并一自身为坐标,有顺序的背诵语句,将文本内化位自己的理解。3 、对比中,突破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我们交流交流,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哪个写得更好,好在哪儿?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疾飞。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翠鸟》的教材分析《翠鸟》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一课。是一篇写动物的文章,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文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鲜艳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十分惹人喜爱,从而使作者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念头,应把翠鸟看作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抓住事物的特色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捉住色彩艳丽,身体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运动特点时,捉住“一动不动”地“守候”,“贴着水面疾飞”,显露了它的机灵和动作迅速。选编这篇课文的用意:1 是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么样捉住事物的特色进行察看的;2 是领会课文中要害文句在表达情义上的作用;3是培育学生爱惜鸟类的意识。教学本课需要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精读第一段,从具体的语句中感受翠鸟的外形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总结学习方法第二课时,精读第二、三段,从具体的语句中感受翠鸟的动作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略读第四、五段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仿写动物外形。《翠鸟》一课的评测练习一 听写词语,检查预习。翁 翠 二 我们交流交流,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哪个写得更好,好在哪儿?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疾飞。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三、小练笔。1、出示蓝色翠鸟图。2、学生观察,说说它的特点。3、有顺序的写出它的外形特点《翠鸟》教学反思《翠鸟》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一课。是一篇写动物的文章,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文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鲜艳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十分惹人喜爱,从而使作者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念头,应把翠鸟看作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新课标指出: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学习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中,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合作交流,师生共同探究,利用课件直观教学等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教学。我相信,在我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以画见悟,画出情趣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中年级学生尤其如此。于是,在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及其背诵是,动画展示,使学生头脑中是形成清晰的翠鸟形象;二是这样做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2、扣读导悟,读出情趣如果说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情趣则是语文教学的精神催化剂。在教学翠鸟等鱼、捕鱼的部分,我以“谁有勇气也来读读这两段”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读的过程中以“听你读,我怎么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快?”“同学们自己小声练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体会‘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看应如何读出变化。”3、读写结合,写出兴趣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不仅需要模仿,而且善于模仿。这是因为小学生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他们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可以说小学生的最初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本课在对翠鸟外形描写的这一段话就是一个读写训练最佳结合点,是练习写作的好材料。
全段围绕“鲜艳”一词,分别从头部、背部、腹部具体描写。在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片断后,我要求他们尝试模仿这段话介绍鸟的外形。学生在这一环节表现还是不错的。 3 教学没有实现大容量教学。 《翠鸟》的课标分析一、教材分析。《翠鸟》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一课。是一篇写动物的文章,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文中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鲜艳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十分惹人喜爱,从而使作者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念头,应把翠鸟看作朋友。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通过本课的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在知识能力方面,本课承担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和说明的,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课标分析及其落实。《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三年级语文教学是这样要求的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为了践行课课标要求我在导入课题中设计了学生介绍“翠”的写法,教师向学生学习写字这一教学环节,并给与发言的学生诚恳的评价,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为了落实“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我设计了听写生字“翁 腹”,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2.在阅读中,为了落实“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我引导学生理解“鲜艳”一词的意思,方法多种。(查字法、拆字法、重点是结合文中句子体会。辨析比较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出示:我们交流交流,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哪个写得更好,好在哪儿?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疾飞。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翠鸟离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相关阅读
-
从西安市政府新闻办10月30日举办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以“硬科技·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将于11月3日至5日在...
-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蛊”字又有了新的含义,被不少人认为是会先在器皿中放上很多条虫子,让他们互相争斗,直到只剩下最后一条为止。 那么,“蛊”到底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
-
你是什么样的父母,你的孩子大概率也是什么样的孩子...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评选出当年的「十大突破性技术」,这份在全球科技领域举足轻重的榜单,曾精准预测了脑机接口、智能手表、癌症基因疗法、深度学习等诸多热门技术的崛起。...
-
研究所介绍研究方向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浙江省农科院创立之初(1908年)4个学科之一,2020年9月增设茶学学科,后更名为“蚕桑与茶叶研究所”。...
-
作者:原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研究员)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来源于制度、技术、结构等因素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体现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
-
说美玉奇石话物华天宝侃黔山贵水析鬼斧神工接着上期《石头侃贵州|石头里的花纹,原来是真正的“天书”》,我们接着介绍贵州常见的古生物化石。珊瑚珊瑚是一种古老的海洋动物...
-
你是什么样的父母,你的孩子大概率也是什么样的孩子...
-
企业招聘WELCOME TO JOIN US江苏普瑞悉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招聘江苏普瑞悉恩生物科技有限...
-
研究所介绍研究方向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浙江省农科院创立之初(1908年)4个学科之一,2020年9月增设茶学学科,后更名为“蚕桑与茶叶研究所”。...
-
科学家刚发现一种动物,长着外星人似的眼睛,不会呼吸,没有肌肉
你可能会说,怎么可能,生活在地球上,是个动物就得呼吸,不管是用鼻孔,还是用皮肤,呼吸是天经地义,自然规律,不然就只有等着嗝屁。...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