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民诉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所具有的“知识”能不能就是“法律知识”?

民诉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所具有的“知识”能不能就是“法律知识”?

时间:2024-05-10 20:56:45 作者:
摘要:法味小馆回答了民诉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所具有的“知识”能不能就是“法律知识”?,首先,明确回答民诉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中的知识不包括法律知识。 其次

律师答疑: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指的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专家证人”,这里的“知识”不限于法律知识,还包括了其他各个领域内的知识。前段时间传的沸沸扬扬的孙杨仲裁案件中,孙杨一方就请了三位专家证人:巴震博士所在学校主任医师、浙江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主任医师韩照岐博士、运动员医生巴震医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运动员专家裴洋教授。这几人都具有专门的知识(分别为:体育运动知识、运动医学知识、体育法律知识)。专家证人的概念及法律定位:为弥补法官知识构成方面的缺陷 ,解决诉讼中的专门性

我国《民事诉讼法(2017)》第七十九条也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一个案子可能涉及好几个方面的专业问题,例如建筑物火灾受损案子,可能会涉及建筑专家(就建筑物防火设计)、火灾专家(就火灾事故调查),财务专家(就损失计算)以及法律专家(就火灾法律问题)等提出专业意见。

专家证人的意见必须经过质证,且不一定会被采纳

以孙杨的仲裁案为例,孙杨所请的三个专家证人分别在体育运动知识、运动医学知识、体育法律知识就自己的专业知识发表了意见,其意见之所以没有被采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质证的过程中都被问倒了:

我国的法律对于专家证人的资历问题

我国对于专家证人的资历在司法实践中,只要在这个专业或者领域获得博士学位以上的人都是专家,当然,如果是教授或者知名博士生导师,权威性就更强。

我在很多刑事案件中遇到重大疑难复杂问题时,会考虑组织专家论证,由刑法中的权威学者出具专家意见(一般是三名以上),这样的专家意见对于法官是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的,要知道,很多法官就是读这些专家的书籍和教材才取得的法律职业资格,甚至本身就是这些专家的学生,因此,这些法官比较信赖专家的判断。

具有专门知识的人_知识具有什么样的特征_知识具有以下价值

以上是我的解答,对我的解答满意的请点个赞哦!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