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怎样更好地学以致用?碎片化阅读可以积累知识吗,有何利弊?
首先来做个比喻——学习知识就像喝水,以前知识量少的的时候,就像在沙漠中行走,那就必须要存水了——喝饱了,还得储备一大堆,才敢出发。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就像在大雨倾盆的雨林中行走。只要你抬起头,张开嘴,就能把肚子灌饱。所以你不必储备水,只要知道啥时候渴就行。而且要掌握好时机,找时间,找地方躲雨,别被淹死。最搞笑的是,现在流行“雨课堂”,真是应了景了。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量超大,你不会选择,就会产生各种苦恼。还没喝着水呢几碗毒鸡汤就灌饱了。
—————————————————————
接下来是正经的回答
知识如何才能学了就用?那就只能用的时候再学。以前我们学习的逻辑是先学一大堆东西在脑子里,等将来做事情的时候,一件件拿出来用。
这种学习知识的逻辑里面存在三个问题:首先,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是没办法把所有知识都学完的。那么就带出第二个问题,既然不能全学完,那么我们如何选择知识?我们到底要学什么将来才是有用的?未来是不可知的,我们不知道储备什么知识将来能用的上。第三,知识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我们储备的知识会过时的。
综上,在现今时代背景下,提前储备知识以备日后使用的做法,不太可取。那么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现用现学,或者说边干边学。要做什么事情,先做起来。不会的地方请教别人,上网查资料或者购买图书等等,都可以学习。这时候目标明确,碰到什么不会就学什么,自然事半功倍。
笔者曾经有过学习软件的经历。三维建模软件,找了书籍一顿学,按照教程一顿练。当时觉得学会了,没几天,不用,就忘了。后来接了活,需要一款新软件来做,动力十足,边干活,边学软件,因为各种建模软件虽然有区别,但是更多的是相通的。活干完了,软件也学会了。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回答后半部分的问题了。我们这样学习的话,学到的东西在传统的评价中,认为是碎片化的知识。因为我没有系统的学习这个软件,只是把和我要干的活相关的内容学了。但是,这种学习却是高效的经济的。
这种碎片化的学习,能否积累呢?这要看每个人的情况。我们每个人的特质不同,要做的事情不同,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内容都不同。认识自己、在自己的心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按照自己的框架去添砖加瓦,将知识整合在自己的框架中,就实现了积累。
我们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永远学不完。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选择知识成为必要的能力。另外,生活方式的变革,带来的时间碎片化,让我们很难有大段时间学习。适应碎片化的学习,成为我们的必备技能。
相关阅读
-
完美脑洞~...
-
亚历克斯(一只非洲灰鹦鹉)是一项为期 30 年的研究的对象,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他和 5 岁的人类一样聪明!...
-
全球最富有城市报告:北京进入前十,上海、深圳、杭州等上榜!全球最富有城市榜单揭晓,中国多座城市荣登榜单!北京进入前十,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也榜...
-
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费 申请要求、必修课程解析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工程学、医学和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是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结合体,在爱尔兰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大学不少,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就是其中一所...
-
新教材对复读生有影响吗?新教材影响复读,但影响不大。新教材对复读影响不大。通过新旧教材的学习,复读生比应届生有更多的基础知识和信息积累优势,新教材的知识对于复读生来说更是锦上......
-
它们能够使用回声定位来捕食,同时也用它来与其他海豚进行社交互动,这显示了其高度发达的智力水平。它们还具有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能够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结构...
-
名著导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知识点《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
-
这一生,与其轰轰烈烈和世界撞得头破血流,还不如看淡一切,苦乐随缘。人生就是如此,只有自己心里面坦然了,那么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起来,所谓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学会与自己相处...
-
孕期对TSH(促甲状腺激素)要了解....:随着对妊娠甲状腺功能的重视,妇产科界和内分泌学界都对妊娠期间的甲状腺功能高度重视。在甲状腺功能的各种指标中...
-
记得小时候读过一本简单的小本子漫画书叫做《海底两万里》,短短几十页内容讲述了三个好朋友在海底的奇幻冒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有一个引人深思的疑问,那就是石油是否真的是由远古动物的遗体演变而来的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些遥远的动物尸体又是如何集结一堂的呢?再者,为什么有些动...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