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疑云下的产业格局巨变,新日恒力回应:项目已获中科院验收
为与山东归源生物科技公司签署《委托管理协议》,新日恒力(600165)陷入了侵权风波。
6月17日,一篇题为《与侵权公司合作,“合成生物新秀”新日恒力会否撞上凯赛生物专利保护枪口?》的文章在网络传播,文中援引凯赛生物方面人士的说法称:新日恒力以“委托经营”为幌子,利用山东归源获取山东瀚霖剽窃的凯赛生物的长链二元酸生产技术。
对此,新日恒力(600165)6月18日回应称:这种说法完全是对上市公司的中伤。
山东归源方面的代理律师、高文律师事务所赵锐表示,凯赛生物方面公开散布不实信息,报道中的一些说法纯属没有依据的臆断,对山东归源和新日恒力(600165)两方的商业信誉和财产利益带来了很大损害,目前公司已向凯赛生物及相关媒体发去了律师函,也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同时,新日恒力的技术合作方、中科院微生物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研发总监晏礼明博士也正面驳斥了对新日恒力技术的质疑,称新日恒力使用的中科院第三代月桂二酸技术,已经通过验收,整个生产线的工艺思路与第二代(即凯赛生物的技术)完全不同。
此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长链二元酸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原先凯赛生物占主导地位的格局被打破,新日恒力带着5亿吨“月桂二酸”项目杀入,或将开启一场二元酸市场蛋糕的争夺大战。
技术验收、海外认证“双重担保”
事情缘起于新日恒力在6月15日发布的一则公告。
公告称,与山东归源签署《委托管理协议》,后者将日常事务的经营权、管理权,委托给新日恒力。新日恒力承诺,在收购山东归源的条件成熟后,将对其进行收购。
对此,上述文章援引凯赛生物法务总监刘馨的书面回复称:新日恒力以“委托经营”为幌子,利用山东归源获取山东瀚霖剽窃的凯赛生物的长链二元酸生产技术。而山东归源以“委托经营”为掩护,借助新日恒力逃避法律追责,“洗白”其侵权行为和侵权产品。因此,新日恒力实际是充当了山东瀚霖和山东归源的一个新的侵权“壳公司”。
对这一“指控”,新日恒力公司总经理助理王舜铭表示:“这种说法完全是对我们上市公司的中伤。”
他介绍,一方面,今年3月底,中科院微生物所与新日恒力共同成立验收小组,确认月桂二酸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技术转让合同的相关约定;另一方面,公司产品送样企业达几十家,包括德国科威、赢创等化工巨头,且验证过程顺利、已签署部分订单合同,今年第一季度产生的收入超过1亿元。
“如果生产不出来合格产品,能通过中科院方面的验收吗?我们又拿什么卖给下游客户呢?”王舜铭说。
那么,新日恒力和山东归源合作,主要是基于什么考量?
王舜铭表示,近年来,新日恒力依托母公司上海中能集团围绕合成生物学进行了一系列的产业和技术上下游布局,先后与大同市政府、郑州大学等达成合作,希望通过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实现“1+1>2”的局面。和山东归源合作同样是出于这一目的。
中科院人士:第三代技术绝对走得通
据了解,新日恒力的月桂二酸生产全套技术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双方于2017年达成技术转让合作协议。
历经5年产业化努力,新日恒力月桂二酸项目从技术转让到试生产成功到技术验收完成,通过所有技术验收节点,于今年3月底正式进入量产销售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技术为中科院七个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之一,并在2020年入选中科院“弘光专项”。
不过,凯赛生物方面似乎并不认可。刘馨在书面回复直指:中科院“第三代技术”根本生产不出来合格产品。
“我们的第三代技术绝对是可靠的,走得通的。”中科院微生物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研发总监晏礼明博士表示,早在去年12月份,新日恒力新建的生产线就已经做出了非常好的产品,经过检测,工艺指标优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
那么,新的生产线是否可能利用山东归源的长链二元酸生产技术呢?
“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晏礼明博士介绍,月桂二酸项目使用的是中科院第三代月桂二酸技术,新的菌种经过了2013年发现的新的代谢途径的优化改造,原料转化效率比第二代菌种明显提高、发酵的原料更为简化,补料控制也根据新的代谢途径加以调整,更为核心的技术点是水精制而非采用第二代和第一代的醋酸精制。新日恒力的生产线、工艺路线、设备等都是完全按照新技术要求建设的,整个生产线各个环节的工艺思路与第二代完全不同,因此设备、流程、管道、工艺控制与第二代不相容,无法使用二代技术。
晏礼明博士还表示,新日恒力的月桂二酸项目,菌株构建、发酵培养基与控制优化、提取纯化策略和成品方案等,都是全新的。成本在理论上也一定会比第二代低。
新日恒力方面也表示,第三代生物长碳链二元酸技术与之前的技术相比属于系统性提高,相比前两代,实现了水溶剂精制,一方面降低了20%的综合成本,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环保压力,生产污水100%实现集中处理零排放。
市场份额争夺战
这场侵权风波背后,是一场关于长链二元酸市场的市场份额之争。
长链二元酸通常是指碳链上含有十个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羧酸。其中,十二碳二元酸俗称月桂二酸。
长链二元酸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目前只能通过化学法和生物合成法来获取。近年来,由于经济性及绿色环保优势突出,以生物制造方法生产的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逐步主导市场。
目前,长链二元酸广泛应用于高端能源、新能源汽车、化工、液晶材料等数十个高新科技材料行业,其应用范围包括长碳链聚酰胺、高档热熔胶、耐寒性增塑剂、表面处理剂、高级润滑油、合成香料等多个领域。
2001年,凯赛生物投资建设生物法长链二元酸项目,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生物法取代化工法的材料单体。
一直以来,凯赛生物都是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全球主导供应商。根据中信证券今年6月3日的一份研报,除癸二酸以外的长链二元酸,凯赛生物全球市场份额达80%。
从凯赛生物财报看,长链二元酸对公司业绩也至关重要。2021年,凯赛生物营收21.97亿元,其中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营业收入19.96亿元。也就是说,凯赛生物超九成的收入,来自于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
新日恒力的进场,或将搅乱当前长链二元酸市场格局。根据新日恒力披露的经营计划,2022年新日恒力将生产销售月桂二酸4万吨,与此同时,还将开发十碳、十三碳等其他长链二元酸产品。
此外,公开资料显示,新日恒力的月桂二酸产品已通过赢创公司、杜邦公司的阶段性认证,并和国内外相关代理商签约2022年逾2.4万吨的代理销售协议。
而凯赛生物目前长链二元酸年产能为7.5万吨,2021年产量为5.9亿吨,销量为6.1亿吨。
面临新竞争者的闯入,凯赛生物没有理由不“紧张”。其在2021年财报中也已有预期:若新日恒力等公司项目及类似项目等成功达产,则将与公司产生直接竞争,未来可能对公司产品销售量及利润率产生不利影响。
相关阅读
-
地球生物演化史顺序图地球生物演化史顺序图如下:地球最初形成于46亿年前。生命起源于38亿年前的深海,有证据显示生物起源在海底火山口附近。例证:美国黄石公园大棱镜泉,温度71摄......
-
全球硬科技开发者大会(杭州)圆满落幕,预见2021 AIoT行业六大趋势
12月29日,全球硬科技开发者大会2020年收官场在杭州举行,元璟资本、飞利浦等大咖齐聚,携手为2021年AIoT行业发展蓄力。...
-
时政在于积累,行测、申论都用得上哦~...
-
深海生物,通常指生活在深度200米或更深的海水抑或海底热泉中的生物,由于黑暗、高压、低温或热泉附近的高温、海水缺氧或有毒、食物匮乏,摄食、代谢均需特化,但程度不一。...
-
2023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成绩查询服务将于2023年8月24日上午7时开通。查询方法:①中国教育考试网;②“中国教育考试网”小程序。...
-
时政在于积累,行测、申论都用得上哦~...
-
经济不断增长,时事瞬息万变!一家公司的市值大对员工越有利,那么大家知道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排名榜单吗?看完这篇文章你那就了解了。...
-
竟然180赞了……原则上没有“国际明令禁止的武器”。当然,存在一系列国际公约,禁止了一些武器的使用。然而这些公约不能约束非签约国,而且对签约国也不总是有效。...
-
2020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硬科技科创板上市创新与发展峰会”即将举行
为体现硬科技对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营造制度创新环境氛围,壮大硬科技企业群体,努力打造丝路科创中心。...
-
近年来,西安不断深化完善“支持硬科技研发—畅通硬科技转化一培育硬科技企业一做强硬科技产业”的硬科技发展体系,为西安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
公众号学习菜单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月考期中实验操作电子课本地理生物中考备考满分作文物理化学中考在线初中真题模拟体...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