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如何促进积极老龄化?——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摘要
我国银发旅游群体持续扩大,旅游活动频率不断提高,证实旅游蕴藏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意义,明确旅游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机理并提出激发其正面作用的建议,在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尤其重要。文章以银发群体为对象,结合积极老龄化理论,使用访谈法获取一手数据,采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旅游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通过身心健康、社会资本、幸福感和自我实现4个维度影响积极老龄化,并遵循旅游→社会资本→身心健康→自我实现→幸福感→积极老龄化的发展规律。文章不仅丰富了积极老龄化理论,也向政府及旅游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旅游;积极老龄化;扎根理论;作用机理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全球性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加 速老龄化阶段,截至 2020 年,六十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 26402 万人,占总人口 的 18.70%;而六十五周岁及以上人口 19064 万人,占总人口的 13.50%①。老龄化不仅对社会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对个体生活质量提出了挑战(周奇美 等,2018)。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会逐渐减弱,社会互动与交往会逐渐减 少,由此产生角色脱离的孤独、失落与焦虑,对自我价值感形成威胁(高夏丽, 2020)。但不少研究显示“新老年人”更加“积极”,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愿意参与 社会发展(乐昕,2015),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仍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方建移, 2022)。因此,在我国老龄化高速发展背景下,促进老年群体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主动应对老年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老年群体的需求由物质转向精神生活(毛中根 等,2021),更好地满足老 年人精神需求,是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关键之举(邓香莲,2021)。老年旅游业作为银 发产业的重要形态,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与提高老年人身体与精神健康的功能(刘 维林 等,2022)。预计 2040年前后,我国银发旅游经过加速发展将进入稳定期,占 据国内一半的旅游市场份额(高夏丽,2020)。从经济角度来看,银发旅游市场蕴藏 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对产业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参与旅 游活动也是丰富老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Li et al.,2021)。
目前关于旅游对积极老龄化的作用的研究集中在旅游提升积极老龄化的某一 方面,如老年人健康(曹红梅 等,2022)、养老产业(丁文珺 等,2020)等,对旅游影响 积极老龄化的路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本土情境下的相关探索。因此,本文通过深 度访谈获取文本资料,从微观层面梳理银发旅游提升积极老龄化水平过程中的经 验,以期更好地通过旅游提升积极老龄化水平。
文献回顾
1.1 积极老龄化理论
20 世纪末,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于老龄化的认识开始从消极向积极发 展。世界卫生组织在众多老龄化理论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理论,将 积极老龄化阐释为通过给老人提供健康、社会参与的机会来改善老人生活品质的 过程,建立了以健康、参与、保障为重点的理念和对策架构,形成了积极老龄化理论 (Kalache et al.,2003)。该理论中健康是指老人的躯体和精神等多方面都处于较健 康的水平,这时老人的生活品质较高,病痛的折磨与受伤风险较低;而参与则是指 老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通过实际行动和各种方法努力融入社区生活,建设自身 与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向老年人提供生活所必需的保障措施(邬沧萍 等, 2018)。其主要目标是实现“老有所乐”,健康、参与、保障的真正意义在于提高老年 人的生活与心理质量,保持老年人积极的状态(Walker,2002;李宏洁 等,2022;Bowling,2008;苗元江 等,2013)。从微观来看,积极老龄化则是指老年群体出于对 身心健康的维持与美好生活的期待(刘玮,2021),通过多种的社会参与,发挥自身 的余热,实现自身的价值,树立积极乐观的“老年观”的过程(陈爱华,2020)。
关于积极老龄化的研究集中于影响因素上,如个体特征中的年龄、性别、政治 面貌、信仰、婚姻状况等(王艳婷 等,2016),家庭情况中的工作状况、收入、家庭结 构等都会对老人生活质量及态度产生影响(王阿妮 等,2019)。在老龄化深入发展背景下,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提升,生活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寿命不断延长, 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增强,越来越多空巢与独居的生活形式,使得更多老年人走出 门外,主动适应变化(刘轶锋,2022)。研究者们对老年群体的研究也逐渐多元化, 涉及社交媒体(邓香莲,2021)、休闲(翁李胜 等,2020)、社会网络(张君安 等,2019) 等主题,旅游也成为重要议题之一(饶华清,2011)。
1.2旅游与积极老龄化
老年群体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没有日常工作束缚,具有强烈的旅游休闲动 机。目前,关于旅游对老年人的积极效应,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大多数研究 者认为旅游对人们具有显著的幸福增进效应(于伟 等,2019)。一方面,旅游体验 使旅游者拥有更强的正向情绪(粟路军 等,2020),老年人通过离开惯常环境的约 束,充分进行休闲放松,缓解了负面情绪(周奇美 等,2018)。另一方面,老年人个 体可以在旅游空间展示出主动的、高频的、高强度的社交活动,并通过与其他人间 歇性的交流、异质环境的影响、独特的个人感受,以及自身的反思性建构而体会到 自我价值的提升(Ladkin et al.,2021)。杨振之等(2022)发现,旅游活动对老年群体 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方面的疗愈效果。黄鹂等(2021)提出,老年游客通过旅 游可以实现自我提升,维持社会地位。但也有研究者提出,旅游给老年人并不总带 来积极效应。侯平平等(2021)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旅游体验受到身心安全、旅游产 品和服务等多维结构制约;罗栋等(2021)从感官功能、认知、情感三维度正反两方 面论述了旅游对老年人幸福感的作用。
总的来说,现有研究主要从正反两面分析了旅游对积极老龄化或积极老龄化 某一方面的影响,但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刘维林 等,2022),有关旅游促进积极 老龄化的路径机制这类针对性研究成果更为缺乏。因此,本文旨在以“旅游如何提 高银发一族积极老龄化”这一问题为导向,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旅游对积极老龄化 的影响机理。理论上,通过模型的搭建厘清旅游与老年群体积极老龄化的关系,一 定程度上可以延伸现有研究成果。实践上,可以为政府与旅游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提高老年旅游产品与服务质量,为银发族谋福祉,促进社会和谐。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搜集
目前的积极老龄化研究中,大多数利用自编的调查问卷或者量表获取信息,但本 文旨在探讨旅游如何影响积极老龄化,作为特定情景中的且要挖掘过程特性的研究, 定量研究并不适用。在缺乏具体的理论框架时,可通过质性研究来生成理论(陈晓萍 等,2012)。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来实现对老年人旅游与积极老龄化信息的质性归纳 (吴大伟 等,2022)。参考Derhun等(2022)的研究思路,以及李宏洁等(2019)在中国 情境下所做的积极老龄化的访谈提纲,确定本文访谈的核心问题为:旅游对老年人健 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旅游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旅游对老年 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旅游对老年人价值实现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在访谈过程中,鼓励受访者对关键事件进行发散以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根据Wang等(2016)的研究,本研究选择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观测对象。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访谈,共访谈21人。其中线下访谈15人,来自昆 明(8人)、成都(2人)、兴义(5人)3个城市。线上访谈6人,来自上海(2人)、大连(1人)、 郑州(3人)。平均访谈时间为50分钟,通过转化录音得到访谈文本110729字,其中 92786字用来编码,17943字用来进行饱和度检验。受访者人口统计特征见表1。
2.2 编码策略
根据高静等(2014)的研究,为保证扎根理论编码结果的信效度,本文主要采用 以下资料分析策略:第一,成员各自编码。在访谈文本的概念、类属达成一致的前 提下,几位作者共同编码,各自负责访谈文本的标签化。第二,备忘录互查。为每 份访谈记录建立备忘录,相互查验编码和修改过程。第三,重复比较分析。针对出 现新的或难以归纳的概念和属性,以形成的概念和类属为基础,分析比较,进行不 断地修正与完善。
2.3 开放式编码
作为内容文本范畴化的首要步骤,开放性编码是一个逐步概念化和范畴化的 过程。具体来说,研究者对获得的文本资料进行字、词、句的整理和分析,反复比较得到有效信息文本,并进行贴标签式的编码,最终产生概念和范畴。操作过程中, 尽可能使用访谈原文,以减少主观偏见。经开放式编码,本文共得到范畴 21 个。摘取部分能代表范畴的描述性文本21条(见表2)。
2.4 主轴编码
通过前面的开放式编码,本文获得了21个范畴,但这些范畴相对独立,彼此间 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需要进一步编码。主轴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形成的范畴之 间发掘与建立起联系的过程。主轴编码最终形成若干主范畴,可以更好地描述范 畴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中,21个范畴最终被整合成9个主范畴(见表3)。
2.5 选择编码
选择编码是从前述范畴中,挖掘出更为核心的范畴的过程。具体来说,即选取 一个或多个具有高概括性和关联性的核心概念来统筹其他概念,以此建立概念架 构。本文对21个范畴和9个主范畴逐个进行解析,在与相关研究成果对比分析的 基础上,明晰故事线,并对主范畴、范畴进行阐释,进而抽象提炼出核心范畴,最终 得到4个核心范畴(见表4)。围绕核心范畴的故事线可以总结为:旅游过程中银发 群体通过身心健康范畴、社会资本范畴、幸福感范畴和自我实现范畴促进积极老龄 化。如A17表示:“我在旅游过程中不仅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看到了这么多美景, 认识了新朋友,还发现了生活里很多美好的事情,放飞了自我,所以对我这个年龄 的人来说,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开心和快乐。”
2.6 饱和度检验
基于扎根理论的标准程序,为保证所探索的概念模型具备良好的效度,需进行饱 和度检验。几位作者分别对预留的近两万字的访谈信息进行编码检验,并进行交叉 检查,未发现新的现象、概念和范畴。因此,本文所构建的概念模型通过饱和度检验。
研究发现
3.1 旅游-积极老龄化概念模型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并利用前述三重编码分析,围绕着核心范畴、主范畴 和所有范畴之间所形成的立体网络关系,可得到一个初步的旅游-积极老龄化概念 模型(见图1)。
身心健康核心范畴由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个主范畴组成,主要指老年人的身体与精神健康状态。Urbonavicius 等(2017)指出老年个体同样有着活动的能力 与愿望,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对健康的追求是老年人出游的主要动机的之 一。老年个体在出游时可以削弱脱离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孤独感与无力感,从而降 低患上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孔旭红,2017)。
社会资本核心范畴由社会参与、社会联结和社会网络3个主范畴组成,主要指 通过旅游过程中的自然景观观赏与人文活动体验,与目的地居民、家人、朋友、同行 者、陌生人等产生互动而建立起的社会关系。Ryu等(2015)研究发现,旅游为旅游 者构建和稳固社会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继而帮助老年人重新建立起对自己 的认可,保持对待生活的正能量。
幸福感核心范畴由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主范畴组成,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 整体认知与评价(Diener et al.,1995),其中积极情绪占据主导,消极情绪占少数,主 要表现为愉悦、欢快的情绪感受。旅游可显著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罗栋 等,2021), 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在成功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理论基础之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ompare et al.,2014)。
自我实现核心范畴由自我接纳和自我发展两个范畴组成,主要指老年人通过 旅游可以更好地自我认识与评价,以接纳自我,并且通过获取新知识、提升技能,自 我得到新的发展。旅游被认为是最好的教育形式之一,可为游客提供学习机会,不 仅影响游客对世界的看法,甚至还能够促进游客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Li et al., 2020)。研究发现,老年人在寓教于乐的旅游学习方式中,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 操,还丰富了人生阅历(李志伟,2022)。
3.2 旅游-积极老龄化作用机理
根据扎根编码结果与访谈描述,对旅游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内在作用机理进行 阐释,发现旅游促进积极老龄化过程中的4个核心范畴可分别作用于积极老龄化, 也可交叉影响积极老龄化,并遵循旅游→社会资本→身心健康→自我实现→幸福 感→积极老龄化这一作用机理(见图2)。
在积极老龄化理论中,健康是基础,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在旅游过程 中,通过自然、人文的疗愈,老年人的体魄得以强健,精神状态得以提升。在积极老 龄化理论中,参与是过程和纽带。旅游过程中,社会参与为老年人提供了丰富的人 文体验与自然景观观赏体验,老年人还通过与目的地居民、同行者甚至是陌生人的积极互动建立起社会联结,拓展了社交圈,建立并发展起了亲密的情感关系,形成 了更具规模与更加密切的社会网络。积极老龄化理论中的“保障”旨在确保老年人 生活所必需的供给,以及提升老年人的能力与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继续创造人 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学习知识,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与实操能力 得以提升,加之旅游过程中与旅游后得到的他人评价和实现的自我接纳,老年人产 生了发展的积极性,实现了老龄化的最佳状态。Gaelle(2017)的研究也证实,旅游 培育了老年人对生命的积极性。
在旅游→社会资本→身心健康→自我实现→幸福感→积极老龄化这一作用机 理中,社会资本是伴随着老年旅游活动变化发展的,旅游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持 固有的社会关系、拓展新的社会关系网,形成新的关系纽带。老年人社会资本的提 升不仅可以消减老年人因缺少社会支持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而且可以缓冲负面事 件带来的影响,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加之旅游活动参与过程中,老年人身 体素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提升。因此,在社会资本的推动和身心健康的加持下, 旅游过程中,老年人可以对自我及生命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更加积极地认识自 我,获取自身价值感,接纳自我;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能动性,转变原来消极老 龄化的“无能”,增强并发挥自身技能,实现自我赋能(吴悦芳 等,2022),进而推进 自我实现。在老年游客中,显示出较高水平的自我接纳者输出了更多的正向情绪, 对未来有更美好的希望,在旅游过程中展现出更多的喜悦与兴趣。同时,积极自我 发展的老年游客也展现出更高的自信心与自我价值肯定。老年旅游者通过自我接 纳与自我发展实现自身幸福感增益。而幸福感既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表征之一, 也是积极老龄化的目标之一,在促进积极老龄化的过程中发挥着持续性的作用。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积极老龄化时代,老年群体的生活及精神质量成为老龄化研究的重要议题(傅 沂 等,2021)。本文基于扎根理论,从微观角度探索了老年人旅游的积极老龄化功 能,以及旅游对积极老龄化的影响机理,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得出 21个范畴、9个主范畴和 4个核心范畴,旅 游通过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参与、社会联结、社会网络、自我接纳、自我发展、 满意度、情感体验等要素促进银发群体迈向积极老龄化。
(2)初步构建出旅游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模型,基于积极老龄化理论框架 和访谈描述发现,在旅游情境中,社会资本、身心健康、自我实现、幸福感可直接促 进积极老龄化,共同作用时遵循旅游→社会资本→身心健康→自我实现→幸福 感→积极老龄化这一作用机理。
4.2 管理启示
为了更好地通过旅游活动促进积极老龄化,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应积极推进老年旅游提质升级,大力促进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 展,激发老年旅游市场潜力。建立健全老年社会福利体系,出台系列老年旅游优惠政策,适时发放老年旅游补贴,给予老年团体一定的优惠。加快推进乡村地区旅 游、健康、养老产品适老化改造与开发,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银发群体服务体系。加强东中西地区联动,完善交通网络的通达性,让老人享受更丰富的旅游体验。利 用主流媒体平台、公共营销渠道宣传老年健康旅游,引导老年群体建立新型旅游养 老观念,持续拓展老年旅游休闲消费,提升老年群体福祉。
旅游企业应对老年人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在旅游发展中发扬中国传统孝道 文化。老年旅游者的需求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系统,不能再用传统认知的老年人需 求,即“最便宜的产品”来描述。由于老年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差异化,企业需要推出 更为个性化的营销,并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适老化的旅游服务,在食、住、行等多 个环节进行特别设计。同时,旅游企业应关注低收入、空巢群体的旅游需求,提升 银发族的生活质量及相对公平感。
4.3 不足与展望
本文对旅游如何影响银发群体积极老龄化的探索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老年旅游 与积极老龄化的研究体系,但仍存在以下局限:第一,本文只选取了参与旅游的老 年群体的信息,未来可结合未参与旅游的老人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第二,本文通 过扎根理论,对旅游如何促进积极老龄化这一问题进行了开放性探索,但未与经典 理论相结合进行演绎分析,后续可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进行深化研究, 以更好地完善旅游促进积极老龄化的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阅读
-
谈到Win10的特色功能,不得不提其桌面任务栏右下角的资讯热点显示。这一功能设计巧妙,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资讯获取方式。当您点击这个小窗口时,不仅可...
-
很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在风湿科看病的时候,都会发现有很多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生物制剂,它们高效、“低毒”,在难治性病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有时候SLE患者也......
-
突发!金融大瓜,昔日“顶流”蔡嵩松受贿案开庭!,李斌,顶流,蔡嵩松,受贿案,刘强东,周鸿祎...
-
普及金融知识 提升金融素养 共创美好生活...
-
突发!金融大瓜,昔日“顶流”蔡嵩松受贿案开庭!,李斌,顶流,蔡嵩松,受贿案,刘强东,周鸿祎...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
性生活时间短,跟男人的“小弟弟”有什么关系?性生活中几分钟的前戏
过度手淫是否会 影响性生活?几乎所有的男性都有“手动”的习惯,适度进行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反而能释放性压抑。...
-
初一语文知识点关联词总结-①并列句。...
-
求:电视剧《人生几度秋凉》中提到的宋朝《江湖异闻录》全文两个可能……1、有些古籍就拿宋朝来说、距今已有将近千年了……有些古籍只有大型图书馆《新华书店》或大中院校等保存!...
-
OpenAI高管向大公司推销ChatGPT Enterprise
通用人工智能(AGI)领域又公布了一系列重磅消息。4月12日消息,红杉资本(Sequoia)日前发布2024年该机构评选出的全球前50家 AI 公司...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