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文章:创新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制造并非必须有工厂。”成立5年,小米公司便卖出1.5亿部手机,智能可穿戴产品跻身全球市场前三。小米靠的是什么?正是商业模式的种种创新:开发设计环节,消费者、供应商可通过论坛、微博、微信、QQ等方式参与;制造环节,寻求全球分工合作,迅速将用户线上线下反映的需求在产品上体现;销售环节,以电商直销为主,去除中间渠道,大幅降低营销费用。模式创新,让企业觅得赶超的捷径,打开一片灿烂晴空。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在创新驱动的竞赛中,中国正在跑出加速度。
创新驱动助力调结构——创新支撑中国经济有效应对下行压力、保持“中高速”;助力中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迈向“中高端”
2015年11月2日,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内,C919大型客机正式总装下线。这个历经7年自主研发的新型商用大飞机,既圆了中国人自己制造大飞机的夙愿,也为中国航空工业乃至整个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开启了崭新的未来。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大江南北落地生根,为经济稳中求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动力。
创新驱动,支撑中国经济有效应对下行压力,保持“中高速”——
前不久,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陷入低迷,中船重工却接连签下两艘2万箱集装箱船大单、6艘30万吨新型环保绿色原油船等大单。“技术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总经理孙波看得透彻,越是日子不太好过,技术优势就越有市场价值,创新驱动就越需要强化。
创新,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不二法宝,也是新常态下“稳增长”的宝贵财富。2015年前11个月,轻工、纺织等消费品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33%。这背后,最重要的支撑就是创新:2014年,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获得专利数是2010年的3.4倍;家电行业10家主要上市公司获专利授权3.8万件,发明专利增长超过8%。
创新驱动,助力中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迈向“中高端”——
依托创新,传统产业告别“傻大黑粗”,焕发青春活力。
“每一台数控机床都能远程监测!”在沈阳机床集团,工作人员轻点手机,屏幕上便显示出一张用户分布图,再点击其中一家用户的数控机床,显示“加工中,已工作96小时”。“互联网+”,让传统数控机床变身“智能机床”,企业从单纯的卖产品走向卖研发、卖服务,利润率更高。
“互联网+汽车”“互联网+装备制造”……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互联网+”让传统制造业更加智能更加绿色,向着价值链高端努力攀登。201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投资9.6万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3.9万亿元,占比达40.9%,同比增长12.8%,比工业投资增幅高出3.6个百分点。向创新要效益,“绝版货”取代了“大路货”、成套总包取代了单机制造,“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依托创新,新兴产业“弯道超车”,勇立时代潮头。
车间内,机器人来回穿梭不停;从取货、搬运、装配零部件,再到喷涂、烘干、检测、成品入库,诸多环节全部由机器人完成……在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数字化无人工厂已成为现实,年产能达5000台,生产效率比人工操作提高5到10倍。机器人,被誉作“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如今,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不单是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创新鼓点密集敲响,合奏出中国经济最强音。3年多来,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让制造业的“高精尖”色彩越发凸显。华为、联想、中兴、阿里巴巴等一大批企业步入全球高技术行业领先者行列。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推动中国企业扬帆出海,竞相“走出去”——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北斗导航向全球拓展……一个个响亮的中国品牌,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见证,也成为国际市场上闪光的“中国名片”。
从“跟跑者”到“并行者”,再到“领跑者”,创新驱动的火车头正牵引着中国号列车全速前进。
创新驱动激发新活力——改革与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培育创新沃土,让创新活力迸发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就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与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培育创新沃土,让创新活力喷涌。《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有关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日臻完善,围绕体制机制的改革举措蹄疾步稳。
——打掉“拦路虎”,为创新创业开辟大道通途。
“证明不开了”“费用少交了”“‘衙门’好跑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针对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一方面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国务院部门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37项,工商登记中85%的前置审批改为后置;一方面全面清理涉企收费,每年约可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近千亿元。
有了更加公平、透明、良好的市场环境,创新创业活力充分释放:2015年前11个月,全国新登记企业保持19%的快速增长,平均每天诞生1.17万户新企业。
——铺设“快车道”,让创新因子充分活跃起来。
“沉睡”的科研设备“醒”过来了。
过去,高校院所购置的大量科研仪器设备在高墙内“睡大觉”,研发需求旺盛的企业却无法共享。2014年10月,《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发布。此后,开放共享好的单位,奖!反之,罚!机制畅通了,设备利用更高效,创新活动也更给力。
“原地踏步”的研发成果“转”起来了。
一边是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束之高阁,一边是企业苦苦寻觅新技术。打破成果转化的“玻璃墙”,惟有改革“利斧”。2015年8月修改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了科研机构、高校的科技成果处置权,“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南京九条”“成都十条”……各地纷纷“开闸”,让一批“锁在柜子里”的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天女散花”的科研资金“统”起来了。
曾经,每年近百项、涉及上千亿元资金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分别由各部门掌握安排,科研人员只好“四处烧香”、多头申报。2014年9月,中央深改组第五次会议审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决定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进行优化整合。从此,“钱袋子”交给专业机构打理,资金用在了刀刃上。
——护航“追梦人”,让每个有创新意愿的人都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不到5年时间,靠着2000万元资本金,实现销售收入超3.5亿元,北京理工雷科电子公司迅速“蹿红”的背后,是股权激励的“魔力”发挥了功效:6名核心科技人员拿到180万元股权之后,创新积极性立马被调动起来,先后开发出北斗卫星导航基带芯片等7项新产品。
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股权激励、实行成果转化奖励、破除人才流动制度障碍……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改革指向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努力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良好环境。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
以梦为马,创新路上,中国大步向前!
相关阅读
-
为何有些女性,在过夫妻生活时,会突然地哭泣?温柔的男人要了解
在夫妻之间的亲密时光里,有时会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场景。尤其是当女性在某些时刻突然泪眼婆娑时,很多温柔的男人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措。这究竟是怎么...
-
脂质纳米颗粒(LNP)作为COVID-19 mRNA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保护mRNA组分及将mRNA转运到细胞发挥着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正在超越传统的生物制药...
-
举世瞩目的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历时多年,日前终于正式开通运行,为全球业户提供一系列服务,从此无论你身在何处,都会接收到北斗为你提供的“精确制导”。链科技小编了解到...
-
【喜报·航天】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收官GEO星发射成功!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6月23日9时43分04秒200毫秒,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
-
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最好的方法!当孩子表达不想上学的情绪时,很多家长会感到困惑和无措。他们可能会问自己:“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去学校?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记者温飞)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
-
【喜报·航天】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收官GEO星发射成功!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6月23日9时43分04秒200毫秒,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谢敏敏《安永2017年金融科技采纳率指数》调查报告近期发布。报告指出,全球金融科技采纳率的均值是33%。相较于2015年的调查,采纳率仅在18个月内就增长了......
-
1.天问一号(深空探测,火星探测)我国拉开了向更遥远的深空探测的序幕,迈出了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第一步。我国通过一次发射,将实现“绕、着、巡”三大任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
-
全球应用指南.ppt,速达全局应用 操作指导 速达全国客户中心 2010-12 内容提要 (1)速达Seas系列软件支持数据实时同步管理,有效实现了不同办公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应......
-
中国人对数码化持开放态度,相比西方国家,他们对“网上保安”及“个人资料提供”有较少顾虑。...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