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江西:尽快规建国家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

江西:尽快规建国家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

时间:2024-04-07 17:53:13 作者:
摘要:江西:尽快规建国家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我省已经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的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明确了主要目标,即到2020年底

生物安全三级_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_三级生物安全柜的性能特点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石鹏

7月17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为全力保障全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我省已经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的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明确了主要目标,即到2020年底,全省“统一领导、权责匹配、权威高效”的公共卫生大应急管理格局初步形成;到2022年底,公共卫生大应急管理格局日趋完善,上下联动、医防协同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基本建立。

●提高省级疾控中心“一锤定音”能力

《方案》要求,要加快推进各地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织密织牢城乡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网络,完善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决策、处置、评价的全链条管理,压实部门、属地、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

推动修订《江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完善社区和镇、村疫情防控体系,建立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做到疫情防控无死角,全省范围内各类疫情早发现早处置。推动省级疾控中心菌毒种库、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建设,提高省级疾控中心传染病检测“一锤定音”能力和突发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能力;推动有条件的设区市建设P2实验室,统筹满足区域内快速检测需要。

●建设省级公共卫生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依托优质省级综合医院建立公共卫生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构建以省会城市南昌为中心,各设区市为枢纽的传染病救治网络。

充分考虑大南昌都市圈、赣州打造省域副中心发展等布局要求,依托南大一附院、南大二附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所医院,建设省级公共卫生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实现在重大疫情发生时快速反应,有效提升危重症患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支持省人民医院、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等省属重点医院开展传染病诊疗设施改造,提升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推动省级传染病专科医院(省胸科医院)异址新建;以设区市为枢纽,每个设区市选择1~2家具有综合救治能力的医院,建立独立规范的传染病区,对辖区内突发传染病,能有效组织多学科联合救治,鼓励有条件设区市建设区域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各县(市、区)应明确1家发热门诊定点医院。

●尽快规建国家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

集中南昌大学所属医学院、南大一附院、南大二附院、省中医院、省肿瘤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儿童医院等优势科研力量,组建南昌大学公共卫生与大健康研究院。支持南昌大学医学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建设。将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转设为省属公办综合医药类本科院校(江西健康医学院),积极开展公共卫生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

通过3~5年的建设,在南大一附院、南大二附院、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中医院、省儿童医院、省眼科医院等附属医院,选择优势学科打造5~7个国内领先的疑难杂症医疗技术高地和重症诊治高地,建设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力争把南大一附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医院。着力提升高层次科技创新能力,启动生物安全重大科技计划,尽快规划建设国家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

●突发疫情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

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应急响应机制,充分发挥医保基本保障、财政兜底保障的作用。在突发重大疫情等紧急情况时,医保、财政等部门及时出台免费救治政策,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把患者诊疗救治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并预付部分资金,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

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减轻困难群众就医就诊后顾之忧。完善灾时医疗应急采购机制。建立直接挂网和网下应急采购机制,对应急药品、医用耗材实行直接挂网采购,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网下应急采购途径,紧急情况下不受网下采购金额比例限制。

此外,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中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作用。改善中医药疫情防控救治基础条件,提升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