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
【鱼堂主爱思考】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堂主锦囊:类比的背后是抽象思维,真正的精英才掌握的能力
你好,我是鱼堂主。
你有没有算过自己,花过多少钱买课了?
你用这些课学到了多少知识,自己能用的又有哪里?
大家都是朋友,答案就不用说出来了,哈哈一笑,天气真好。。。
最近一个朋友花了2万,上了2天一夜线下课。回来讲起来的时候,眉飞色舞说自己听到了多少新概念,以前不懂的现在豁然开朗起来。
10大商业招式,6大创业秘籍,打通你的商业帝国等等。
这样的推广文案,你应该听过不少。
一个月以后在次很朋友见面,问他学之后使用了几个方法。
朋友哭丧着脸说:“听的时候都明白,怎么自己用就不会下手了”。
钱花了,笔记了,听懂了,学会了,回来遇到真实问题不会用,换个条件因素不能解答。
这不是朋友个人遇到的问题,现在号称信息时代,吹捧信息是最有价值的信仰中。
我们唯恐自己错过,更加饥渴的去追求知识信息之中。
于是市场上,为了满足这些饥渴,不断的创造课程贩卖,从而减缓大家的焦虑。
在不能控制自己买课的情况下,如何把课程内容榨干学完。
Q1,为什么听的时候都懂,知道方法不代表真的有用。
开始接触知识付费的时候,也是疯狂的买课。
总共买了2万多吧,真正打开过的很少,认真学习过并且使用的就更少了。
这个感觉有点像减肥,自己想减肥又不行辛苦运动,就把心思放在了减肥药上面。
市面上这个产品疗效好,哪个产品见效快,还有的产品无副作用,自己买了一个又一个还是跟以前一样。
购买只是满足了心理需求,并非真的是为了学习知识。
有些真的明白自己需要学习,在没有入门的时候,买一些基本课程,可以帮助自己找到领域的框架。
明白里面的知识结构,在入门的时候确实比自己瞎学要快,但也仅限于入门这个阶段。
后期想自己真的学会,只能通过不断的使用,坚持行动积累。
举个例子,很直观的看清这个问题了。
问题:怎么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方法:1,找到定位领域,2,找个平台经营自己,3,坚持输出内容,4,通过内容表达自己理念。
问题:怎么学会骑自行车?
方法:1,掌握自己平衡,2,控制车子平衡,3,踩的时候不要看脚蹬
问题;怎么写出好文章?
方法;1,多看书,2,多写作,3,多看好文章
你看完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说的都是对的,方法确实就这些了。
在你之前不了解这些的时候,看到会觉得有用,问题就出现在之后呢?
当大家都已经知道方法了,真正需要去行动,去践行这些方法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真的能坚持。
如果你真的能坚持,那你哪里还需要学那么多课程啊!
说一句“多积累”简单,真的天天看书、写作行动很难。
Q2,比听懂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抽象”的能力
上次听一个写作课,里面讲如何写好金句?
方法:颠覆常识,启发新知。
一般别提炼成课程的方法,基本上都是精炼过的内容,适用范围也很广。然后课程里,在讲几个已经准备好的案例,听方法结合案例,简直醍醐灌顶。
这些有一个地方要让大家清醒一点,写的金句也有灵感运气成分,心理学叫“鲜活案例”。就是这个案例,本身就是为了让你更清楚的理解。
但是回到自己写的时候,换到具体场景,学到的和下笔之间有一个鸿沟。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抽象”能力,知识本身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
你想用这个方法,解决其他问题的时候,因素条件已经变化,硬套已经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的是把之前的解决方法,抽象出几个适用范围更广的经验。
人类理解习惯具象,不习惯抽象概念。
因为它不符合人的直觉,具象就是有具体的事物形象。比如,桌子、书、电脑等等,说起来马上有一个形象应对。
一说起抽象,大脑好像打结一样。比如:万有引力,生物进化,杠杆原理等等,他们是众多具象事物,共同特征抽象描述。
虽然我们不习惯抽象理解,因为抽象覆盖范围广,应用场景更多,所以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方式。
说几个案例就知道抽象,在生活中和我们关联有多深。
比如:“水果”人人都知道明白。但你能真的找到水果这个东西吗?
没有人找到水果,但可以找到苹果、西瓜、葡萄等具体的水果,但水果这个果是不存的。
所以水果就是我们抽象概念,用这个抽象概念,让我们可以概括更大范围。
比如:著名的“白马非马”,世间没有马,只有白马、黑马、黄马,唯独没有马的存在。
你可以仔细想想,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马就是抽象的概念,可以代指所有颜色的马,但马本身不存在。
抽象是超越真实世界的思维方式,它可以让你有更高的视角,认识到事情的本质。
花这么多篇幅讲,就是说明学习的知识。被创造出来的时候,也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
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我们只有找到解决思路的本质,才能在其他地方得到使用。
超越具体的知识,才能在更多地方产生作用。
Q3,学以致用的重点,是类比的能力
读书不会用,等于白读。
类比的来源是抽象,抽象出一个知识,在别地方适用,这个过程就是类比思维。
桌子上放一个苹果,再放一个苹果,就有两个苹果在那里。
这个时候可以抽象出一个2个苹果,这个概念简化之后就是数字2。
拿抽象的2可以用的地方就很多了,可以说2个梨,2把椅子等等。这个就是把2个苹果这个概念,抽象成数字2之后的使用方法。
类比需要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在使用共同点发现新事物。
这个过程就是知识使用迁移,只有让知识迁移才算真的学会。
类比的重点:抓住本质,忽略细节。
比如:之前我写多元思维,这个被使用在很多地方。它本身只是一个概念,在哪里都可以类比使用。
在理财领域类比,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在生活工作类比,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B方案。
甚至在我爷爷种地都可以类比,不要只种一种农作物。
他们的原理就是,多元化,不要单一。抓住了这个本质,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这个知识。
类比可以让我们举一反三,类比可以启发我们创造新事物。类比可以让我们审视自己和别人的原则,类比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各方分歧所在。
类比可以帮助交流思想,类比的背后是高级的抽象思维。
Q4,如何把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
听到和融合的过程,知识谁都有,因为是经验总结的产物。
知识不神奇,你发现太阳从东边出来,第二天还是从东边升起,经过几次验证,你确定了东升西落的规律。
这个规律可以重复验证,那太阳东方升起就可以变成知识。
读书学习也是一样,本质就是吸收外面知识的过程。但不要忘记我们本身已经有的经验,这些也是指导我们行动的知识。
经验在行动习惯中产生,学习新的知识,如果直接替换掉是很困难的过程。
比如:在国内大家都靠右走,去英属国家,就是靠左走。
这个规则只要有人说,一听就懂。但是在行动过程中,还是会受习惯影响,不自觉靠右走。
学到的知识想使用,就要抽象出一个概念,用这个概念类比你熟悉的事物。
比如:一个人的认知格局是如何升级变化的?
认知是抽象概念,它泛指人对世界的理解。
这样讲,理解起来还是很抽象,只能把抽象概念类比到生活具体场景,才有助于我们理解。
类比:人的认识格局更新迭代,就如何让自己不淋雨的过程,开始的时候打伞,这个伞所覆盖的地方就是你的格局。
在学到更多知识信息,这把伞变成了雨亭,格局在认知中扩大到亭子这么大。
慢慢过程认知继续变大,成为了草房、平方、高楼。我们的格局也会随着变高变大。
这个就是类比过程,把抽象知识和生活具象场景结合。
有画面,有实物,更方便理解。
学到一个新知识,马上在自己的理解范围,找一个对照品,和自己能理解的东西融合。
这个时候知识就不仅是知道,而是变成了我可以用的地方。
学习过程把自己想象成一面墙,知识就是砖块,有新的就换掉一块,跟自己融合到一起。
应用过程使用好,“抽象”和“类比”,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用一个概念去发现新的的事物。
这个过程就是让知识可以迁移,抓住本质,忽略细节。
事情不可能重复,但有相同规律。
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到本质,使用共同的规律才能真正内化知识。
类比的背后是抽象思维,学习高手才掌握的能力。
祝你成为举一反三的高阶学习者。
我是鱼堂主,每天带你深度思考者,专注思维分析,自我提升方法论。
相关阅读
-
既然是叫“黑魔法防御”,自然这门课最主要教授的就是保护咒。在《死亡圣器》的时候,哈利三人踏上了寻找魂器的道路,为了防止在休息时遭到食死徒的突袭,...
-
机器学习中的因果关系: 从常见的统计学谬误 —— 辛普森悖论讲起
在导师推荐下,最近学了机器学习因果分析相关的知识,简直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啊~关于机器学习中的因果关系...
-
《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是1997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培生教育出版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出版的一套英语教材。20多年来...
-
清理呼吸道低效或无效与患者昏迷,无法自主咳嗽排痰有关1、设专人护理。2、对有人工气道者,及时湿化气道吸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3、每2小时翻身排背一次...
-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写通过生物医学工程导论课的学习及自己的了解对生物医学工程的认识,文章主要内容: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生物医学的概述及学科特点,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机器学习中的因果关系: 从常见的统计学谬误 —— 辛普森悖论讲起
在导师推荐下,最近学了机器学习因果分析相关的知识,简直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啊~关于机器学习中的因果关系...
-
《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是1997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培生教育出版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出版的一套英语教材。20多年来...
-
清理呼吸道低效或无效与患者昏迷,无法自主咳嗽排痰有关1、设专人护理。2、对有人工气道者,及时湿化气道吸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3、每2小时翻身排背一次...
-
关于自学1.自学与上课的区别上课听讲复习考试的模式就像是老师在两个点之间划了一条线,以考试为动力的学习就是在比赛谁走的最直,就能获得高分。这种学习模式下...
-
对于父母来说,究其一生都在为孩子的事情奔波忙碌。在孩子上学的时候父母就奔波在各大校园进行考察,等孩子长大后父母又开始担心孩子的工作婚姻问题。...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