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和生活死磕的人,被我们误读太久了
1951年,最后一次横跨美国的旅行结束后,杰克·凯鲁亚克回到公寓,把自己关了3个星期,在一卷30米长的卷筒纸上,日以继夜、挥汗如雨地敲出了《在路上》。
那时候的他一定想象不到,自己的这20多万字,会变成燎原的星火、理想的号角,在未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甚至重新定义一个时代。
18岁的鲍勃·迪伦读了《在路上》后,背起破旧的吉他箱,离开了家乡,只身去到纽约,开启他的滚石人生,他说,《在路上》就像是他的“圣经”,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虽然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着各自的迷惘和失意,但每个人都怀抱着同一个远方,对逃离、激情、自我的追逐和向往,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野性。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凯鲁亚克的这些话就像是一条条不可撤回的讯息,启发着无数年轻人想要循着他的足迹,去冒险,去上路。
在凯鲁亚克100周年诞辰之际,我们纪念凯鲁亚克,也是纪念他“在路上”的精神。
“
他定义了“垮掉的一代”
1940年代的纽约,20多岁的凯鲁亚克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作家和诗人,他们每天晚上,在格林威治村的小咖啡馆,踩着拖鞋,谈天说地,直至天亮。
这群年轻人思想疯狂怪诞,生活方式放浪不羁,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和东方禅宗的影响下,追求无拘无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曾多次结伴搭车,横越广袤美洲大陆。
凯鲁亚克和他的“垮掉派”朋友们
在一次和朋友的聊天中,凯鲁亚克突然灵光一闪,蹦出了“垮掉的一代”。他觉得用这个词来形容他们这样一群生活在地下、和主流社会格格不入的人,是再合适不过了。
接着,他又把自己和这群“垮掉”的朋友们写进了《在路上》。在书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垮掉的一代”的生活是如何“燃烧,燃烧”:
几个蔑视传统的年轻男女结伴,在66号公路上搭车或开车,穿过荒漠、原野、树林,横越美国大陆,最后到达墨西哥。他们一路歌唱、狂喝滥饮、听爵士、谈禅宗、找零活、找女友,在铁皮车顶的余温里睡下,又在廉价旅馆吱嘎作响的床上醒来。他们身无分文,却又心痒难耐,从一个地方辗转另一个地方,绝不在一个地方长久驻留。
《在路上》
比起当时那些被消费所裹挟,同时又生活得庸俗乏味的体面中产阶级,这群漫游在美洲大陆的“疯子”是那么的自由、欢腾而热烈,仿佛他们才是真正地活着。
一如书中那句名言: “真正的人都是疯疯癫癫的,他们热爱生活,爱聊天,不露锋芒,希望拥有一切,他们从不疲倦,从不渴求或者谈论平庸的东西,他们像罗马焰火筒那样在夜空中燃烧、喷发灿烂的火焰。”
电影《在路上》
这群“垮掉的一代”的行为看起来癫狂、颓废、不务正业,实则他们是果敢的行动者——大胆地逃离当时信仰缺失、价值虚无的社会,用在路上的方式,寻找自由、自我、理想和信仰。
霍尔姆斯在《这就是“垮掉的一代”》中就写道: “关注信仰的失落是‘迷惘的一代’的特征,对于信仰的渴求才是‘垮掉的一代’的特征。”
“
他颠覆了无数人的生活
1957年,《在路上》出版。如同一团星火,点燃了整个时代。
《纽约时报》说 “该书的出版就是一个历史事件。”《村声》更是把这本书称为 “向当时难以捉摸的反叛精神发出的战斗号召。”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书中的这句话道出了沉闷时代里无数异化、不安、不满的年轻人共通的心声,鼓舞着他们去尝试、去折腾、去闯荡,去上路寻找信仰和力量。同为垮掉派作家的威廉·巴勒斯就说: “《在路上》出版后,美国售出了亿万条牛仔裤和百万台咖啡机,它促使无数青年人踏上了漫游之路。”
凯鲁亚克和威廉·巴勒斯(著有《裸体午餐》)
当时的美国青年把《在路上》奉为“圣经”,纷纷自称披头族、垮掉派,追随“垮掉”的精神,过起了“垮掉”的生活,以此公然反抗主流价值观,表现自我。
而到了60年代中期,又有一群人将“垮掉的一代”的反叛进一步发扬光大,他们自称 嬉皮士,聚众抗议、举办摇滚演出、聆听诗歌朗诵,头戴鲜花,喊出了著名的反战标语“Make love, Not war”。
嬉皮士
《在路上》也影响了摇滚乐。约翰·列侬是凯鲁亚克的粉丝,披头士乐队的名字(The Beatles)就来源于“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大卫·鲍伊说这本书让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可以去做任何原本以为无法去做的事;鲍勃·迪伦也汲取了“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养分,凯鲁亚克式的“在路上”始终是他的人生常态……
鲍勃·迪伦与金斯堡在凯鲁亚克墓前
此外,《在路上》也是几乎所有公路片的灵感来源,它让公路成为了永远年轻、探索自由的象征——失落、孤独的主人公们驾驶着汽车或摩托,怀着破碎的梦,疾驰在穷乡僻壤,循着凯鲁亚克的足迹,踏上追寻自我和人生意义的旅途。
1969年的著名公路片《逍遥骑士》
虽然大家“垮掉”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但“在路上”的精神,深深地镌刻进了一代年轻人的基因里,开启并塑造了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流行文化。
“
他不想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当凯鲁亚克写下《在路上》的时候,他估计没有料到自己会成为一代人的“精神教主”。而在凯鲁亚克被逐渐偶像化的过程中,真正的凯鲁亚克似乎也变得模糊起来。
事实上,在“垮掉的一代”势头旺盛的时期,偶像光环给凯鲁亚克带来的不是享受,而是无法摆脱的痛苦。
垮掉派诗人艾伦·金斯堡,著有《嚎叫》
无论凯鲁亚克去哪儿,都有源源不断的记者跟在他的身后,询问他对“垮掉”一词的解释,并竭力地塑造他“垮掉”的人设。
尽管凯鲁亚克一再解释: “其实我并不‘垮’,我只是个古怪、孤独、疯狂的天主教神秘主义者”。但媒体对此置若罔闻,他们只希望看到他们想要看到的凯鲁亚克,并不关心真正的凯鲁亚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了不让文思受阻,写《在路上》的时候,凯鲁亚克把打字纸粘在一起,成了一个30米长的卷筒纸
在接受了四五次采访后,凯鲁亚克终于不堪重负,他像个吓坏的孩子一样躲在床上,声称自己患了重病。凯鲁亚克的好友加里·史耐德说: “他从不想成为社会和文化运动的一部分,他只想是个作家。”
而在当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垮掉一代”的狂热行为上,根本没有人在意凯鲁亚克作品的文学性、写《在路上》花了多少时间,或者他身为作家打算做什么。
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包括艾伦·金斯堡在内的很多“垮掉派”文人仍然非常活跃,但凯鲁亚克却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因为在他看来,“垮掉的一代”不应卷入任何和政治有关的运动,甚至他在去世前一年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都不愿再多谈一句“垮掉的一代”。
凯鲁亚克只活了47岁,他曾被奉为“垮掉派之王”,而在人生的最后十年,他又拼了命地想摆脱这种标签,从时代中退场。
理解一个文化现象比理解一个人要容易得多。也许真正的凯鲁亚克一直被时代的喧嚣所遮蔽,从来都未曾被世人真正地了解过。但不管怎样,凯鲁亚克给我们留下的影响和启发,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从未变味。
尼尔·卡萨迪(《在路上》中迪安的原型)和凯鲁亚克
凯鲁亚克所处的社会,其实和我们当下有共通之处:社会快速发展,消费主义盛行。我们身处一个看似物质充沛、选择过剩的年代,事实上,生活却并没有更开心,精神也并没有更充实。我们时常在心里问自己: 每天上班、吃饭、下班、吃饭,周而复始,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有所改变呢?人生的意义究竟又是什么呢?
或许凯鲁亚克也曾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而他最后选择了流浪,在一次次公路之旅中,和平庸对抗,和生活死磕。
当然,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凯鲁亚克那样说走就走的勇气,但凯鲁亚克也从不曾说过一个人若要追求自我、理想和信仰,就非流浪不可。
他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 任何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抵达终点的方式,走哪条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直面自我、直面生活。如果把对别处的狂想,交付给当下去完成,那么,所有的生活都将是真正的活着。
所以, “你的路是什么路,哥们儿?圣人的路,疯子的路,彩虹的路,孔雀鱼的路,随便什么路。”
杰克·凯鲁亚克作品推荐
《镇与城》
凯鲁亚克第一部重要的作品。“镇”指的是加洛韦,主角彼得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在这里,他通过橄榄球证明自己。“城”代表1940年代的纽约,早期“垮掉的一代”圈子。彼得从小镇走向城市,在成长的痛苦和困惑中,发现自己人生的方向:在路上。
《达摩流浪者》
凯鲁亚克人生哲学集大成之作,“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就出自这本书。故事讲述了两个年轻人对佛法或真理的激情探寻,他们的冒险集中在对禅的追求,这最终引导他们攀上内华达山脉,去体悟孤独之道。
《垮掉的一代》
凯鲁亚克的一部剧作。主人公巴克时时刻刻想抓住生活的实在享受,只追求当下,实则他的思想在绝对自由的躯体里得到升华,在美国战后的忧伤失望中,予以世人面对现实的勇气。这也是当时美国“垮掉一代”的典型特征。
《科迪的幻象》
这本书叙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凯鲁亚克与主人公科迪的旅行经历。全书的开头部分主要描写他们两人决定去旅行的缘由,我们可以了解《在路上》成书的缘起。中间部分重点写凯鲁亚克与科迪在旅途中的对话,他们观点的分歧、对抗的由来,而主人公科迪就是现实生活中尼尔·卡萨迪的原型。
《吉拉德的幻象》
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叙述了凯鲁亚克孩提时代的生活,尤其是描写与哥哥吉拉德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和对哥哥的尊敬、挚爱。后来哥哥因病去世给作家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永远抹不掉的阴影和伤感。
《大瑟尔》
本书是凯鲁亚克后期的半自传体小说。主人公杜洛兹是一位作家,是“垮掉的一代”所崇拜的偶像。他受邀去加利福利亚的海滨胜地大瑟尔度假,希望能亲近大自然并远离那些狂热的崇拜者。可事与愿违,他看到的大自然让他有压迫感,他甚至幻想海浪拍击堤岸的声音是对他种种罪恶的抨击。酗酒过度的杜洛兹在经历一番疯狂的风流韵事之后,精神几近崩溃,这也使他对垮掉派的理想落败进行痛苦的反思。
/ 往期回顾 /
比《教父》凶险,比《绝命毒师》传奇,这是真实巴西
一边发抖一边上头,看恐怖片时的纠结谁能懂?
母亲这个角色,的确不是神
132条大神私信,专治各种矫情!
/ 精选书单 /
五本书重返法国17世纪,看王权如何催生文学之花
打开11本“寻秦记”,看边陲部落如何成为超级大国
去人性深处探险,9本书走进诺奖作家J.M.库切
/ 近期新品 /
西西弗推石文化 《格林童话全集》
全国门店、线上微店正在热售中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相关阅读
-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的义务,其中可表现为支付抚养费。 但如果离婚协议中对此并没有约定,或是只约定支付至十八周岁,那么子女成年后就不能向父母主张抚养费...
-
《隐市奇闻录2》延续经典,开启古装版法医探案模式,上映获好评
志怪电影《隐市奇闻录2》于6月14日上映,延续第一部背景,隐市鬼医白青萝和捕快拾生继续在汴梁城解决奇案,揭示人心,神秘的“骨猴案”也将在今天大白于天下。早在《隐...
-
有人问我,搞艺术研究,能赚多少钱?唔…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首先我完全算不上艺术研究学者,心血来潮写艺术完全是因为兴趣,从我以为好玩的角度去讲些故事,并没有靠它赚钱。一类事物...
-
目标,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目标,他的人生也必将流于平庸,生命也将会失去全部意义,活着将毫无价值。记得有这样的一则故事:有一个年轻人...
-
《隐市奇闻录2》延续经典,开启古装版法医探案模式,上映获好评
志怪电影《隐市奇闻录2》于6月14日上映,延续第一部背景,隐市鬼医白青萝和捕快拾生继续在汴梁城解决奇案,揭示人心,神秘的“骨猴案”也将在今天大白于天下。早在《隐...
-
如何靠声音赚钱?敲敲敲这里!当你用听书平台听书消遣,打发时间时,已经有人在平台上录书赚钱,每月稿费不菲。今天分享一个人人都能操作的有声书配音副业赚钱方法,尤其是空闲时间较多...
-
【为什么要选购华为小精灵学习智慧屏】其实购买这款华为小精灵学习智慧屏,就是来填补辅导机构缺席后留下的“坑”。国家的想法是好的,减负为孩子和家长减少负担,不过现在的家长都有焦虑......
-
17任务吧是一家免费提供众多网上打字赚钱任务包括快递录入,图片录入,打字录入,发票录入,DP录入,优加录入,信用卡录入,ems录入等真实可靠的正规网上兼职平台。...
-
《隐市奇闻录》HD国语版正在免费播放中,播放器:优质播放|语言地区:国语大陆|状态:HD国语版,《隐市奇闻录》剧情: 影片以一座“没有人心,只有规矩”的人间隐市做背景...
-
不管你信不信,还是有很多人都期望通过网上打字赚钱,但他们基本上被网上兼职打字员这种招聘广告给骗了。那到底有没有方法可以在网上打字赚钱的呢?还真没有,如果非要说一个出来...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