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2020年六月第一周热点新闻素材读书笔记,高考必备(二)

2020年六月第一周热点新闻素材读书笔记,高考必备(二)

时间:2023-09-25 09:06:56 作者:
摘要: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马若虎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主题,多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发出倡议、呼吁行动,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略微改动,就是很好的倡议书。)

美丽中国建设关乎人们的幸福生活。头顶的蓝天、脚下的沃土、远处的山水、眼前的林木,良好生态环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你的选择,就是山的模样、水的模样,就是我们生活环境的模样,就是地球的模样。建设美丽中国,要人人参与、身体力行,做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

(学会用排比句准确概括分析社会现象,增加文采。)

从身边小事做起,凝聚点滴努力。美丽中国,细节推动。去超市的时候少用一个塑料袋,在炎炎夏日把空调温度稍微调高一点,外出就餐时自觉进行“光盘行动”……小事虽小,却足以见大。人人都拿出实际行动,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环保力量,让生态环境的改善,体现在我们一呼一吸的空气里、在每天路过的那条小河里、在家门口越来越多的绿地公园里。

(分论点一从小事做起,联系生活细节,说明分论点。)

从每一天做起,坚持久久为功。美丽中国,不可能一蹴而就。对每个人来说,美丽中国建设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配合战,不止于一时、不限于一地、不囿于一隅。环境保护,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坚持的时间足够长、影响的人群足够多,才有绿色发展理念的牢固树立、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如果每个人都能担当起该担的责任,让绿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环保成为一种行为方式,中华大地一定能清水长流、绿意盎然。

(分论点二坚持久久为功,擅长运用短句,构成局部排比。)

美丽中国呼唤全民行动。尤其是在这个特殊之年,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更显非凡。一者,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在决胜全面小康之年,更要顺利完成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各项目标任务;二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随着复工复产、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项目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也面临较大的反弹压力,但不能因为遇到困难、遇到挑战,就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松懈。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也向社会传递出生态环境保护不放松、不开口子的决心。在这样的形势下,更要全民携手同行,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绿色家园。

(分论点三全民行动,联系热点新闻,说明行动的必要性。)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快加入“美丽中国”行动队,人人各尽其责、各尽其力,用行动点染绿色家园,绘就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中国画卷。

(引用名言,放在尾段首句,总结全文,增加文采。)

阅读笔记

一从自我与他人关系角度分析终身学习的价值。

二概述经典事例,构成排比句式,增加文章气势。

三辩证分析,转危为机。

名言积累

学习是自我提高的机会,不浪费每个机会。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学无止境,而之所以要“劝学”,是因为养成学习自觉并不容易。

无论身处何地、条件怎样,只要想学习,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人们汲取知识的脚步。

聚焦热点,终身学习

“你学习的样子真美”(暖闻热评)

魏寅

2020年06月04日05: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物】自学160多门网课的万雪琴

【故事】61岁的万雪琴,是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老年大学学员。今年3月,这所老年大学开通“空中课堂”,万雪琴第一时间进行了注册。白天要照顾外孙女,她就利用空闲看时间短、集数少的课;晚上10点以后,就看时间长、集数多的课。平均每天学3—5门课,一个多月以来,她已经学完了茶艺、隶书、楹联等多门课程。此外,万雪琴还给同学推荐优质网课,并组织交流互动,帮助大家增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

(经典人物,青年榜样,终身学习楷模。)

【点评】

荀子《劝学》有云,“学不可以已”。学无止境,而之所以要“劝学”,是因为养成学习自觉并不容易。每天学4—6个小时的万雪琴则相反,她不仅不需要别人“劝学”,就连女婿“劝她少看会儿”都不听。她说:“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到了这个年纪睡得少,有时间可以多学些知识。”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学一生而不是学一阵的品质,难能可贵。

(从自己与他人角度分析终身学习,难能可贵。)

近段时间以来,像万阿姨这样走红网络的“学习达人”还有不少。在武汉的方舱医院,一位年轻人躺在病床上专心看书;在河南洛宁,一个初中女孩每晚去村委会“蹭网”,不落下一门功课;在湖北五峰,一名小学生在卤味店里的案板下,聚精会神上网课……一个个动人场景说明,无论身处何地、条件怎样,只要想学习,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人们汲取知识的脚步。正如网友所说:“你学习的样子真美。”

(概述经典事例,构成排比句式,增加文章气势。)

一个家住珠峰脚下的大二男生,为了不错过每一次和老师“面对面”上课的机会,每次都要骑摩托去找网络,来回近6个小时。学习是自我提高的机会,不浪费每个机会,就要更自觉一些、更主动一些、更自律一些。认真学习有用的知识,理应困而学之、学而不厌。

有人说,学习是“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疫情给人们带来了不小冲击,原有的生活节奏打乱了,原本的学习计划搁浅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人们对学习也有了新认识:在线教育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个有益补充,知识供给更丰富、知识获取更便捷;烹饪、维修、手工等技能增长为生活添加一抹亮色,以劳动乐趣充实身心。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不是“被迫成才”,而更乐意“自愿成长”,不负居家时光,用乐观、豁达心态迎接挑战和机遇。

(辩证分析,自愿成才,不负居家时光。)

古人云,“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我们的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每个人都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积跬步以至千里,“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就能早日建成。

阅读笔记

一联系社会热点,提出中心问题,社会热点要高度概括。

二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

三从不同思维层面设置分论点,关注社会热点。

名言积累

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

借助科技手段,博物馆推出有互动性和参与感的展览,让文物活起来。

换个思路办展览,注重吸纳观众建议,博物馆就能以更开放的心态融入百姓生活。

通过持续创新,博物馆可以常看常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好地发挥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功能。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