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当下学什么知识最有用?

当下学什么知识最有用?

时间:2024-02-18 19:54:04 作者:
摘要:今天是初六,初六这个词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周易六十四卦里第一爻位、也就是最下面一位为阴的爻。第一爻位是一切的基础,阴代表隐形,象征那些别人看不到的你自己背后的努力。

今天是初六,初六这个词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周易六十四卦里第一爻位、也就是最下面一位为阴的爻。第一爻位是一切的基础,阴代表隐形,象征那些别人看不到的你自己背后的努力。所以我们今天来谈谈自我学习。

现在有个词热了很长时间了,还依然很热,叫终身学习。而且有各种各样的学习工具、学习组织脱颖而出,影响巨大,像得到,混沌,樊登读书会等等。还记得十年前,出版界的朋友感慨说中国的出版市场才只有台湾那么大,因为大家不读书不买书,现在纸质书的销量好像仍然很低,但你如果把知识从书做成学习平台上的产品,不光单价高了,订购量也上去了,像薛兆丰老师在得到上的经济学课,单价199,到现在已经有突破50万用户了。这真是个可喜的转变。

全民学习的大潮背后其实是担心未来掉队的焦虑和希望抓住机会的努力。毕竟是成人的学习,实用性要摆在首位。就像蓝翔技校的校长说的,“要是不扎扎实实把本事学好,那和北大清华有什么差别”。蓝翔不光实用,还挺前瞻,早早就有了电竞专业,不过好像知识底蕴还是差了点儿,开不起来热门的人工智能专业。可见要让自己的学习有效果,就要保证学到的东西有价值,一是学习的方向要是未来的热点,二是学习的知识要有较强的实用性,三是最好还要有点儿难度,有一定的稀缺性,你会的别人不会,才能和人实现互补。

未来的热门当然是技术相关的领域,因为技术才是推动社会进度的最终动力嘛。不过现在不像以前,一个时代以一种技术为主,现在技术的潮流往往出现叠加,像已经进入应用阶段,会在各个行业领域开花结果的人工智能,像正在进入成熟期,开始在一些领域找到应用机会的VR/AR,还有未来会改变物质生产方式、乃至改变世界的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都是未来的方向。

实用性其实是个时点判断的问题。我上大学学生物,就是因为听信了“生物学是21世纪的科学”的说法,却没想到21世纪有100年,从我毕业的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十年,都还不是生物学的世纪,等我到了快退休的年龄,生物学的世纪才来,现在才有大批的生命科学创业公司诞生。而和我同届的学了计算机的同学,却早早地能够参与互联网公司的创业潮。所以我们反复强调“一切不讲产业化时点的黑科技都是耍流氓”。我在说未来热门时也会专门强调,人工智能已经是向各个行业扩散了,创业已经晚了,但股市投资的机会越来越多;VR/AR刚刚成熟,找到新的应用领域创业,可以很快见到成效;基因编辑还需要做大量的科研和临床,离成熟还有一段时间,但创业和早期投资正是时候。

门槛也是一定要考虑的东西,建立门槛一是要长期坚持,形成深厚的知识积累,所以我不主张浅尝辄止式的学习,因为那样你看似懂了,其实只是记住了一个别人告诉你的结论,当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无法形成自己的判断,不是真懂,没有实用性。

选择学习方向和建立门槛,二是要注重稀缺性,如果你周围都是博士,你自己是博士也没有竞争优势;如果你周围都是中专生,你是大专生都可以有竞争优势。所以很多朋友问,自己学的是文科专业,怎么参与到科技大潮当中来,我的回答是,科技产业就是要把科研成果变成大众方便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不光要懂科技,更要懂用户和市场,有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训练的人在科技领域往往更有优势,因为你比你周围的码农更懂用户需求。

最后,我还要强调培养个人信用的重要性,我在之前的评论里介绍过一个公式:

资产=所有者权益 + 负债+预期成就×信用

也就是说,信用能够放大你的能力,使得你今天就能做更大的事情。信用要怎么建立呢,就要靠做事来建立。很多人都讲过,年轻的时候不要事事追求回报,要追求做更大、更重要的事情,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积累了信用,虽然当时没有收入最大化,但未来能够做更大的事情,实现的收入比今天是数量级的增长。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