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世间生物 >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的发展和奠基人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的发展和奠基人

时间:2024-02-17 00:53:13 作者:
摘要:ECOLOGY德国学者E.H.Haeckel--1866年--

ECOLOGY

德国学者E.H.Haeckel--1866年--提出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l6世纪前)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l7世纪至19世纪末)

生态学的巩固期(公元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主要特点: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朴素的整体观。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主要特点:当时的科学活动强调科学调查和科学研究,生态理论开始形成,并有了明确的生态学定义。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主要特点:生态学理论形成、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定量描述及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四大学派”出现。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主要特点:研究层次向微观和宏观发展,如分子、基因和生物圈及宇宙;研究手段不断更新,如便携式仪器出现、同位素示踪;研究范围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拓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化学奠基者_化学奠基人有谁_生物化学奠基人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1)按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如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新产生的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

(2)按研究对象的生物分类划分:如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

(3)按栖息地划分:如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陆地生态学、湿地生态学,陆地生态学又分为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荒漠生态学。

(4)按交叉学科划分:如数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生态生理学、生态遗传学、生态形态学。

(5)应用性分支学科有农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工业资源生态学。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1)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复杂多样、范围广。按现代生物学的组织层次来划分可分为基因、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按生物类群来划分可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生态学尽管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但其研究中心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属宏观生物学范畴。

(3)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作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种群对特定环境的适应对策和调节过程;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分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

化学奠基人有谁_化学奠基者_生物化学奠基人

生态学家的贡献

(1)英国的A.G.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著成了《实用植物生态学》、《英国的植被类型》,为生态系统生态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2)美国的R.L.Lindman提出了群落营养动态理论,发表了“能量转化十分之一”理论,创立了食物链学说和金字塔营养结构学说,从而建立了现代生态理论体系。

(3)美国的H.T.Odum和E.P.Odum提出了较完整的能量流动基本模型,对能量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71年发表了专著《生态学基础》,提出了种群能量学、群落能量学和生态系统能量学。提出了生态学是“科学与社会的桥梁”的著名论断。

(4)美国的Rachel Louise Carson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使人类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5)Engenius Warming,植物生态学家,发表《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标志着生态学作为一门生物学的分支学科诞生。

(6)Frederic Demengts等

中国生态学著名学者

阳含熙,中科院院士,生态学家、林学家,我国生态学开拓者之一。museum.nju.edu.cn/yc/renwu/yhx.html

李博,中科院院士,植被生态学和草地生态学家,参阅esc.org.cn/st_mx.asp?xh=494

马世骏,中科院院士,昆虫生态学家,参阅百科。

庞雄飞,中科院院士,昆虫生态学家,参阅百科。

蒋有绪,中科院院士,森林群落学家,参阅forestry.ac.cn/newcaf/top/jyx.htm

孙儒泳,中科院院士,动物生态学家,参阅cnnb.com.cn/gb/node2/channel/node13890/node18707/node46725/node46728/userobject7ai1152915.html

刘建康,中科院院士,鱼类生态学家,淡水生态学家,参阅suda.edu.cn/ShowNews.aspx?Id=a830de04-2519-4a05-bd05-d3673ca0eb64

张新时,中科院院士,我国数量植被生态学和国际信息生态学研究的创始人,参阅pyskx.org.cn/news_view.asp?newsid=536

冯宗炜,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家,我国酸雨研究创始人之一。参阅rcees.ac.cn/dse/cn/team/show001.php?id=19

林鹏,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岸生态学家,参阅news.fjii.com/2002/10/15/73369.htm

金鉴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生态学家,参阅

mep.gov.cn/tech/zxwkjw/wyjj/wy/200707/t20070720_107012.htm

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生态学家,参阅cma.gov.cn/ysfc/jl/200804/t20080425_1018.html

李佩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生态学家,参阅cuaa.net/cur/xyb/yuanshi/gcjj.jsp?id=504

孙铁珩,中国工程院院士,wuran生态学家,参阅chinacses.org/CN/News/2006-08/EnableSite_ReadNews118111151156176000.html

辛德惠,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生态学家,参阅xyh.cau.edu.cn/see_personality.jsp?loginid=539

可参照名人网-环保名人-生态环境部分,mr699.cn/mr_list_64.html,

我所列的都为科研领域所指生态学范畴。不知你所指的生态学范围是否和我指的一样。

20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著名生态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

(1)英美学派:英国Tansley和美国Clemengts,研究重点为植物群落的演替。

(2)法瑞学派:法国Braun-Blanquet和瑞士Bubel,研究重点为特征种和区别种,他们对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并建立了一套植被等级分类系统。

(3)北欧学派:德日兹,研究重点为对群落进行分析,研究了森林群落与土壤ph的关系。

(4)苏联学派:苏卡切夫,研究重点是草原利用、沼泽开发和北极的资源评价。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