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淡看生活 > 【康复之声】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系统帮您走出盆底障碍疾病的困扰

【康复之声】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系统帮您走出盆底障碍疾病的困扰

时间:2024-02-16 06:52:00 作者:
摘要:转自:翔宇医疗

有的人打喷嚏、咳嗽的时候漏尿;有的人说尿特别急,有尿意需要立即去卫生间,解完小便总觉得没解干净,过一会还想去;有一些人在为便秘而困扰,排便费力、有不尽感;还有一些人控制不了大便,大便经常弄脏裤子……

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是什么意思_盆底生物反馈的四要素_盆底生物反馈

其实,上述症状都属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它包含了排尿功能障碍、盆腔脏器脱垂、排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和慢性盆腔疼痛等一系列问题。

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是什么意思_盆底生物反馈的四要素_盆底生物反馈

那么,盆底障碍到底是什么?

又为何在女性群体中多发?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由于盆底支持组织薄弱导致盆腔器官位置和(或)功能的异常。它是产妇分娩后的一项严重问题,虽然不致命,却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女性孕期和分娩期的生理变化会导致腹压增加、盆底支持结构改变,使盆底肌力降低、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怀胎十月对盆底的压力会损伤盆底的承托功能,而在女性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神经还会持续受到机械压迫和扩张,如果超出生理性改变所能适应的范围,就会造成盆底组织结构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妊娠期及产后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易发阶段。

其中,尿失禁又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较常见的类型之一,在妊娠期及产后女性、中老年女性中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尿失禁不仅会造成漏尿现象发生,同时可致感染、外阴皮疹及压疮性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是什么意思_盆底生物反馈的四要素_盆底生物反馈

盆底障碍常见疾病——尿失禁的康复治疗

手术与保守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常用手段,因手术属于创伤性操作,大多患者仍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物理因子、康复训练等,其中肌电生物反馈及电刺激疗法被广泛应用。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某医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

康复方法:

2组患者均行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肌电刺激。

具体内容:

①盆底肌功能训练:

指导产妇取平卧位,屈曲双腿,深吸气后持续收缩肛门6~8s后放松,8~12次/组,3~5组/天。针对肌肉感觉不到收缩或收缩微弱患者,则进行阴道触诊。

②肌电刺激:

刺激患者尿道括约肌,在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过程中,若患者盆底肌收缩较差,可通过功能性电刺激对患者肢体知觉进行唤醒,过程中需注意电刺激的程度,且电刺激期间若患者对电刺激反应不敏感,可适当增强脉冲指数,电刺激治疗为15分钟/次,2次/天,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本资料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手测盆底肌力、盆底I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I类肌纤维疲劳度、盆底I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II类肌纤维疲劳度值均较对照组高,PFDI-7。PFIQ-20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表明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盆底功能训练的同时予以肌电刺激可增强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此外,本资料中,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提示应用肌电刺激可减少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尿失禁情况的发生。分析原因可能是肌电刺激应用期间刺激阴道内神经传导纤维,增强了阴道肌群功能,且对逼尿肌肉核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改善尿失禁现象。

综上所述,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肌电刺激可改善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减少尿失禁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