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教与学互动 | 外国语学院《新闻英语视听说》:学生讲述中国新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教与学互动 | 外国语学院《新闻英语视听说》:学生讲述中国新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时间:2023-09-25 05:01:54 作者:
摘要:《新闻英语视听说》

编者按

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双向奔赴,老师倾囊相授,学生孜孜不倦。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范式转型首先需要构建互动性、主动性、包容性的学习环境。中山大学推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革,强化学习指导,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国家级一流课程新闻英语视听说》

课程负责人 外国语学院 王哲 教授

团队成员:王桃花、陈慈、谢芳、齐金鑫、肖明文、郭曼、李继红、徐辉、杨正刚

2023年6月12日,教育部网站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校外国语学院王哲教授主持的“新闻英语视听说”获得认定为一流本科线下课程。

新闻热点英语怎么说_英语热点新闻_新闻热点英语演讲稿

课程概述

“新闻英语视听说”是我校大学英语公共必修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适用于本科二年级大学英语提高和发展级别的教学。自2000年开始,本课程作为一门大学英语公共课程在我校开设至今。自2010年开始,本课程作为英语专业辅修课程开设至今。20多年来,本课程在我校修课学生数以万计。

一流课程建设历史

历年来,本课程的建设都是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2005年,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入选广东省专业资源库。2007年,我校获得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建设项目。2009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大学英语”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大学英语”入选省级精品课程;2015年,“大学英语”通过广东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验收并继续认定为省级精品课程。2020年至今,王哲教授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双一流建设中的大学外语课程与教材建设”,本课程建设为核心内容之一。2022年6月,本课程入选我校一流课程。2023年5月,本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规划教材建设

长期以来,本课程教学团队注重教材建设。2004年,在汇编整理多年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清华大学出版社主编出版了主干教材《新闻英语视听说》,入选“十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年,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和大学英语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需求,更新教材内容,主编出版《新闻英语视听说(全新版)》,入选“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4年,再次更新教材内容,主编出版《新闻英语视听说(第三版)》,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9年,适应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国家及学校“双一流”建设需求,再次更新教材内容,主编出版《新闻英语视听说(第四版)》。

新闻热点英语演讲稿_英语热点新闻_新闻热点英语怎么说

英语热点新闻_新闻热点英语演讲稿_新闻热点英语怎么说

英语热点新闻_新闻热点英语怎么说_新闻热点英语演讲稿

新闻热点英语演讲稿_英语热点新闻_新闻热点英语怎么说

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本课程为2学分课,课时为3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及互动讨论28学时,学生汇报展示4学时,期中和期末课堂检测4学时。本课程共有16个主题单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娱乐、体育、科技、自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基本满足各种情形下的新闻英语教学需求;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特点选择12-14个单元集中讲授。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于央视国际、英美及国内外各主要英文电台电视,聚焦当下代表性的新闻报道和访谈等。本课程集新闻视听和国际交流于一体,兼具思政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内容新颖,题材广泛,强调批判性地了解外国媒体新闻报道和用英语讲述中国新闻,鼓励思辨创新,有助于培养洞察全球英语新闻信息、擅长国际交往和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逐步听懂国内外英文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和访谈等,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和新闻素养。大学生在完成新闻英语视听说任务的过程中,了解国内外前沿信息和科技进展,尤其有助于大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新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促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从而提升国家在新闻与文化传播方面的软实力。概言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英语应用能力,能够批判性地了解世界新闻,并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新闻热点英语演讲稿_新闻热点英语怎么说_英语热点新闻

本课程特色

1. 教材使用规范。本课程采用负责人主编的同名国家级规划教材《新闻英语视听说》开展教学,新闻英语教学和课程思政兼顾,教学质量有保障。

2. 辐射范围广泛。本课程内容及教材质量优,教学效果评价好,在国内高校影响广泛。据统计,采用本课程主干教材开展本科大学英语或英语专业选修课教学的高校达30多所,代表性高校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

3. 教学方式灵活。本课程注重大学生自主性语言学习能力、多元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个性化自主学习。

本课程创新点

1. 课程思政润物无声。本课程重视兼顾外语能力、新闻素养提升与课程思政,教学中坚持结合国内外英语时事新闻和思政元素不断补充、更新教学内容,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2. 教师融汇中国立场和全球视野。本课程坚持教学水平与政治素质双带头人原则,在介绍外国媒体英语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中国立场和批判性原则。

3. 学生讲述中国新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本课程学生要扎根中国大地用英语开展新闻报道、访谈和评论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其将来走向世界舞台,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课程评价及展望

本课程已在我校连续开设20多年,深得学生好评。校内外专家均给予本课程积极评价,认为这门课让学生批判性地了解世界新闻,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发挥了课程的育人育才功能。本课程内容及教材质量优,教学效果评价好,在国内高校影响广泛。本课程教学团队将以此次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的认定为契机,扎实落实党的二十大对相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并结合我校双一流建设需求,加强课程建设,并出版与之配套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推动我校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取得更多更优质的教学成果。

--- 中大教务部 ---

供稿:外国语学院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