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05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ppt

05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ppt

时间:2024-02-04 11:52:26 作者:
摘要:2012-11-

2012-11-14教育统计学安徽师大心理学系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第一节程序性知识第二节智慧技能的形成第三节认知策略的学习第四节动作技能的形成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一、程序性知识的概念界定二、掌握程序性知识的意义三、程序性知识的种类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一、程序性知识的概念界定(一)事情进行的先后顺序(二)程序性知识是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操作步骤(三)程序性知识的本质:是一套控制个人行为的操作程序,包括外显的身体活动和内在的思维活动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四)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联系1.程序性知识的形成以掌握陈述性知识为必要条件。陈述性知识掌握越牢固,越有利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2.程序性知识的形成又会促进对新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五)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1、陈述性知识是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命题与原理的意义,掌握它的关键是理解符号所表征的意义。2、程序性知识是对陈述性知识的应用,其基本结构是动作或产生式。

形成程序性知识的关键是对操作方法的熟练掌握。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陈述性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而必须以程序性知识为中介。(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进而提高创造性学习实现了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的自动化才能,提高学习新知识效率并有所创见。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三、程序性知识的种类(一)智慧技能加涅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是将已习的知觉模式、概念、规则运用于实际情境,顺利完成任务的能力(二)认知策略(三)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1、布鲁纳提出,认为是“个体解决思维问题是采用的思维方法。”2、加涅将其定义为:“是学习者用的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记忆、思维等内部加工活动;而智慧技能是加工外在的信息。”3、认知策略与与智慧技能的异同:两者同属于程序性知识,但认知策略是对内控的程序性知识,而智慧技能是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10第二节智慧技能的形成一、智慧技能形成的理论二、智慧技能形成的特征三、智慧机能的培养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11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12(二)认知心理学关于智慧技能的产生式系统理论1、什么是产生式系统理论(1)产生式产生式由条件和产生两部分组成。

其基本原则是:“如果条件为X,那么就实施行动Y”,即当一个产生式的条件得到满足,则执行该产生式规定的某个行(2)产生式系统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或完成一个复杂的作业,往往需要一系列的产生是组合起来。这些产生式组合而成的系统,即为产生式系统。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132、产生式系统关于智慧技能的分类(1)模式识别学习(2)动作步骤学习由程序化和程序合成两个阶段来完成。a.程序化:由陈述性知识的表征转化为程序性表征b.程序合成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14二、智慧技能形成的特征1.智慧技能的对象脱离了支持物2.智慧技能的进程压缩3.智慧技能应用的高效率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15三、智慧技能的培养1.形成条件化知识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4.正例与反例的应用5.科学的进行训练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16第三节认知策略的学习一、认知策略的概念加涅:学习者用以支配加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也就是说,人们在信息加工时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调节和控制或方法的选择即认知策略。

二、认知策略与智慧技能的区别(P166)三、认知策略的教学(一)认知策略教学的原则(二)影响策略学习的因素3、策略训练方法的影响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17四、促进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1、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3、根据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进行策略训练4、制定一套外显的可以操作的训练技术5、变式与练习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18行为派的理论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巴普洛夫认为,动作技能是现行动作通过条件反射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二变成成后继动作的信号来实现的。他们认为,有机体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动作技能的学习本质上就是形成一套刺激—反应的相互联结系统。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19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学习者必须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功用,回忆过去学习过的与眼前认为相关的动作行为,预期与假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反应和动作范式,形成目标意向和目标期望,把自己的反应与示范者的标准反应进行比较分析,进行归因,找出误差,采取对策监控,调节自己的反应。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20二、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所谓熟练操作是指动作已经达到较高速度、准确、流畅、灵活自如,且对动作组成成分很少或不必有意识注意的状态。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21三、动作技能形成阶段1.认知阶段2.分解阶段3.联系定位阶段4.自动化阶段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22四、动作技能的保存和迁移3、动作技能不同于言语知识,它的保持高度依赖与小脑和脑的低级中枢,而这些中枢可能对脑的其他部位有更大的保持动作痕迹的能量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23(二)动作技能的迁移1、两侧性迁移,指身体一侧器官向另一侧器官的迁移。2、言语—动作迁移,即事先的言语训练有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3、动作—动作迁移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研)24五、动作技能的培养动作技能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应将动作技能的结构、内容,依据其联系划分为不同的学 习认任务,然后份阶段进行有计 划的培养。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