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文人良知的缺失,对社会公德有着不可小觑的伤害

文人良知的缺失,对社会公德有着不可小觑的伤害

时间:2024-01-24 13:52:31 作者:
摘要:文人的良知,是心忧天下,对国情有着清醒的认知,保持自我独立的判断和长久批判思维的理性心态。相比之下,文人缺乏了批判的精神,也就淡化了其社会的良知。社会发展需要栋梁

如今这个社会,最缺乏的是文人良知。文人,一般都是有一定学识,而且在自己领域有一定建树的知识分子,而这些文人往往能够享有社会舆论更多的话语权。然而在今天这个功利的社会,文人的良知正在逐渐淡化,被人诟病”公知“越来越多,这就是舆论最大的争议之处。

良知包括_知识分子的良知_良知的实质

文人良知的缺失,对社会公德有着不可小觑的伤害。文人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加之比常人所掌握的学识,其思维更加敏锐,言语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文人一旦丧失了良知,就会为背后的“利益”代言,就会为权贵献媚,就会为歪风邪气摇旗呐喊。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引导或者误导公众的认知,甚至对部分人群进行洗脑,不停灌输错误的观念和思想。更有甚者,站在道德制高点,举着“爱国”,"正义“等旗帜,对持有不同观点进行批判和攻击,习惯性给人扣上错误的大帽子。

什么是文人的良知?文人的良知,是心忧天下,对国情有着清醒的认知,保持自我独立的判断和长久批判思维的理性心态。崇尚真理,敢说真话,为民发声,才能称为良知。反之,为了一己私利,见利忘义,献媚权贵,指鹿为马,愚弄民众,这种文人就没有”良知“可言!如今社会唾弃的“公知”越来越多,就是越来越多的文人正在丧失良知。

从现在来看,媒体的缺少了现实的批判,“专家”胡言乱语,网络大咖模棱两可,反而是众多自媒体的小民敢仗义直言,敢直指社会的不公平,批判当今的不公正。相比之下,文人缺乏了批判的精神,也就淡化了其社会的良知。文人一旦丧失了良知,必然失去公众的尊重,就会被社会所抛弃。

良知的实质_良知包括_知识分子的良知

时代需要进步,就离不开有良知的舆论导向。社会发展需要栋梁,就需要更多有能力乃至文人站出来,为公平正义发声,用自己的良知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贴近现实,只有为民服务,才能得到最大的认可和尊重,才能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

最后,引用2006年“感动中国”组委会给季羡林颁奖词送给如今众多的文人大咖,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