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专家解读《二〇二一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光明日报记者 杨舒
2.8万亿元!这是《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于8月31日发布的去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这一数字较上年增长14.6%。同时,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经济体,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也为全球研发经费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当前,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仍保持较快增长,这将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怎样的重要意义?就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均居世界第二
研发经费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源头之水,其投入规模和占GDP的比重(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仅是反映一国对研发活动资金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标,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和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2.8万亿元,研发强度达2.44%。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玄兆辉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研发经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2年突破1万亿元,2019年突破2万亿元,预计2022年将超过3万亿元。这表明,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有效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辉锋指出,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高到2021年的2.44%。这一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高于欧盟2.20%的平均水平,但略低于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2.68%的平均水平。
基础研究是创新活动的总开关。《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水平明显提升。全年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达到1817.0亿元,较上年增长23.9%,增幅创近10年新高,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例达到6.5%,并连续3年稳定在6%之上。从国际上看,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在国际上已排名第二位。
《公报》同时显示,2021年中国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比为76.9%,已经成为保障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主导力量。企业研发经费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
区域创新高地和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效果凸显
持续加大的科技经费投入,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研发经费超千亿元省份数量较上年增加3个,达到11个,区域创新高地建设效果显著。其中广东、江苏、北京和浙江的研发投入超过2000亿元。从国际上看,这些地区的研发经费规模已接近或超过部分欧美发达国家。与上年相比,北京、上海、广东的研发经费增幅分别为13.0%、12.6%和15.0%,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创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此外,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河南等一些中西部省份的研发投入跻身“千亿省份”行列,投入增幅均在10%以上,有力支撑地方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财政科技投入是研发经费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规模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出现小幅下降。2021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止跌回升,并超过2019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达到10766.7亿元,实现连续3年保持在万亿元之上。其中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达到6971.8亿元,较上年增长10.0%。
玄兆辉分析,经过30年发展,中央和地方在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的占比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1990年,中央和地方的比例分别为70%和30%,2009年中央和地方各占50%,2021年地方财政占比进一步提高到65%,在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居主导地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快速增长,表明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加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他说。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将进一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然而,从投入来看,中国研发经费规模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但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2020年美国的3.45%、德国的3.14%、日本的3.27%、韩国的4.81%等相比,我国仍有较大差距。”玄兆辉说。
刘辉锋也指出,横向来看,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基本保持在12%~23%之间,“中国要达到与之相当的水平,仍需要长时间积累和追赶。未来中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乃至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优化和调整经费投入结构,尤其要大幅提高基础研究的比例”。
玄兆辉强调,我国企业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占比仅为0.5%,相比之下,欧美创新强国的占比普遍在5%以上。我国企业基础研究经费长期在低位徘徊,投入规模低于美、日、德、韩等国。如果不能优化调整研发经费投入结构,将不利于从源头上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创新链短板等问题。
“因此,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仍需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刘辉锋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加强战略性、全局性谋划,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在鼓励社会资金投资研发活动、落实激励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加大力度。随着相关政策加快扎实落地,中国的研发投入水平将实现进一步提升。
(光明日报北京9月1日电)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2日10版)
相关阅读
-
受到全球缺芯的影响,目前台积电也在不断地扩充产能,所有的产能也都被利用上,基本上出现了排队生产的情况,很多企业都是因为排不上号,所以才选择了三星进行代工...
-
3d生物束带紧缩术是一种主要针对阴道松弛的改善方式,它是一种脱细胞真皮制成的带,可以和自体组织更好地融合,术后无后遗症,价格是20000到30000元左右,维持3~5年左右的......
-
11月30—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届缔约方大会(COP28,以下简称大会)于阿联酋迪拜正式举行。...
-
超万亿资金操盘手预测2021:科技、电动汽车和大消费板块受追捧
12月28日,腾讯理财通联合晨星中国共同发布《2021养基指南 百位基金经理调研报告》。报告建议,投资者应重点关注科技、电动汽车和大消费三大板块。同时...
-
12月6日,钛媒体与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联合主办的2019 T-EDGE全球创新大会在北京市大兴区举行。宇通自动驾驶研发部技术规划负责人张琨帆在主题对话中表示,在全球化环境下...
-
2018年全球研发资金预测_论文...
-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开幕,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发表主旨演讲。陈文摄中新网深圳4月24日电 (记者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24日在深圳说...
-
12月6日,钛媒体与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联合主办的2019 T-EDGE全球创新大会在北京市大兴区举行。宇通自动驾驶研发部技术规划负责人张琨帆在主题对话中表示,在全球化环境下...
-
2021年全球种子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全球种业市场份额集中【组图】
种子行业分析报告:全球种业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从政府主导时期、立法过渡时期、垄断经营时期过渡到到种业全球化时期。目前,全球种业市场已处于较成熟的发展阶段,2011-2019......
-
新刊速递 | 浙江大学和美国化学会宣布合作出版新刊Chem & Bio Engi
新刊速递 | 浙江大学和美国化学会宣布合作出版新刊Chem & Bio Engineering,科学,院士,新刊,浙江大学,生物工程,美国化学会,engineering...
-
本报讯(记者刘苏雅)昨天,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与自然集团共同发布2022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在全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北京排名近年稳步前进,已位列全球第三名...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