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解读:社会治理共同体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解读:社会治理共同体

时间:2023-12-10 21:53:46 作者:
摘要:央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报道

央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有哪些关键点,又该如何解读?我们将带您一起通过专家的视角,仔细研读四中全会的11个关键词。今天的关键词是:社会治理共同体。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原文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如何理解“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新论断?又如何理解原文中的“科技支撑”?另外,《决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建设乡村治理体系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体现?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明认为:

李明: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社会治理经验,把握新时代社会治理规律提出的新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

共同体它意味着成员之间的主体平等地位,命运共担,人人有责,强调主体意识,人人尽责,关注行动实践。治理共同体是创新性概念,它标志着党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已经有了更高标准的战略规划。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将迈向党委、政府、社会、公众共同治理的崭新局面。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强调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关切和回应,以及人民社会治理的主体性、责任感。

社会治理共同体有三个关键点,第一是党建引领,第二是制度保障,第三是落实于基层,只有落地落细才能够发挥效用。

科技支撑是技术治理的重要呈现,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支撑以及对社会的技术治理,是一种重要的呈现。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过,善于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信息化手段在城市运行、医疗、养老、环保等领域的集成应用,推动社会治理朝着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效能、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新技术、新的信息革命、新技术手段的发展,对民生领域产生了更多的影响。这也包括对我们重塑治理边界,改善治理结构、创新治理工具、改变治理方式,增强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社会效能开辟了新道路。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