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学知识过早过多的孩子,为什么越大越难带?

学知识过早过多的孩子,为什么越大越难带?

时间:2023-09-24 12:03:35 作者:
摘要: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x0a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小孩听王菲的歌哭_学小孩儿哭_小孩学新知识会哭

一个人只能理解自己所爱的。

——歌德

昨天上午,在蜂蜡活动的开始,我在唱歌时,一个孩子的行为瞬间“点亮”了我,或者说“接通”了我的某个“线路”。

我秒明白一直以来都知其然但不够知其所以然(那个“够”和今天的“够”的程度不一样,今天到底儿了的感觉)的一件事。

当时我能感受到胸部涌动着一些东西,头脑里也异常清醒活跃,其实,我特别想冲出教室来写下此刻要写的文字,仿佛不及时记录就会忘了一样。

就跟搞科研的,终于研究出成果似的。

自我成长赋予的能力,我还是旋即把自己调整到了当下。

做完蜂蜡就吃午餐,之后,我没陪孩子们看绘本,一是中午有咨询,二是我想及时把题目写下来。

于是我离开教室。

老代同学在院子里,我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告诉他我的发现,并且赶紧问他哪本书具体讲到幼儿学习方式是模仿的。他给我说了书名,告诉我在他桌子上。

于是我上楼去他房间拿书。拿到后我正在电脑上写标题,他尾随我进书房告知我需要的内容在27页。

我很吃惊。问他是记住的还是刚才翻了可能相同的书,他说记住的呀。

牛,真牛!

因为我平时不太学习纯理论的内容,也经常对学习纯理论的人心存些许偏见,在他离开书房前以领导俯视下属的姿态说了一句:“你要好好读这本书才行。”

好吧,臣妾会好好读的!

学小孩儿哭_小孩学新知识会哭_小孩听王菲的歌哭

幼儿老师和大孩子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那些发展过于智性的孩子(特指学知识比较早比较多,家长给讲道理特别多,阅读过量或者上小学前就上过很多兴趣班的孩子,尤其是男孩)越大越难带:能说但是不肯做或做不好;生活自理能力差;各种习惯不好;情绪不够稳定;社交能力偏弱……大多身体也不太好、力量不足、不够挺拔。

以上是结果。一直以来我都知道原因,就是学多了道理讲多了。但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在我头脑中,连接得不够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在我讲孩子发展规律时,我从来都是祥林嫂一样碎碎念(但我比她有力量太多)幼儿0-7岁的学习方式是模仿。

学小孩儿哭_小孩听王菲的歌哭_小孩学新知识会哭

木餐盘

我们中国的教育总体上特别上头(好象在说二锅头似的,事实上说是“三好学生”事实上只看“一好”,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事实上只看智,太忽略意志和情感的发展,头心手分离严重),很多家长在孩子年幼时年少时啥都不让孩子干,只让孩子负责学习,甚至说“你学习好比啥都强”。过去的时代,学习能改变命运,我的命运就是这样改变的。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过去人们上了小学后才学习的,我都没上过幼儿园。

而现在过于内卷,甚至孩子尚未出生家长都在给孩子胎教了。甚至有家长专门约我咨询,为的是不到1岁的孩子学英语。

我经常说人参老母鸡汤特别补,是好东西,但是,能给婴儿喝吗?

学知识这件事儿当然也重要(填鸭式的教育时代其实已经过了,光有知识不会用,结果没啥用,结果就是没啥用),但也得分时候啊。自然界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呢,小小孩儿时期压根儿就不是学知识的时候。

童年是为一生做准备的,要学走路说话社交吃饭穿衣……孩子要学的太多了,这其中不包含书本中的知识你口中的道理。

孩子的学习能力强——但我觉得用“强”字来形容孩子的学习能力真的太弱了、弱爆了!

孩子是神秘的是灵性的,孩子的学习能力也是神秘的难以测度的——我一直知道,但我也一直震惊于此。

做为人类的成人,我们根本无法知道孩子是如何进行学习的。

学小孩儿哭_小孩学新知识会哭_小孩听王菲的歌哭

在重庆纳溪园时,大概10年前,我们幼儿园换了点心盘,新启用的是一批木盘,很漂亮,但有缺点,不能在上面贴标签,无法为孩子固定使用——我们成人以为的哈。

然而,孩子,其实,天生是有秩序感的(这也是我经常说的:幼儿教师和家长不破坏孩子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了。孩子的诸多能力是保护下来的,不是你刻意开发出来的,你的种种刻意最容易转化成N多焦虑、压力至孩子稚嫩的双肩之上)。

绝对想象不到的一件事儿“震惊”了我们:

当时有一学前班,里面是五六岁的孩子,第二次使用时开始,每到吃点心时,分配好的盘子被孩子们给否定了,他们说不是他们的。于是就发生了下面这一幕:在一堆成人看上去完全一样的盘子中,每一个孩子最终都能找到自己的盘子,个别孩子会仔细看里面,甚至拿起来用手反复摸。最终都不会错,所有的孩子都找到自己的盘子。

每一餐都如此,因为没有任何老师能分清楚哪怕一个盘子。

而孩子,靠着看自己盘子上的木纹而认定自己第一次使用的就是自己的。

你能在10多个木盘子中辨出哪一个是你的吗?当然,不排除个别的很特别,我是说没有特别。并且,没有刻意地记。

第一次使用时,我们没有看到孩子刻意去记那些木纹,他们也不会这样做。你完全看不到孩子们在学习,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

小孩学新知识会哭_学小孩儿哭_小孩听王菲的歌哭

晨圈

孩子学习能力对成人而言,是一种强大的诱惑力。

所以会出现孩子还不会说中文就有家长教孩子英语还不会讲话家长就教孩子认字的现象。

说孩子的学习象海绵吸水,我觉得都不算懂孩子。吸水吸进去的是可见的东西,而孩子的安全感、社交模式、情绪模式、思维模式……的学习是看不见的,但是,它们是比知识更关键的更能决定人是人、你是你的东西。

人们太相信眼睛看得见的东西的存在,然而,这时代有太多疾病本身是情志病导致而非单纯地器官的原因。

越是看不见的力量,越是神秘,甚至可怕、伟大、有震慑力。

有一件事情老生常谈,总是遇见,总是吃惊甚至震惊。

比如,每当新带一个晨圈时,我总是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才稍微顺一些,一周后会比较顺。

学小孩儿哭_小孩听王菲的歌哭_小孩学新知识会哭

孩子们特别神奇的是,带过一次的晨圈或故事,下次错一个字或漏掉一句,总是会有孩子给提词儿,我可是只带过一遍啊,而且可能还磕磕巴巴的。

如果我想记住点儿什么,我会硬记,努力记,反复记。而孩子他,轻飘飘地,不见一丝努力和刻意,竟然就记住了。

幼儿园一群小朋友,开学没两天,他们能记住彼此的大名,能记住彼此的标志,教室里的玩具摆放位置,他们也能记住。而我们成人,还要用手机照下来去摆N次才能记住。

假设我没学过什么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假设不曾知道,以我带孩子的经验,上述的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中,我就能判断,小孩子学习/记忆的方式与成人不同,绝对不同,全然不同!与大孩子也不一样。

所以,如果把小孩当成大孩或成人来带,以教授大孩子或成人的方式来教小孩子,那么,真是太太太可惜了!甚至,我认为,难以逆转。当然,也不要焦虑,错误不会一直犯下去,就已然是幸运。

学小孩儿哭_小孩听王菲的歌哭_小孩学新知识会哭

老代说的那个27页有文字如下:一个周游世界的人,在他刚生出来的几年内学到的东西,远比他在旅行中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小孩子学东西不是从受到的教导中学会的,而是通过模仿学会的。

26页有文字如下:

对于0-7岁的孩子来说,用语言来教育孩子懂得道德和道理,对这时的孩子来说还不起作用。只有在孩子身边的成年人做有道德的事情,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5页有文字提出,孩子出生之前,大自然给小孩的物质体安排了母体这个合适的环境;同样,孩子出生以后,教育者也应该给孩子一个合适的物质环境。只有合适的物质环境,才能对这个时代的小孩起到合适的作用,帮他把自己的物质器官塑造成合适的形态。

斯坦纳先生认为。我们平时说的“出生”是指物质肉身的出生,0-7岁是为物质器官定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非常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模仿和榜样;二是起着教育作用的感知。

学小孩儿哭_小孩学新知识会哭_小孩听王菲的歌哭

我用大白话说就是,一是孩子以模仿的方式学习,身边要有榜样的力量,比如你希望孩子情绪稳定内心有力量,你首先得是这样的人;二是感觉的发展,如今人们难以在当下充满焦虑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直觉,感觉不到自己也感觉不到他人和环境。过于智性的环境是影响感觉发展的主要原因。

我这么说也许你会明白,比如男人比较理性,情感方面就比较薄弱,如果你睡觉时被楼上的人吵醒了很难受,你告诉他,他可能会说,这有啥难受的,晚上多睡点儿不就行了,你这么难受是折磨自己。然而,你听后大不爽甚至觉得这男人要着没啥用,因为你要的是安慰,不是讲道理对吧?再比如,如果我的感觉发展不够好,我就没办法理解他人,带不了家长老师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

整个0-7岁的时光,如同母亲在子宫里孕育胎儿的物质身体一样,相比石头这类的矿物而言,人和动植物还有一重身体,那就是生命体。7岁之前的孩子生命体尚未诞生,仿佛还在母体的子宫里孕育着,并且,在发展想象、习惯和记忆力等等,必须是以没有受到外来影响而“自发”的方式,就像孩子的眼睛和耳朵在母体里面没有受到光和声音的影响而发展一样(其实,这也正如我经常提醒家长不要以为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在和小朋友交往中发展起来的,而是之前悄无声息地在家庭里发展起来的)。

当今的家长听从了一些流派或者是商业性质的教育者谈到的各种敏感期的影响,把年幼的小孩当成学知识的“机器”,以为用脑就是发展真正的智力。

孩子在0-7岁,是构建物质体的关键期,是发展大脑的关键期。然而,大脑的发育不是靠脂肪就可以,也不是储存知识就算是发展了。智力是随着性成熟而独立的一种心魂之力。

知识的堆积也与独立清晰的思考和判断没有关系。过早的智性学习/讲道理相当于孩子没出生时就提前将其从子宫里取出来,让他提前面对这个感官刺激异常强烈的世界。早产儿不好带身体免疫力低下,这是众所周知的。

小孩听王菲的歌哭_学小孩儿哭_小孩学新知识会哭

模仿之力

由此,我们进入正题:为什么那些过早过多学习知识的孩子越大越难带?

很多家长困扰于孩子小学后上课不专注写作业费力,上高中后孩子没有内驱力。而我,用肉眼真睛观察到的是,过于智性的早期教育破坏了孩子生命早期的模仿能力(也就是学习能力),表面上孩子储存了知识甚至表现得能说会道,但是,孩子的模仿能力被破坏掉了,影响了他们本该学习到的种种,也就是影响了他们真正的学习。

我们在幼儿园不会刻意地让孩子一个动作或一个动作地跟着学,一句话一句话地跟着学,试问,哪个孩子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会说话和走路的呢?没有!他们于无形之中学习。

然而,那些过早智性开发的孩子,丧失了模仿之力,过多的动脑、寻问,而那些保护得很好的孩子,就在无意识地模仿之中专注地学习。

比如,做蜂蜡时,我搓手,孩子们啥也不问就跟着搓手。把手搓热了,我二话不说举起手来准备接分发的蜂蜡,他们就举起手来懵懵地,然后发现他们也被分发了蜂蜡。而那些偏智性的孩子在这其中可能会生出很多问题来,不停地发问、总结,但就是不配合着做。

所以,老师们发现孩子不听话不跟随难以管理,我也忍不住地在那个当下去提醒孩子,有时用身体去提醒真的没用,就得用语言,然而,语言就有用了吗?废话,每天说很多废话——这是需要留心和警惕的。

真的,现实是,孩子不是不听话,而是不能做。一是身体做不到;二是无法将当下与头脑中的理论关联。

小孩学新知识会哭_学小孩儿哭_小孩听王菲的歌哭

他们习惯了语言上的互动,而这样过多的语言过少地做导致身心分离,孩子丧失了这样的学习之力进而无法同步跟随集体活动。这样的孩子越大越困扰,家长也是越来越艰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而孩子的发展,也自有其规律。

前段时间我的月季惨遭介壳虫,处理起来非常难,后来,我没看说明书,兑了很浓的药,就想一次性搞死它们。结果,月季也被伤到了,那些冒出来的新叶被烧死了,都落了下来,有些细枝也干枯了。

今晨发现外面的月季已经长花苞了,而那几株长介壳虫的,有的还没有生命迹象,有的隐约重新发芽。我问了专业人士,说是还是会再发又长,可能也来得及开花,但是,花会很少很小,反正,不健康了。

这些被我伤到的月季,注定不能正常生长了,我可是精心挑选的种类,不够喜欢的都被我挖走了。但是,现在我想的是,只要它们还在,我还有机会好好呵护它们,今年没指望了,明年我继续努力呗。

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自有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身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要对自己的期望和焦虑都有所意识,对孩子只是经由我们而来一事了然于心并且去践行在日常点滴中。

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了,不要再为工业化时代培养所谓的人才了。以我当年考大学时的努力方向,是应对不了如今的高考的。

身为年幼孩子的父母,在孩子该玩耍的年纪,不要给孩子学知识讲道理,不要怕孩子哭哭闹闹,要做一个明理的坚定的大人,要值得孩子信任。

阳光三月2022年3月17日晨

小孩学新知识会哭_学小孩儿哭_小孩听王菲的歌哭

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

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思想家卢梭

小孩学新知识会哭_小孩听王菲的歌哭_学小孩儿哭

END

阳光三月 | 相关课程

小孩学新知识会哭_学小孩儿哭_小孩听王菲的歌哭

阳光三月| 年度陪伴会员招募

(遇见你育儿生活中的每件大事)

(链接)

小孩听王菲的歌哭_小孩学新知识会哭_学小孩儿哭

阳光三月 | 当时精彩原创

阳光三月 | 小视频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