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讲道理的硬科普,沉下来改变生活的真知识
这本书我拿起来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来,如是反复了一个月。不是因为这本书难看,恰恰相反,是因为这本书带给我的收获与思考太大,让我快不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写下许多文字,又删除很多文字。其中关于个人生活的思考,并不适合发布。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看这本《大脑》,我不能允许自己像看其它的科普书那样轻轻滑过,仅仅获取一些知识就满足了。我把它当作改变自己认知结构和生活状态的一块基石。
1、
我们的天性,喜欢故事多过道理。几年前,罗振宇甚至说“傻子才讲道理,聪明人都讲故事”。这样的观点随着短视频的爆火,越来越被认可,以至于现在出版一本书,如果不讲几个故事就没有开口说话的资格。
相对严肃的科普书籍领域,也不例外。这样做的好处是,书籍本身确实更容易阅读了。但是其中所蕴含的知识,或者是对原意有所偏离,或者是仅仅在读者眼里过一下。这方面近年最典型的例子,《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可以算一个——已经有诸多专业学者指出其中的偏误。
即便如此,讲故事在科普类书籍里也越来越受欢迎。相对地,用讲道理的方式做科普的人和书都变少了。用罗振宇的话来说就是,傻子不够用了。
那些通过讲故事获得一些入门知识的读者,其中必然会有一部分想要继续学习,获得更深入的知识。考虑到我们的基数,这样的人不能说少。
作为其中一员,我能感受到的问题是:继续看同类书籍,收获并不大甚至没有收获。如果去看更专业的学术论文,又因为知识、学术素养不够看不懂。
我这类阅读者,需要的恰恰是,认认真真用讲道理的方式科普领域知识的书籍。这也是我如此喜欢《大脑》的理由。
从结构上,《大脑》非常简单。前5章,分别专注讲述大脑的一个功能(方面),最后一章总论大脑的原理。作为读者,完全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个章节进行阅读。即使是被中断阅读,也不影响自己的体验。
从语言上,平实不花哨,流畅不晦涩,既不刻意避开专业术语,也不刻意制造阅读障碍。无论是举例还是逻辑,都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有种看纪录片的感觉。
从内容上,作者是发布了300多篇论文的专业研究者,译者是同济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因此可以极大程度上保证内容的准确性。而科普书籍,准确性至关重要。
2、
作为普通读者,看科普书并不是为了去做研究,而是兴趣,或者是想要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
我阅读《大脑》,是提升自己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大脑,是认知的主要组成部分,地位和计算机的CPU相当。
那么,我应该了解大脑的什么呢?很显然首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了解大脑的运作原理,一个是了解大脑的主要功能。
在看《大脑》之前,我虽然看过十几本讲认知的书,但是却没有思考过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认知”的认知,始终隔了一层纸。有时候看得更清晰一点,常常很模糊,最重要的是不牢固。偶尔有一些领悟,却很快就忘掉,并不能真正在生活里用到实处。
仅此一个问题的发现,《大脑》就值得我耐心阅读、反复阅读。
记忆、感觉、食物和药物、睡眠和梦境、衰老,就是这本书前五个章节的主题。记忆和感觉,是基础性功能,甚至可以说这两个功能塑造了现在的我。食物和药物、睡眠和梦境,是影响因素,对基础性功能有导向作用。衰老,是自然生理,不被注意却暗自影响长久发展的可能。
记忆:记忆不只是知识和事件,还包括时间、空间、情绪等一系列东西,所以它可以被修改和遗忘。永远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记忆是为了辅助生存。
感觉:感觉是情绪的先行者。情绪影响行为,行为决定生存。所有的感觉里,恐惧是离生存最近的一个,并由此引发更多的情绪或者疾病。其中有些会刻进基因里遗传,比如抑郁症。
食物和药物:咖啡、茶、酒、烟,都来自植物,植物的物质和大脑的物质有类似之处。被蝙蝠、蛇、狗咬一口会中毒,因为人类曾经和它们一起进化。好好吃饭可以变聪明。
睡眠和梦境:睡眠是让人不失控、延缓衰老的重要方式。睡眠的梦境是对清醒时的信息进行转述。梦确实可以解,只是解读者仅限于你自己。珍惜生命,好好睡觉。
衰老:所有的衰老都和大脑的衰老有关。“衰老的速度主要与身体如何产生大脑所需的能量相关。”死亡是衰老的终点,但我们可以做点事情,而饮食睡眠是基本项。
在科学的视角,大脑与其他研究对象并无不同。穷尽人类最顶尖科学家的研究,对大脑的了解仍然有限。也许等到我们能够完全了解大脑,也就彻底明白了人类这个物种。
在那之前,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仍然要牢记:大脑的活动与进化,都是为了生存。
结语
李笑来说,知识没有风趣幽默的使命。严肃的知识,把每一个点都拆开讲清楚就足够了。
因为生存是我们惟一的使命。而它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大量的吸收和练习。
最好的吸收,就是反复刻意阅读严肃书籍。
《大脑》是这样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
相关阅读
-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科技之声 VoTech」可以这么说,如果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 (Aramco) 还没有上市,那么微软可能将会长期霸占「...
-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PPT精品课件下载...
-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大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
-
三星VoNR将扩大全球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相关服务的技术支持
科普中国提供科学、权威、准确的科普信息内容和相关资讯,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
-
),并通过此打印机打印模仿自然形状的3D打印珊瑚礁的柱状结构,然后安装到水中,以吸引不同种类的鱼类将使用这些类似于珊瑚礁的柱状结构作为它们的托儿所...
-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自我评价了,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会自我督促,促使我们维持自我的一致性。如何写一份恰当的自我评价呢?...
-
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哪些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噬菌体、病毒、原生动物、藻类等。1、细菌细菌(学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
-
中国信托业协会...
-
生物工程专业好不好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对于很多专业的理解往往是望文生义。而大学专业中,但凡挂上工程二字的,都会给人一种高端大气上档...
-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2.2 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课题 原生生物 教材 《生物学》北京出版社 教学背景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等) 本学期生物使用的是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 生物学 八年级 下册》,通过之前的学习...
-
第2节 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认识原生动物和藻类的特征。 2.列举原生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预习案】 一、原生生物 1...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