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邬贺铨院士:金融大模型改变了金融科技的范式

邬贺铨院士:金融大模型改变了金融科技的范式

时间:2023-11-10 02:57:28 作者:
摘要:【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17日下午,百度世界·度小满金融大模型前沿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发表讲话。他认为,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17日下午,百度世界·度小满金融大模型前沿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发表讲话。

他认为,金融大模型改变了金融科技的范式,重塑金融行业的工作方式,改变了金融服务生态。

最新全球金融科技100强_2020全球金融科技100强_全球金融科技排行

邬贺铨指出,金融大模型的发展需要全行业共同参与,合作开发,“基础大模型多数从通用语料训练生成,通识能力强,可作聊天对话,但缺少行业专业知识,需要大模型提供方与垂直行业合作开发行业大模型”。

目前金融大模型已经应用在金融资讯、产品介绍内容的文本自动生成,构建虚拟客服在线交互等方面,给用户提供更人性的服务,提升金融机构内容运营的效率。

以度小满的开源金融大模型“轩辕”为例,它是将预训练数据(一般预训练、金融预训练)和指令数据(一般指令、金融指令)随机混洗到一个训练数据中进行混合微调,通过多阶段逐渐训练缓解预训练和微调间数据不匹配问题,提高模型的表达、理解、迁移和泛化能力。

度小满CEO朱光表示,“未来五年,生成式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将成为度小满最重要的战略方向。度小满将不断加大金融垂类大模型及应用的布局和投入,和业界一起把握机遇,推动新一轮金融科技发展浪潮。”

在邬贺铨看来,金融大模型的发展目前仍面临着三方面挑战。首先,是金融行业对数据安全性、隐私合规性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其次,金融大数据在成本与质量上的平衡问题。由于金融行业内的数据难以共享,导致金融大模型难以产生“智能涌现”的效果;

第三,本地私有部署需要自建算力设施,对软硬件产品有严格的信创要求,而且参数规模大则算力成本高。

对于金融大模型的落地应用途径,邬贺铨院士建议:一是从可控入手开发应用,例如智能客服、智能运营、写文章、写邮件等安全的领域出发;二是从人机混合智能切入,经应用测试后再将金融大模型逐步替代传统模型。

“此外,还需要建立专门的监控系统,例如微软专门构建内容管理系统,它与语言模型协同工作,并使用特定算法检测和监控可能发生的服务滥用或有害内容生成情况。”邬贺铨院士指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