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海口金沙湾海域浮游生物群落周年性调查分析

海口金沙湾海域浮游生物群落周年性调查分析

时间:2023-11-10 00:55:12 作者:
摘要:【摘要】:2017年夏季至2018年冬季对海南省海口市金沙湾海域的浮游生物按季节进行周年性调查,通过计算海洋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水质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物指数

【摘要】:2017年夏季至2018年冬季对海南省海口市金沙湾海域浮游生物按季节进行周年性调查,通过计算海洋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水质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物指数,使用SPSS、CANOCO等方法对金沙湾海域水质进行全方面分析,掌握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和时空分布特征,为今后的开发与保护积累本底资料。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5门63种。其中硅藻门占比最高,共有42种(属),甲藻门占15种(属),绿藻门占3种(属),蓝藻门占2种(属),隐藻门最少,仅1属1种。金沙湾周年性调查结果显示金沙湾总体浮游植物种类较少,浮游植物种类单一,种类组成主要为硅藻门和甲藻门。浮游植物种类最多的季节是2018年的春季,发现4门38种(属);浮游植物种类最少的季节是2018年冬季,仅发现了 3门25种(属)。赤潮藻类共2门14种(属),其中有毒藻类为冈比甲藻,赤潮藻的出现多为优势种,但其丰度均未达到赤潮爆发的警戒值。甲藻门、绿藻门大量出现警示着水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发生。调查共采集到浮游动物10个大类31种,其中桡足类最多,有13种,原生动物5种,浮游幼体4种,被囊类、枝角类、软体类、毛颚类和介形虫各1种,轮虫和其他各2种。共采集到优势种11种,其中桡足类种类最多,占7种。原生动物、轮虫的大量出现表明金沙湾海域处于污染状态。金沙湾海域全年监测结果大部分水质因子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标准,透明度状况变化较大,透明度最差时仅有25cm,2018年夏季开始,金沙湾悬浮物浓度陡增,局部站位甚至超出二类海水标准,悬浮物浓度(SS)的增加与透明度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在2018年全年的调查中,无机磷浓度(DIP)的浓度均达到了四类海水标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金沙湾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指数、有机物污染数指数均由DIP主导。通过Canoco多元统计分析,发现赤潮种的出现与特定理化因子保持高度相关。水质因子结果总体表明金沙湾水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通过移植珊瑚初探,珊瑚前期有一定的生长和适应,但随后全部消亡,与2018年度金沙湾水体整体变差保持一致,客观上证实了金沙湾海域水体的恶化,并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各部门应当加强对金沙湾海域的监管、维护工作,共同保护好金沙湾海域。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