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平安2019年报科技业务发展迅猛:总收入同比增长27.1%

平安2019年报科技业务发展迅猛:总收入同比增长27.1%

时间:2023-11-07 02:57:45 作者:
摘要:20日,中国平安披露了2019年全年业绩,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8.1%至1329.55亿元。平安的科技板块表现尤其夺目,去年全年平安的科技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27

作者|柯怡

20日,中国平安披露了2019年全年业绩,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8.1%至1329.55亿元。平安的科技板块表现尤其夺目,去年全年平安的科技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27.1%至821.09亿元;科技专利申请数超21383项领跑全球;旗下独角兽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和汽车之家均实现上市,陆金所控股及平安医保科技实现对外融资,整体估值达691亿美元。

“平安作为国内金融龙头,随着金融业务和科技元素的高度融合,经营效率不断提升,业务协同效果显著,带动营收、利润快速增长,行业龙头优势进一步显现。尤其是,科技业务规模快速提升,持续推升公司估值”,东兴证券研究所非银首席分析师刘嘉玮指出。

自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平安迅速应对,除了从保险保障、医疗资源、公益捐赠等方面抗击疫情,平安还积极开展科技抗“疫”,第一时间开通专家在线免费问诊,在线科普疾病防控知识;平安旗下的武汉平安好医医学检验室作为定点机构承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缓解样本检测压力。此外,平安调配64层移动CT车奔赴前线,免费开放远程线上阅片辅助诊断。在智慧城市方面,平安通过“i深圳”APP平台提供20多项疫情防控服务,助力深圳政府科学抗疫;智慧交通上线“疫情防控交通一体化系统”,通过高精度体温检测,有效抑制疫情扩散;智慧医疗打造的“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动态”帮助医院提供远程AI新肺炎辅助诊疗方案,目前已经在200多个官方渠道上线,超过15个省市在使用。

科技持续取得突破,已累计获47个国际科技奖项冠军

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平安拥有11万名科技业务从业人员、3.5万名研发人员和2600名科学家。同时,平安设立了8大研究院、57个实验室,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深入合作并产出科研成果。此外,平安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21383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其中金融科技、数字医疗科技领域的已公开专利申请数分别位居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

2019年,平安累计获得47个国际科技奖项冠军,在各类权威医疗期刊发表20多篇医疗论文,科技水平获得国际认可。

人工智能领域,在斯坦福阅读理解竞赛(Stanford SQuAD 2.0)中,平安以90.9分比89.5分超越人类的理解准确率,荣获第一名;在WMT2019国际顶级机器翻译大赛上,荣获“英译中”赛道世界冠军。

金融科技领域,在全球金融服务业标杆奖项“BAI全球创新奖”的评选中,金融壹账通区块链贸易融资网络荣获“领先技术最佳应用奖”及“杰出成就奖-金融服务业最具顚覆力创新奖”。

医疗科技领域,平安一举获得国际医疗影像会ISBI的三项竞赛总冠军,包括肺癌病理分割(ACDC)、内窥镜影像质控(EAD)和病理性近视检测(PALM),六个单项世界第一;在国际ACL医疗智能问答子任务中力压70多名参赛方荣获世界冠军。

同时,平安在各类权威医疗期刊发表医疗论文20多篇,其中在《美国肾脏病杂志》上发表慢性肾病预测模型,在《柳叶刀》子刊上发表重庆流感预测自适应模型。

金融壹账通首批财报营收大增64.7% ,平安加快布局医疗科技

2019年12月31日,平安旗下的金融科技企业金融壹账通成功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成为中国首家赴美上市的商业科技云服务平台企业。

日前,金融壹账通披露了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凭借国际领先的区块链技术,该公司为海内外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服务与解决方案,并获得香港金管局发放的虚拟银行牌照。2019年,金融壹账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7%至23.28亿元,产品覆盖国内全部大型银行、99%的城商行及52%的保险公司,优质客户数达473家;已为境外14个国家或地区的47家机构提供服务或签约合作。

医疗科技的代表成员平安好医生则继续奠定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地位。2019年,平安好医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7%至50.65亿元。截至期末,平安好医生累计注册用户量超3.15亿,已与超3000家医院合作,全年互联网线上日均咨询量72.9万人次。

财报显示,陆金所控股在财富管理和个人借款业务领域中积极应对挑战,把握监管新政下的新机遇,业务实现稳健增长。截至2019年12月末,陆金所控股管理贷款余额4622.43亿元,较年初增长23.3%;30天以上逾期率为1.9%,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显著优于同业;陆金所平台注册用户数达4402万,较年初增长9.1%。

汽车之家致力于建立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汽车生态圈,为汽车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及服务,业绩逆市增长。2019年,汽车之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4%至84.21亿元,其中在线营销业务收入占比17.7%,净利润同比增长10.7%至34.09亿元。

平安智慧城市以优政、兴业、惠民为目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累计服务115个城市、50万家企业、5000万市民。在优政方面,平安智慧政务构建了覆盖城市经济分析、风险监控、应急指挥等业务,已在国内20多个城市,30多家委办局辅助政府实现“精准决策”、“协同办公”、“智能管理”。在兴业方面,平安智慧贸易累计服务40多万笔报关,稽查时间短至5天,报关时间缩短至5分钟。在惠民方面,平安智慧医疗覆盖1.4万家医疗机构,其AskBob辅助诊疗全年累计调用量达1100万次,惠及26万名医生。

此外,平安持续加快在医疗科技板块的布局,旗下平安医保科技为医保、商保及医疗服务提供方提供一揽子智能化赋能方案,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年,平安医保科技成功中标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宏观决策大数据应用子系统”、“运行监测子系统”建设工程项目以及山东、河北、青岛等省市平台建设工程项目。截至期末,平安医保科技已覆盖全国200余个城市,服务参保人数超8亿。

持续深化“金融+科技”战略,全面推进线上化经营

2019年,平安持续深化“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旗下的科技公司持续探索创新商业模式,科技赋能成效显著。2019年,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个人客户数为7371万,较年初增长19.3%,在整体客户数中占比36.8%;新增客户数3657万,其中40.7%来自集团五大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互联网用户总数较年初增长16.2%达5.16亿。

在科技赋能金融主业方面,平安贯彻“产品+”、“科技+”两大策略。截至2019年12月末,平安智能语音机器人全年累计服务量达8.5亿次,已覆盖集团83%的金融销售场景、81%的客服场景,可实现每年坐席成本下降11%。平安产险运用AI图片定损技术和精准客户画像技术,为近90%车险出险客户提供在线服务,其中近25%的案件可通过智能定损完成;“信任赔”服务开创性实现后台零人工作业模式,全年案均赔付完成时间仅3分钟。平安银行持续深化零售转型,科技人员超7500人,较上年末增长超过34%,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投入同比增长35.8%,其中用于创新性研究与应用的科技投入10.91亿元。

在今年开年以来持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中,平安的“金融+科技”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此前,有媒体在评论武汉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指出,中国平安基于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和科技板块而拥有强大的盈利能力。多家券商在研报中指出,疫情对保险业的冲击是短期的,对线上经营能力较强的中国平安的影响有限。

此外,疫情期间,平安利用智慧办公保持高效内部运营,通过科技赋能抗“疫”行动。平安的在线问诊、在线阅片等服务有效帮助减轻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压力。平安人寿通过全流程线上化不间断服务超过90万人寿客户续保,“好车主”APP为千万客户提供全方位、线上化的车险服务。平安银行的“线上贷款服务”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保障。此外,平安智慧城市通过“i深圳”APP平台提供20多项疫情防控服务,助力深圳政府科学抗疫;智慧医疗打造的“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实时动态”上线超过200个官方平台,帮助医院提供远程AI新肺炎辅助诊疗方案,已经在15个省市、1万多个医疗机构、30多万医生中使用,智能阅片系统为合作定点医疗机构提供支持远程AI读片和电子胶片影像共享,准确率高达90%。

中国平安指出,2020年是公司“金融+科技”、“金融+生态” 转型深化的关键之年,中国平安将抓住科技创新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持续提升基础科技能力,不断丰富和升级应用场景,持续加大对外赋能,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用实际行动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服务国家。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