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分类如何划分,划分的依据
二十四节气,是老少皆知的传统民俗概念。
它是民间用以指导农事活动的规律,凝聚着古代人民的智慧。
那么就让我们来学习,二十四节气分类的依据。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气候悬殊,因此各地四季开始日期和其持续时间并不相同,有些地区四季分明,有些地区不甚明显,甚至某一整个季节都不出现。例如黑龙江省瑷珲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便没有夏季;而在青藏高原上流传着“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华南福州以南没有冬季,有些地区几乎全年都是夏季,真是“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云贵等高原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无夏,昆明就有“四季如春”之称。所以“四立”虽是从天文上划分得来,却有很强的地区性,它不能适应于全国。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从农业生产上看,这三个节气的热量意义大于它们的水分意义,具体而生动。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向天地万物通报春回大地的信息。
结束语: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同时,它还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现行的公历中,节气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不超过1—2天。
相关阅读
-
我不知道日本马桶盖,只知福岛全靠中国泵车国人必读!...
-
很多大学生念书念得心猿意马,却总觉得越早开始实践,未来的工作就越牢靠。...
-
2015诺贝尔奖抗癌研究:蛋白质是细胞修复DNA的工具!USANA葆苾康蛋白粉是您的最佳选择!2015年诺贝...
-
快到年底了,有很多人想再外出打次工,挣点钱回家过年花,正巧,很多劳务中介也是这样的想法!我也是这样的想法,于是在网上开始四处出击,寻找合适的工作...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微信订阅号【筋骨堂】专栏,逢周四推送!本栏文章由医院骨科专家名医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
-
消失的TA...
-
太阳活动进入不活跃期!地球小冰期即将到来?能抵消全球变暖吗?
太阳活动进入不活跃期!地球小冰期即将到来?能抵消全球变暖吗?,地球,世纪,小冰期,太阳活动,全球变暖,气候变化...
-
阅微草堂笔记(上)本书是明清短篇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作,为大学士纪昀晚年所作,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
-
入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罕见持续阴雨天气,究其原因与厄尔尼诺不无关系。根据气候监测,自2018年9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系统掌握丰台生物多样性现状,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
为什么蚂蚁会排着队行走?昆虫蚂蚁属节肢动物门,蚂蚁的种类繁多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在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蚁...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