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技术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9月6日,2022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FBAS 2022)在北京拉开帷幕。在这场关于可持续发展大数据的盛会上,多位专家齐聚一堂,探讨数字技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推动可持续发展大数据方法、技术和知识的分享。
当天,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英文简称“CBAS”)也迎来了正式成立一周年的日子。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出席论坛开幕式时指出,数字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在分析与地球系统和人类活动所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协助各国政府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大数据研究,将继续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科学前沿技术,将SDG中心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高端科技智库,中科院将与世界各国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一道,努力构建数字化合作新格局。
“SDG中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质落实作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国际科学理事会可持续性科学使命全球委员会联合主席伊琳娜·博科娃说。
发展空间对地观测优势
会上, SDG中心、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自然资源部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和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了可持续发展卫星观测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谈及联盟成立初衷,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说:“联盟是一个公益性、学术性、非盈利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团体,本着开放、互惠和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空间对地观测的优势和潜力,凝聚国内外优势资源,合力为2030议程和全球发展倡议实施贡献力量。”
按照规划,联盟将宏观、动态、持续地探测不同尺度和不同圈层的地球表层参数,并且通过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客观反映地球环境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表征指数,以此直接或间接为2030议程和全球发展倡议的实施提供数据服务和科技支撑。
在这个科技合作平台上,联盟还会研究并分享联合国相关机构、各成员国和国际组织等落实2030年议程过程中对空间对地观测的现实需求,组织协调国内相关单位,合力构建和发展全球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共享共用和科技服务能力,助力2030年议程和全球发展倡议的有效实施。
此外,联盟还将联合各方构建可持续发展卫星虚拟星座网络,充分发挥联盟成员单位优势,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服务能力保障。
郭华东说:“我们还会根据全球SDGs指标体系不同领域和不同尺度的数据需求,充分利用联盟成员及相关卫星观测数据源生产多种类型和多尺度的数据产品,保证数据服务质量,构建卫星观测数据产品评价体系。”
构建可持续发展合作网络
根据SDG中心成立之初的五大发展任务,SDG中心还谋划了另一件事情——筹备CBAS全球SDG伙伴关系计划,搭建可持续发展合作网络,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5月30日,可持续发展合作网络建设正式启动,发布了CBAS Global SDG Partnership(CBAS全球SDG伙伴关系计划)暨节点建设培育项目征集指南,面向全球征集SDG领域的潜在合作方。
指南一经发出,得到了全球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和创新型科技企业的积极回应。
“我们收到申请书、意向书30份,覆盖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例如此次入选的赫尔辛基大学,相关负责人看到征集指南后,第一时间与我们进行了沟通,并且积极申报项目。”郭华东说。
经过专家评审,论坛当天公布了“CBAS全球SDG伙伴关系计划”首批伙伴名录,包括芬兰、泰国等8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在内的6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共14家单位成为SDG中心首批合作节点。
据了解,伙伴关系计划主要为四类合作活动提供平台,包括科教研究、科学数据共享、行业应用与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在零饥饿、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实用的清洁能源、可持续城市与社区、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等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通力合作,搭建多利益攸关方沟通平台。
数字技术未来可期
2015年,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193个成员国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169项具体目标。
伊琳娜·博科娃表示,当前距离2030年仅剩8年时间,在全球尺度数字领域内,跨学科融合、基础教育、性别平等方面与既定目标仍存在巨大差距,只有设立并实施科学导向明确、资源配置到位的全球方案,才能够有效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SDG中心作为全球首个大数据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专业科技机构,成立一年来,持续加强与国际组织、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不断提出大数据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中国方案。
郭华东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全球发展倡议的实施正在向科技创新提出新的需求,数字技术未来可期。一年来,SDG中心构建了持续发展大数据研究的国际平台,数字技术具有强大赋能力量,是未来科技创新的核心方向。”
郭华东表示,下一步SDG中心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和技术促进理念,共同促进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成果清单中可持续发展卫星星座和数据与信息研制与分享工作的落实,为推动全球发展倡议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相关阅读
-
眼神科技在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为你解读不一样的AI
眼神科技总裁周军在“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发表主题演讲。...
-
10月31日上午,由西安市委、市政府主办,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承办的2019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航空科技成果转化分论坛,在西安航空基地航空科技大厦举行。...
-
2023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正式开幕 科技成果转化成果丰硕
中国网讯(记者 王瑞芳) 5月27日下午,2023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在中关村展示交易中心顺利......
-
因为生活,我们必须学会圆滑一点,圆滑的人,不代表就没有干净的灵魂。 生命中,你会遇到很多辉煌之人,但是你看到的华丽丽,辉煌的背后,都是默默辛劳的汗水和不言放弃的精神。人生的路......
-
5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程序》(以下简称《工作程序》)。《工作程序》共15条...
-
恭喜港科大,连续三年第一!...
-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旅游绿皮书。...
-
看淡生死的句子分享:1、看淡人生,应是心理上的定位:人生过半,当明天理,山有高低,人有高下。命中若有自会有,命中若无莫强求,2、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
在经济与商科专业大类中,共有200所大学上榜,香港科大排名中国第一。...
-
做程序员要有“疯子精神”,中国开源开放的科创人才要如何培养?
文章浏览阅读501次。整理 | 郑丽媛出品 | CSDN(ID:CSDNnews)过去三十年,科技驱动全球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技术的迭代更推动了全行业的数字化革新...
-
今年是北京新高考元年,高考科目调整为“3+3”模式,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3门统考科目,以及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6科中任选3科的自选科目。以下推荐了一...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