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性生活越来越少,得性病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最近在网络上流行起一个新名词,叫“禁欲系”,即形容外表看起来清淡高冷的男性或女性,最重要的是他们个个不为女色或男色所动,看上去就像没欲望一样。
同时在日本也有一个流行词汇,叫“无性症候群”,用来形容当下日本年轻人对于亲密关系和性生活的冷淡。
甚至日本互联网上还有一系列同属“无性症候群”的网络用语。比如,忙于工作、害羞腼腆的“食草男”;成年后依然跟父母同住并啃老的“单身寄生虫”;还有沉迷动漫和游戏的“御宅族 ”。这些年轻人,不仅没有另一半,甚至完全没有性生活。
当代年轻人的性生活越来越少!
2013年,一份英国伦敦大学《全国性态度与生活习惯调查报告》指出,16至44岁的英国人平均每月性行为不到5次。而在仅仅3年前,男性每月有6.2次性行为,女性6.3次。
在2014 年,澳大利亚全国性生活调查表明,异性恋每周平均有1.4次性行为,低于10年前的 1.8 次。①
2017年3月,在期刊《性行为档案》(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上刊发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发现,美国人在21世纪10年代早期的年均性行为次数比上世纪90年代末少9次,从每年62次降至53次,下降了15%。且各性别、种族、地区、教育水平和工作状态的人群中都存在这一现象,其中已婚人士下降得最为明显。
2018年12月《大西洋月刊》刊登封面文章,标题为:《“年轻人性生活为什么这样少?”》。 研究指出,美国年轻人的性生活频率相较于父辈一代大幅降低了,开始性行为的年龄也在推后。出生于1960到1980年代的人们20岁的时候,比现在20岁的年轻人性行为频率更高。而且他们年龄稍长后,性生活的频率也少于前一代人:从1990年代到2014年,成年人每年平均性行为次数从62次下降到了54次。②
事实上,“当代年轻人的性生活越来越少”的风潮不止出现在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在中国,年轻人对性与爱的亲密关系也有类似态度。“佛系青年”看淡一切,“90后已经没有性生活”,“睡自己都没时间,哪有时间睡别人”......诸如此类的调侃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自我调侃的口头禅。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教授的研究《2000-2015年中国人的“全性”(Sexuality)》里面的调查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18岁到29岁已婚或同居的年轻人里,男性每月性交少于一次的比例从7.6%上升到10.2%,女性则从3.1%上涨到14.3%;男性中没有“性趣”的比例从4.8%上升到12.1%,女性没有“性趣”则从12.8%上涨到27.3%。③
而研究还指出,对于已经结婚的中国人来说,婚姻的满意度也在下降,觉得婚姻“非常满意”的比例从2000年的74.1%下降到2015年的53.1%。婚内“日常亲昵”的比例也从2010年开始大幅降低。
然而,婚内男性自慰的比例则从2000年的21.5%上涨到2015年的42.6%,女性则从5%上升到12.9%。③
得性病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了
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虽然年轻人性生活在减少,但年轻人群体中性病患者却在增多。
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调查发现,性病发病率升高,主要还是因为很多年轻人在发生性行为时没有采取安全措施,也就是没有使用安全套,一次不带套,比发生几十次安全措施的性行为风险还高。
中国疾控中心一项针对全国312,016名大中学生的大型调查显示:2010到2015年间,15-17岁学生首次发生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高达60.2%;他们最近一次与固定性伴侣、临时性伴侣和商业性伴侣发生性关系时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50.5%、59.6%和58.1%。④
根据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披露,近年来10-29岁的青少年各类性病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包括梅毒在内。而淋病发病率在长时间下滑后,重新冒出回涨苗头,最主要原因就是未使用安全套。
2018年7月31日在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中夫公布了一组数据:2018年我国新发艾滋病14.5万例。我国15到24岁之间的青年学生近年每年报告发现病例一般在3000例上下,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趋势总体有增长。
由于中国对于性方面羞于说出口,对于性教育方面缺乏,使得年轻人对于性知识匮乏和生理卫生知识不足,为性病的传播埋下了隐患,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安全着想以及他人,在发生性行为的时候一定要戴上安全套。
与此同时,不专一的性关系以及不洁的性关系,也是性病增长的主要原因。过去是从一而终,现代社会逐步开放的性观念,让很多人对待“性”变得更加随意。
从某种程度上看,不是说现代社会年轻人的性生活少了,而是专一的性生活少了。而不专一的性生活,正好给性病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摧毁健康,一次危险性行为足矣
此前,微博上一段视频曾引起热议。酒店中,一名女孩裹着被单,蹲在墙角对着拍摄者怒吼,“你真的有艾滋吗”,男子笑着回答着:真的啊,骗你干嘛”,女生瞬间崩溃,撕心裂肺地哭喊。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在网上还流传着这样的报复事件,一些艾滋病患者为了“拉人下水”获得一丝心理安慰,不惜祸害别人。
这名男子不仅祸害了别的女生,在发生性关系之后,竟然还给对方寄了寿衣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欢迎加入艾滋俱乐部!
当人心扭曲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当他们面临失去宝贵的生命时,希望别人遭到跟自己同样的痛苦。这样的变态行为,这样的自私心理,太可怕。
尽管这些案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一生都无法改变的痛苦。
2018年5月26日,艾滋病匿名检测包(HIV尿液匿名检测包)自动售卖机在上海高校部署完成,其中一所高校的艾滋病匿名检测包,仅用时6个小时即宣告售罄。
结果显示:次日,投样箱中的37份样本中,阳性结果有2份,也就是说已经感染艾滋病毒。
据三湘都市报记者2017年4月21日从长沙市岳麓区疾控中心举行的“高校疫情通报和骨干成员培训”会议上了解到,长沙有106名学生感染艾滋。而截止2017年4月6日,高校云集的岳麓地区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竟高达603人!
朱力亚,中国艾滋病群体中,首位也是目前唯一有勇气公开自己病情的在校女大学生。
在2005年5月31日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问她:如果你想给中国大学生、年轻人说话,你最想说什么?
她说:希望全国的大学生兄弟姐妹,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性行为。我想告诉中国的年轻人,中国的性开放已经20年了,该收了,我们也该清醒了。
提醒年轻一代,一定要洁身自好,时刻懂得自尊自爱保,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性”是人类生理和精神所需,但一切都要以做好安全措施为前提。不要因为一次不负责任的性行为,而悔恨终身。
相关阅读
-
眼神科技在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为你解读不一样的AI
眼神科技总裁周军在“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发表主题演讲。...
-
10月31日上午,由西安市委、市政府主办,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承办的2019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航空科技成果转化分论坛,在西安航空基地航空科技大厦举行。...
-
2023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正式开幕 科技成果转化成果丰硕
中国网讯(记者 王瑞芳) 5月27日下午,2023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在中关村展示交易中心顺利......
-
因为生活,我们必须学会圆滑一点,圆滑的人,不代表就没有干净的灵魂。 生命中,你会遇到很多辉煌之人,但是你看到的华丽丽,辉煌的背后,都是默默辛劳的汗水和不言放弃的精神。人生的路......
-
5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程序》(以下简称《工作程序》)。《工作程序》共15条...
-
无论是挖掘传统产业的潜力,还是激发新兴产业的活力,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环境,让更多高精尖特企业在千行百业冒头涌现...
-
录取结果香港科技大学 - 全球运营项目简介港科大商学院亚洲排名第一,环球运营(MSc in Global Operations)主要偏向与运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这一块...
-
性生活越来越少,性病却越来越多!原因竟是因为它,扩散现在知道还不晚!
“性”是人类生理和精神所需,但一切都要以做好安全措施为前提。不要因为一次不负责任的性行为,而悔恨终身。...
-
一个英语老师分享:语言是学习更多知识、见识世界的工具,为何不教孩子早点使用呢?
二年级升三年级,就像幼儿园升一年级一样,从一个基础级别的学习阶段进入一个更深层的学习阶段。由于三年级增加了英语课,有些孩子的英文学习将会遇上一定的困难...
-
海僧侣是一种未被证实的类人神秘生物。关于这种神秘生物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十六世纪的丹麦文献之中。文献中记载,在1546年的某日...
-
习近平强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