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全球智慧 展现科技力量——从2021中关村论坛看中国高水平开放创新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题:链接全球智慧 展现科技力量——从2021中关村论坛看中国高水平开放创新
新华社记者
创新永无止境,开放共创未来。24日至28日举办的2021中关村论坛聚焦“智慧·健康·碳中和”主题,通过论坛会议、技术交易、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板块搭建科创舞台、架起交流平台。
9月24日拍摄的2021中关村论坛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近400位外籍嘉宾参与、500余家中外企业展示最新成果、100项新技术新产品发布……大会现场,创新火花在这里碰撞,合作共识在这里聚合。一场论坛,链接全球智慧、展现科技力量,助力中关村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彰显高水平开放创新的勃勃生机。
9月24日拍摄的2021中关村论坛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自立自强:打造中国创新策源地
自主可控的模块化区块链开源技术架构“长安链”、适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机器人、10秒产生热能的石墨烯围巾……进入2021中关村论坛展厅,形状各异的模型沙盘、造型多样的机器设备、作用独特的先进技术吸引着观众。我国众多参展机构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碳中和等领域接连亮出看家法宝。
参观者在2021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参观展出的一款适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机器人。(9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一项项成果的集中亮相折射着不断提升的中国创新实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第12位。
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中国深圳—香港—广州地区和北京分别位列第二、三位。在大会的举办地中关村,能充分体会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这里诞生的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由我国自主研发,使我国具备了为量子计算等前沿研究提供极低温条件保障的能力;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发布的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有望帮助观测到原来无法观测到的量子过程或现象……
在2021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拍摄的制冷机(9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对于赢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动权意义重大。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许强表示,要发挥北京拥有众多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的优势,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并加强基础研究,瞄准科技前沿,努力产生一流的科技成果。
9月27日在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拍摄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毫不动摇: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北京,各项技术之间的融合创新,也在释放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智源研究院已发布智能模型“悟道2.0”,形成了自主的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技术体系。论坛上,智源研究院学术副院长唐杰介绍:“基于‘悟道’大模型,我们实现了冬奥手语播报的数字系统。通过这个模型,听障人士可以看到或听到冬奥会的所有播报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在论坛上分享道,经过十几年的基础研究和三年多的成果转化,研究团队已取得突破。“我们的石墨烯玻璃纤维目前已经产品化落地。”
大会论坛不仅有“讲”与“展”,通过创新大赛挖掘一批创新团队,这些创新的“星星之火”有可能创造“燎原之势”。大会还设立技术交易环节,用促交易、促转化的方式,力争打通前沿科技落地应用“最后一公里”。大会还匹配更加常态化与多元化的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创新交流平台。
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也是中关村的时代责任。
历史上,中关村从最初的“电子一条街”发展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开创了改革开放史上的一段传奇。
1988年,一家名为“用友”的企业在中关村创立。从财务软件起家,如今该企业成为全球领先的面向企业与公共组织的云服务与软件提供商。“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表示,在此领域我国将走在全球的前列,这也是企业努力的方向。
参会者在参加2021中关村论坛(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开放创新:凝聚各界共识开展创新合作
面对世界经济艰难复苏这一共同挑战,论坛上,全球知名科学家、跨国公司负责人等,共同探讨发展机遇,达成了强烈共识:国际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
“借力论坛平台,各国科学家可加速国际合作。”在论坛全体会议上,2015年图灵奖共同得主马丁·爱德华·赫尔曼与惠特菲尔德·迪菲发出倡议。
2015年图灵奖共同得主马丁·爱德华·赫尔曼(左)和惠特菲尔德·迪菲在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进行视频主题演讲(9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2015年图灵奖共同得主惠特菲尔德·迪菲在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视频致辞(9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全球广泛合作不仅有利于一国一域的发展,更是解决全人类发展关键问题的必要途径。翻阅历史长卷,人类总能在文明互鉴中共同进步。与会各方代表认为,中国的创新需要国际合作,全球的创新也期待中国贡献。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汤恩平说,中国在加快全球科技创新协作进程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中关村正在探讨以更开放的方式打造科技创新的新环境。
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数翻一番、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在论坛期间形成、上合国家青年共同发出科技创新发展倡议……2021中关村论坛是北京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在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工作人员展示远程协作机器人的操作(9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只有通过交流与合作,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才能真正造福于我们的社会。优秀的创新领袖、科学家及企业家们在此碰撞出新想法,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有益贡献。”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说。(记者 盖博铭、胡喆、王琳琳、阳娜、吉宁、陈旭、张超、田晨旭、赵旭、戴小河)
相关阅读
-
地球上最幸运的物种!因为特殊基因来到陆地,最终成为人类的祖先
虽然地球上早在至少35亿年前就开始孕育生命,但荒凉的陆地直到寒武纪结束后才迎来了首批生物的脚步。这表明,地球的生命演化史虽然漫长,但绝大部分时间...
-
在《海贼王》中天花板战力的强者简直多如牛毛,但却很少见过他们有面对面交手的战斗,这或许就是长篇漫画的通病吧,前期不计后果地塑造出各色各类的“最强”...
-
2024QS世界大学排名出炉!麻省理工学院蝉联12年榜首,稳坐全球第一! 剑桥、牛津分列第二、第三,此外G5大学帝国理工和UCL也都进入全球前10! 北大力压清...
-
姜涛 提供的 2021世界武汉建筑科技博览会...
-
名师点评河南高考英语丨郑州外国语学校赵莺莺:关注社会热点 落实核心素养的考查
大河网讯 6月8日下午,2023年高考英语科目考试结束。今年,河南的高考英语试题有哪些特点?大河网特邀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英语备课组长赵莺莺,为大...
-
生活中充满了令人捧腹大笑的瞬间和充满智慧的反应。在下,今天将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带您走进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时刻。故事1:老婆的宠物出差回家的那一刻...
-
很多考生认为在考前复习会让人更加紧张,其实在考试前复习是很有必要的,对我们会有提升。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考试前如何高效复习学习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
我今年高考 现在学新4 来得及吗是沪江提供的学习资料,沪江是专业的互联网学习平台,致力于提供便捷优质的网络学习产品,在线课程和服务。...
-
中关村影响力进入联合国中国高科技致力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应第62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凯瑞姆博士的邀请...
-
日期 2022年时事政治:2021年10月时政新闻热点汇总...
-
清洁人做清洁事就可以了学什么清洁知识呢? 1.如果有人对你说好好做你的清洁工作,学那...上海格瑞戴西是沪上高端保洁、消毒、空气治理公司...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