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孙三五:英语教与学如何从浅至深至有效

孙三五:英语教与学如何从浅至深至有效

时间:2023-11-03 03:57:38 作者:
摘要:英语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输入和输出。听、看和读为输入,说、写则为输出。在未来的英语学习中,学生最重要的能力则为学习素养,其包括对知识的积累、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

■受访人:孙三五(徐州丰县中学英语教师、“飚记英语”学习法创始人)

□采访人:刘争艳(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实习记者)

□请您结合学科特点,以及您的教学经验,谈谈现在中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暴露出来了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针对性的相关建议是什么?

■英语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输入和输出。听、看和读为输入,说、写则为输出。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阅读方面主要为“浅阅读”,缺乏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很多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低于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的30万词,仅有的阅读往往是为了应试需要,从而忽略了语言的本质以及对文本的赏析。

学生在校进行听力训练的唯一途径就是为听力考试所进行的训练,相关录音材料和听力环境,都处于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该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如何准确选择正确答案,很难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乐趣。英文写作更是很多学生的薄弱项,写作需要学生具备良好思维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这两种能力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对于写作,很多学生往往采用考前突击的办法,这就会暴露出前期积压的种种问题,大部分学生将这些问题归因到词汇量不够。实际上,这只是学生的错觉,究其根源,这些问题的出现还是因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惰性太强,毕竟阅读才是积累知识最有效的途径。

48fe66aa-956a-4b4e-b9b5-71612106cb14.jpg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可通过大量阅读、听英语广播、读写结合等方式来提高自身能力。大量阅读,并不是说一定需要阅读长篇英文著作。一方面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没时间阅读长篇小说,且长篇著作对普通高中生来说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大部分学校没有条件给学生提供大量长篇外文著作。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选择阅读一些相对容易的短篇著作,这既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也符合大部分学校的客观条件。同时,学生也可通过收听VOA、BBC等英文广播,提高其听力水平,同时提高英语学习成就感,增强学习乐趣。另外,学生还需要提高阅读技能,把握语篇阅读的策略,也就是如何高效把握文章的大意和行文思路。我自己有多年的尝试,可以归纳为:列点、衔接、建模。读者也可以自己去摸索,形成自己的阅读体系。

□学生们在选择辅助学习资源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能否推荐一些有价值的辅助学习资源?

■近年,教辅资料存在的问题在逐渐减少,并逐渐形成了品牌,这也增强了教辅资料的可信度。但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少针对性,教学理念不够,跟进性不强。教学不断变化,几个月就会有一些小变动,但是教辅资料并没有随着教学的变动而变动。再者就是无法与高考形成配套,虽然有少数科研能力较强的公司一直在研究,但大部分的公司没有强大的科研团队,没有能力使其与教材完全配套。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教辅资料就成了许多学生、家长的一大难题。事实上,学生可通过咨询老师获取一些相关建议。在老师没有明确推荐教辅的时候,学生应选取与教学同步或者专题化的资料。在课外补充阅读方面,学生可阅读一些同步类报纸,如《英语周报》《21世纪英语报》,此类报纸一般都通过多重审核,保证了资料的原创性与实效性。此外,学生还可阅读带英文注解的原版小说。在听力上,学生可下载“VOA”“可可英语”等英语听力APP,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训练。

□结合目前的相关动向和背景,您觉得英语学习未来需要强调的能力是什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在未来的英语学习中,学生最重要的能力则为学习素养,其包括对知识的积累、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学生素养要求学生能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能对作品文化框架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思维,懂得如何提问;此外,论文写作也是学生素养的一部分,从积累材料、分析材料到最后的成文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家长是学生素养培养的主力,应改变成绩就是一切的观点,积极配合教师教学观念,努力推进学生成绩与素质均衡发展。教师则要给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资源,培养学生素养意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