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全球科技创新方向及未来技术趋势

全球科技创新方向及未来技术趋势

时间:2023-10-31 02:55:40 作者:
摘要:美国MIT2016年十大突破性技术里面有三分之一和人工智能机器人有关,核心都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德国的核心是工业4.0。按照我们的想法,德国是相对比较淡定的国家,但这辆战车出口从1

曾鸣5月7号去了奥马哈,写了一篇文章《世上再无巴菲特》。

因为巴菲特投资的是工业时代的企业,比如投资可口可乐,巴菲特在IBM亏损了一百三十亿美元,错过了苹果、Google和亚马逊。他认为亚马逊可能会达到一万亿美元。

4.硅谷“独角兽”

全球估值10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美国8家,都来自硅谷和西雅图。

这些是独角兽,全球估值一百亿以上的。小米的估值在往下掉,UBER的估值也在往下掉。

3D打印

全球估值10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

美国8家,大多数在硅谷

5.硅谷科技巨头的下一个十年,他们究竟在做什么?

3D打印

苹果做智能驾驶,Google做C端的人工智能,微软做人工智能+云,亚马逊做AI、云和下一代物流,Facebook做虚拟现实,英特尔做物联网,通用电器做工业互联网,IBM做B端人工智能,特斯拉做电动汽车,UBER做自动驾驶,Airbnb做共享型社交媒体。

这11家公司当中有6家都是在做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苹果做自动驾驶、Google做人工智能驾驶,UBER也在做自动驾驶,特斯拉未来也会做自动驾驶。

手机之后,下一个全世界最重要的赛道就是智能汽车,没有其它。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做了两家AI公司,都是做自动驾驶的。

6.站在硅谷,看未来技术趋势

2000年到2020年技术的五个阶段:

3D打印

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是人人连接、物联网是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是人机合一、生命科学是基因组学、太空科学是星球殖民。今天我们处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早期。

7.影响未来的6项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工业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太空技术、材料技术。

3D打印

信息技术的底层是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ARVR都是信息技术的范畴,核心都是数据驱动的。

8.为什么基因的编辑技术会成为很重要的技术?

因为DNA像软件一样,现在可以编辑和删除。这是美国生物科学领域最新的认知,他们认为人的DNA相当于软件,可以编辑、可以删除。

孙正义说人类平均寿命要达到两百岁,七八十岁还是小年轻,未来最重要的领域就是生命科学。未来,将会产生拥有完美基因的新物种。

9.在互联网领域,中国是这个世界的“平行宇宙”

3D打印

硅谷一直在问一个问题,谁能超过一万亿美元?

过去大家认为是Google,现在认为是亚马逊,亚马逊4800亿,和阿里巴巴相比,一个是电商,一个是AWS。

中美互联网到这里就是历史性阶段了,上半年是共享汽车,今天滴滴是350亿,Uber是680亿,但是最近创始人离职以后掉了200亿,现在大概是480亿。

到了这个阶段,共享汽车出行方面滴滴的市值一定会超过Uber。因为最关键的是数据。现在,滴滴打车的流量是Uber的5倍,所以我认为滴滴公司的市值一定会超过Uber,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改变。

过去,我们的公司市值都比硅谷的公司少:谷歌市值是百度的10倍,苹果市值是华为的2.3倍,亚马逊的市值是阿里巴巴的1.6倍;特斯拉是比亚迪的2倍。

3D打印

从滴滴打车开始,中国开始反超硅谷。共享单车、蚂蚁金服将会创造中国有而硅谷没有的科技巨头。

先前,我们是这个世界的平行宇宙,硅谷有的企业中国也有。现在,我认为中国有的美国不一定有。

未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一定是科技竞争,公司与公司的竞争也会是科技竞争,人和人之间也是一样。

毫无疑问“认知”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单词,因为“认知”不是一个普通的汉语单词,是将人和计算机联系在一起。

三、捕捉中国下一个“技术风口”

我和达晨创投的董事长在德国交流过中国的“技术风口”,我个人认为有5个风口,首先是消费升级。

1.消费升级

3D打印

中国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日益相像,到2030年,中国家庭全年在食物上的支出占比将下降18%,而“可选品”与“次必需品”的支出将显著增加。未来15年,中国将贡献全球消费增量的30%。

——2016.6 麦肯锡《重塑全球消费格局的中国力量》

消费升级的逻辑是什么?

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的时候,国人的需求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消费升级的5个小的风口:文化、体育、游戏、教育、旅游,和人均GDP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马拉松,它是一项非常昂贵的运动,去柏林跑一次马拉松需要五万块钱。而马拉松只是体育里面一个很小的分支,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体育公司?这个产业是有巨大发展的。

今年7月,我和达晨创投、分众传媒等8个投资人在洛杉矶看全世界最大的体育竞技公司CAA和体育场馆公司AEG,体育产业、游戏产业和文化产业,很多产业都有很大的关联。

以前,我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现在看来就是“娱乐”这两个字,所有产业都是娱乐业。

现在,有一个万达儿童娱乐有限公司,教育、旅游、游戏、体育都是和娱乐连在一起的,就是“体育+娱乐”、“教育+娱乐”。六岁的孩子能学什么东西?全是娱乐。

前段时间有一个中国VC跟我讲,所有的产业都在转向娱乐。

过去我认为“娱乐”这个词很空,现在看来不是的,因为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以后,人的精神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所以我认为“网易严选”是最成功的电商,虽然是仿制无印良品,但是可以看到智能制造、大健康、环保产业、高科技和消费升级。

2.智能制造;

3.环保产业;

4.高科技。

四、人工智能——赋能下一个世界的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会是下一个20年颠覆人类社会的技术,它的力量将堪比电与互联网。

——未来学家 凯文 · 凯利

1.人工智能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人工智能是由算法和数据组成的;从狭义上讲,人工智能实际上就是一个超算中心,它的载体则是“机器人”。最可怕的是独立意志模式。

人工智能是对人类“认知框架”的更迭,算法则连通了人、事物、业务和信息;在未来,算法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全球正在进入“算法经济时代”。

2.人工智能的分类

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级人工智能。

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尼克·博斯特罗姆提出超级人工智能三种工作模式:

①先知模式:能准确回答几乎所有的问题,包括对人类来说很困难的复杂问题,比如“怎样造一个更好的汽车引擎?”

②精灵模式:能够执行任何高级指令,比如用分子组合器造一个更好的汽车引擎出来。

③独立意志模式:能够执行开放式的任务,能在世界里自由活动,可以自己做决定,比如发明一种比汽车更快、更便宜、更安全的交通模式。

对于AI的发展,扎克伯格是乐观派,马斯克和比尔·盖茨是悲观派,扎克伯格说马云也是乐观派。

但是,Facebook最近把AI关闭了,扎克伯格认为我们是被控制的。当时AI自己举例子,认为下面的程序都是错误的,自己可以做出一个更聪明更符合逻辑的程序出来。

这是最初级的AI,只有给予它独立的思考空间,自己可以做决定,就会做出比人更强的东西。

这对Google的影响非常巨大。

3.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及研究趋势

第一代是改善,第二代是迭代。

人工智能的定义是机器每天晚上都在改善。

AI在电脑里面,晚上我们睡觉的时候它自己在不停地迭代,可以发现最好的程序,可以做出最符合逻辑的决定,恰恰是我们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很难做出的。

人工智能的计算基础、数据算法,这些都是概念性的东西。

人工智能的垂直应用,个人定义为“穿透性技术”,穿透所有行业,但和互联网一样,本身不会产生千亿美元的公司。

今天腾讯四千亿美元的市值,你说是互联网公司吗?不是,这个是互联网上的社交媒体。

应用才会产生大公司,可以做技术和垂直应用,比如无人机服务机器人和个性化医疗。现在达芬奇机器人可以做远程的手术。

我希望大家记住我的一个观点: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最重要的市场来自于智能汽车。

教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全世界都是最重要的。

现在硅谷有两个观点:基因是软件,教育是软件,凡是软件就有编辑和删除,这是从去年开始的最新观点。一旦认为教育是个软件,基因是个软件,实际上这个产业本身就重新定义了。

马云说30年以后最优秀的CEO是机器人,孙正义购买了波士顿动力公司。

最关键的是AI-Forced,人工智能时代不可或缺的关键玩家。

Google无人车、Google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是继Google和Android之后的下一个产品。两百多个AI团队,三千多个项目在深入学习。

贝索斯认为应该把每天都当成第一天,关键是敏捷和前瞻性思维。眼下我们处在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当中,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巴菲特在这个领域投了130亿美元,IBM沃森在与德克萨斯的安德鲁癌症中心合作,所以前景还有待考证。

微软是AI For Everyone,微软和英国都是曾经辉煌却没有衰落的特例。

4.未来的可能

未来,“人”可能被重新定义:

自然人、机器人、生物机器人、机器人编辑、增强智能、基因编辑,可能也会产生很多创业项目,都是非常棒的技术。

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未来是AI和人的综合体,还有半机械人。

人工智能是赋能下一个时代的基础设施,未来“人”是被重新定义的,商业也是被重新定义的。最终是从智能开始,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智能商业到智能制造。

非常感谢腾讯青腾大学的邀请,让我分享对未来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所有的科学家都是讲某一个领域的垂直技术,我是把这些垂直技术连接在一起,然后给出我的一些观察和思考,还给出一些结论。很多结论有可能是错的,但我们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认知革命及未来技术趋势

赵胜 ,硅谷创客资本(Makers Venture Capital)创始人、以色列洼地资本(Vadi Ventures)创始人。在国内相继推出“知识 - 思维 - 认知”范式迭代模型和“人机一体”等未来科技概念。并著有畅销书《工业 4.0: 正在发生的 未来》、《中国制造 2025 :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工业革命》。

未来是什么?未来就是趋势,很简单两个字。美国一个学者定义说,趋势分为硬趋势和软趋势, 硬趋势会发生,软趋势不会发生,科技革命是一个硬趋势。我长期在硅谷,硅谷里面有一句话:让我们预测明年和后年的趋势很艰难,但是让我们预测未来二三十年,那是很简单的事情。

一百三十五亿年前,一个大的事件使宇宙在混沌当中产生,地球的产生来自于物理学。此后三十多万年,物质和能量构成原子和分子,所以化学产生。再过了一百亿年,分子结合了有机体,生物产生。所以宇宙产生的顺序是物理、化学、生物。

一万两千年前地球进入农业时代,这是史前时代。240年前的工业革命,改变了这个世界。前面三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主导第一次,美国主导后两次。

现在德国要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这让全世界震惊。从1993年美国开始的互联网时代以来,互联网经历两个时代,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移动互联网。

现在继互联网后是物联网,物联网后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后是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后是态度科学,未来五十年会随着这个路径走。互联网时代已经过去, 人类迎来了物联网时代。

世界分成两个中心,一个东方一个西方。从历史中看,第一个中心来自耶路撒冷,后来到了希腊,希腊是古典哲学的起源,再后来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科学战胜了神学,现在到了旧金山。

未来三十年是一个科技时代,人类进入了一个被加速的时代。习近平***在 G20 峰会上讲,我们迎来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2014 年 3 月 28 日,习近平主席在德国柏林跟默克尔做演讲中提到,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推动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未来五十年是信息技术和材料技术两个顶层技术。

2012 年,孙正义在“畅想软银三十年”新闻发布会上说,未来是没有屏的,未来街上很多人有人在手上划来划去,皮肤就是屏,未来是没有翻译的,脑袋有一个芯片,未来的科技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理解了当下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高想象的人未来是很有价值的。虚拟现实是一场感知的革命, 人工智能是一场认知的革命。

地球被两个要素界定,第一个是时间,第二个是空间。过去的互联网连接线上和线下,未来的互联网混淆虚拟和现实,在制造业场景里面,一切都是虚幻的。

第二个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个穿透性技术,它穿透未来很多的行业,未来三十年全世界最重要的是认知科学所产生的第二次的认知革命。

围绕未来,主要谈八个方面,第一个是认知革命, 第二个是人工智能,第三个是共享经济,第四个是创新基金,第五个是工业革命,第六个是解读2016,第七个是影响未来的6项核心技术,第八个是通往下一 个世界的10个关键词。

首先是认知革命,第一次认知革命源自七万年前,是想象和抽象,想象很重要。正如人类对地球对宇宙的认知,对人类的认知,对万物的认知一样,都是在不断变化。未来的人工智能是一个认知科学,跟认知革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个思维的范式迭代,认知是终极目标,新的知识替换旧的知识,动态的知识打败静态的知识,人类需要了解的是未知,知识迭代的速度太快。比如百度地图打败了很多出租车司机对路况的熟悉。

然而,认知的范式迭代,创新并不是让最强的物种生存下来,也不是最能适应环境的。

世界需要从政治、科技、经济、宗教四个维度认识。四大经济体:美国、俄罗斯、欧盟和中国,从经济上讲,中国占世界GDP的23.32%。从科技上讲,影响未来的核心技术有很多,每个技术突破都将带来数十万亿的市场。

认知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成为了大学教育主要的专业,认知科学包含六大学科,神经科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人类学、计算机。回顾认知革命的历史,第一次认知革命是七万年前。第二次认知革命是从2016年开始的,美国的科学家把2016年定义为人工智能元年。

未来三十年是一个科技的时代,精准医疗、生命科学、超级生物、基因组学、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人驾驶、3D打印、无人技术等技术值得关注,这些技术会应用到所有产业当中。

华为CEO任正非讲过,公司要创新,华为已经没有标杆,华为进入到了引领创新的时代。在科技革命上,包括华为等中国公司已经到了新的起点。在影响未来的六项技术里面,信息技术和材料技术都是顶层技术。

硅谷体现了三个深邃的哲学问题。硅谷是新时代的罗马,脸书、谷歌等二十家大公司有十九家在硅谷,市值排名前五的公司全部在硅谷,苹果、谷歌、脸书 和亚马逊。

中国目前市值超过一千亿的互联网公司有两家, 阿里巴巴和腾讯。但美国互联网公司是世界性的,中国是区域性的。但在电子商务,金融支付领域,中国比美国强。

中国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方面,具备超越美国和德国的潜力,中国制造在 2045年有取胜的可能性。

中国制造2025正迎头追赶,在十个规划的行业中,一个软件九个硬件,中国以硬件为导向,重视硬件的制造,但软件在整个功能制造领域里面,尤其是未来的智能制造领域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百度和谷歌未来做人工智能,脸书做媒体,阿里巴巴和京东对接美国的亚马逊,滴滴打车并购了美国的Uber就足以证明软件的重要性。

再来看硅谷的下一个大事件是什么,苹果公司以后不是苹果7,而是无人驾驶,脸书的方向是虚拟现实,成立了404制造实验室,所以脸书是在做工业制造,智能制造实验室。谷歌收购了七家机器人公司,特斯拉做能源汽车,Uber做无人驾驶,GE做工业互联网。

一个世界级的工业院校,正在支撑未来科技的发展。中国从模仿到吸收消化再创新,中国要在基础理论、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等上面不断创新,才能支撑中国建国一百年制造强国第一阵营。

未来的趋势,影响未来的六项核心技术,第一个阶段信息技术,叫联网,把人和人连在一起;第二是物联网,叫万物互连;第三个阶段人工智能;第四个生命科学;第五个是新能源技术;第六个是太空技术。

通往下一个世界的十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平行,从平行宇宙到平行思维再到平行决策、平行逻辑。第二个是认知,认知革命。第三个时间。第四个数据。第五个共享。第六个智能。第七个连接。第八个指数。第九个算法。第十个分布。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