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创富联席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徐欣:如何在科技新范式变革的大时代
7月25日,36氪WISE 2023全球化价值大会顺利举办。今年,我们以「时机·生机」为主题,聚焦文化融合、当地产业调研、合规运营、本地化管理等全球化关键话题,汇聚产业的力量,广邀深耕全球不同市场、不同细分领域的从业者、投资人,共同探讨在全球宏观环境、产业格局焕然一新的情况下,致力于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如何乘风破浪,直面时代挑战,把握时代机遇。
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创富联席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徐欣以《科技新范式变革与全球化》为题,分享了他和复星在科技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推进产业全球化的投资与企业发展思考。徐欣提到,AGI、AIGC等技术爆炸的拐点正在带领各行各业奔向所有的新场景和人类生产,科技新范式会真正打破计算、网络、传输这三个信息流最后的壁垒,以前所说的信息无边界只是应用层的信息流动无边界,而今天信息在生成、传输、存储方面带来了底层的革命性变化。面对变化,徐欣认为,企业要在这样一个新范式时代,紧跟科技最前沿,要在全球视野、产投研一体化方面,持续不懈地寻找No.1、Class.1、Only.1的团队。对此,复星定位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一,全球化的产业运营与投资的双引擎驱动能力;二,始终坚持强调深厚的科技和创新能力的投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好的科技、团队。
图源: WISE 2023全球化价值大会
以下为演讲全文,经36氪编辑后发布:
各位产业界的朋友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接受36氪的全球价值大会邀请,来给大家做一个主题分享。36氪的石总监站在媒体和智库的角度发言,视角非常敏锐,给了我们一个体系化的现代画卷。当今时刻,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无论是通过产业运营还是投资布局,都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时刻。今天我们的大会主题是“时机·生机”,这个词用得很好。
我在复星负责全球化的产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在前沿领域,相比于每天在产业运营中沉浸的朋友们,我们会更加敏锐地感受到气候的变化、大环境的变化。复星是一个扎根中国,全球发展的集团,在全球化的产业运营方面复星差不多做了30年。我相信在今天,第一,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价值的时机;第二,我们要应对全球化的生机,并拥抱它。
我的演讲主题是,如何在科技新范式变革的大时代背景下,更有效地以产业和投资的双轮驱动来推动全球化。
一、科技新范式带来底层的革命性变化
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历史的长河。从古典到现代,整个人类的产业发展,其实是一部货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逐渐三流合一,齐头并进的发展历史。古典时代,人们通过货物贸易,通过马队、驼队、海上运输将货、资金通过一种非常低效的方式,实现全球化贸易。直到近百年来,整个人类的产业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从原来的几十年到十年,再到年、月,甚至是从去年年底开始,信息流以最高速发展,以AGI、AIGC为代表的技术将“三流合一”的速度进化到以“周”为标尺的阶段。因此,人类全球化的发展就是一部人类的科技简史,从石器时代到机器时代再到今天的智能时代。
今天,我们面临的是高度科技大爆炸的新节点。我出身科技行业,在职业起点加入微软,进入了软件行业。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记得1994-1995年时,我在Linux终端的文本界面发出了第一封邮件,登上了当年上海热线的一个聊天室,用非常慢的,14.4k/s的拨号上网,在聊天室看着文字一个一个被输进去,一行一行显示出来,感受着信息脉搏的跳动。而今天,这几乎被模糊化了。就像看到满屏的科技文字一样,大量的跨学科、跨赛道产业和技术融合性的创新,以每天涌现出来的速度冲击着大家的认知。
站在产业和投资双轮驱动的前沿,我们不仅仅要高速提高学习能力,拥抱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新认知,还要以投资作为纽带,帮助产业去拥抱更多的新科技。
有一个说法是,今天的科技在发生新范式的变化,很多人疑惑,什么是范式?大家都体验过90年代中期的网络浏览器,那就是一个范式,所有的应用都运行在以浏览器为核心的访问界面,这种互动模式,或者说是从桌面到服务器的技术架构,带动了整整十年的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产业高速的发展,重构了一大批企业。
2000年,又出现了以iPhone为代表的终端科技的新范式。它的范式是什么?就是把你眼中从电视机变化为PC的屏幕,转移到一个小小的手机终端屏幕前,在此之上,涌现出大量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到今天,科技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范式变化,我称之为融合。所有终端和应用的存在形式与表现形式,从互联网早期时活跃在你的指尖转变为出现在我们眼前,出现在我们身边。就好像人类逐渐从鼠标过渡到键盘,又过渡到触摸屏,再到今天的信息流。
当然,从去年下半年,大家感受到的人工智能,以生成式智能带给了大家震撼的感受。尤其是从互联网时代一路走来的朋友,你受到的冲击感会更加强烈。经历过90年代的互联网后,你在2000年再回看,就会觉得屏幕前的浏览器是变成了Windows或DOS操作系统的替代物,我们所有的入口和生活场景都在转变。
今天,虽然AGI还没有完全实现,但在AGI、AIGC这种技术爆炸的拐点正在带领各行各业奔向所有的新场景和人类生产。产业底座正在从以前的砖石结构到clickmotor,到界面的人机互动,再到今天由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的信息流所带来的新交互模式。我们认为,这种新的范式变化会真正打破计算、网络、传输这三个信息流最后的壁垒,以前所说的信息无边界只是应用层的信息流动无边界,而今天信息在生成、传输、存储方面带来了底层的革命性变化。
第一,整个计算网络和存储带来的底层的引擎变化,使各行各业,尤其是走向全球化的企业要考虑如何在不同区域、不同市场、不同领域更好地构建自己在全球供应链的敏捷性。未来你在产业运营中所得到的信息很可能是高度的分布式模式,而不是指定型模式,你的合作伙伴也可能是在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通过云平台、新的信息系统来和你交互。
第二,技术范式的爆炸到达足够的拐点时,我们的产业面临怎样的挑战?就像马云说的那样,当互联网革你命的时候,与你无关。今天以AI技术为代表的范式科技爆炸,带来了一样的挑战,过去半年里,AI的Modeling,包括插件、API的开放,带来了一个更多创新的快速迭代。未来,很可能会大量涌现出受AI驱动的产业公司,它们将以一种全新的用户交互和体验来冲击现在看似领先的公司。所以有很多预言,未来十年到三十年期间,我们有很多千亿和万亿的创新型公司,将以大家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这要求我们今天的企业能够快速拥抱现代科技新范式的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一流人才,深刻理解现在的科技变化,做好应对新挑战的准备。
第三,现在的科技新范式带来了螺旋式的技术攀升和产业应用变化,很快就会迎来新的爆炸时刻。互联网时代,大家做的最多的事情是升级:升级手机的App,升级桌面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更换硬件,升级PC,升级笔记本电脑。现在这一轮的科技新范式带来的产业重构其实是和我们二三十年前经历双螺旋、摩尔时代升级带来的变化是一样的,甚至这种速度更快。不仅仅是企业面临的一些应用在以月、周为代际无缝升级,硬件在芯片层面的升级速度也从原来的一年变成现在的6个月,甚至3个月的变化。在这样双螺旋的技术驱动时刻,未来的产业创新和应用,包括全球化竞争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剧。
第四,发展的飞轮已经启动。现在的新科技范式对人、组织、社会、数字化等各个领域的冲击是无孔不入的。在新的科技范式大门前,我们会把以前互联网时代经历过的事情以更快的速度全部重新经历一遍。竞争发展的节奏和频率,也会从以前的论年变成论月、论周。我相信,很多企业在外部合作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全球协作的敏感性,尤其是当下合作的紧张节奏。
二、企业面对科技新范式如何拥抱全球化
从自身的产业和投资的经验来看,我总结了企业在当前科技新范式背景下拥抱全球化的四个要素。
第一,全球科技研发。此前石总监提到技术全球化,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当下这个地缘政治敏感的时代,企业越是没有办法关起门来搞技术建设,一流人才不会以国界为边界来流动,所以要坚持人才在哪里,研发去哪里,前沿的探索去哪里。复星去年在全球的研发投入有六七十个亿,我们的研发高度分散在全球,芯片的人才在哪里,我们就到芯片人才最多的地方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当地合作伙伴合作。软件人才在哪里,我们会和当地的高校、顶尖的团队直接合作,通过投资布局来合作。
第二,供应链体系的重构。今天很多话题都和这一点相关,比如如何持续加大引进合作的力度,加大走出去,探索走到当地的市场,贴近企业的探索。在复星有一个专用的词叫“Glocal”,就是BeGlobalandBeLocal。企业既要做全球化布局,也要到当地用好当地的管理团队、研发人才和配套的供应链体系。在当地深深地生根,做全球敏捷化企业。
第三,销售网络。目前的产品,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以更快的速度触及到最终客户,是企业的最重要的手段。在全球化协作中,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多渠道营销网络,是企业全球化能够成功的关键。
第四,生态。尤其是以软件定义为代表的生态协同。由于信息的无缝化、无国界,今天硬件的比拼、产品设计的比拼已经被模糊。虽然有技术竞争上的敏感地带,但我们仍然要探索怎样谋求跨国界合作。作为软件行业出身的老兵,我认为,未来决定成败的还是软件生态。这里面不仅仅是传统的Software软件,还包括服务、营销、体验、数字化供应链,这才是一个生态,一个高效的全球协同系统。
图源: WISE 2023全球化价值大会
我把新范式科技的重构总结为这样一个图。无论是Windowsmoment,还是浏览器的Nextgate,还是IEmoment,还是iPhonemoment,都有这样的范式图谱。今天所有的企业,无论是自建、合作还是创新,都离不开四个层面,对自己的产业结构进行全部的重新审视。今天企业所依赖的信息流底座的系统重建,主要是为了满足AI和大数据在爆炸式的计算量、存储量和传输速度情况下的挑战,这更多是以现在的龙头企业合作为底座,包括微软、英伟达、亚马逊等。它们在这个底座上,建立了一个非常大的全球化的公有平台,同时企业为了保持自己发展的敏捷性和竞争壁垒,纷纷建设自己私有底座的计算平台、信息平台。
这个底座平台的建设摆脱了以前传统的称之为对IT服务器的单维度重资产的依赖,底座之上很重要的是架构自己企业的数字化引擎,这种引擎就是未来各种各样的Model、API封装或者是已经商业化的引擎,包括字节的火山。既有通用大模型,也有产业的垂直模型,也有企业自己研发的小样本模型。这些模型会以暴力计算的方式,帮助企业在研发和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加速走向市场。每个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引擎,无论是通过公有、私有还是混合的合作模式。
无论企业在哪行哪业,我们都可以看到,当下新能源、新材料、新生命、新信息科技重新架设了企业竞争的高速公路。站在复星的角度,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中,在新科技、前沿科技的探索和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和前沿不断碰撞的过程中,企业才能未卜先知,找到合作的先机。
举个例子,疫情期间复星投资的企业BioTech和复星在大中华区合作,我们自己的复必泰mRNA疫苗,因为有了早期的全球化投资布局,当技术快速达到一个极点并爆炸的时刻,复星能够成为很重要的全球化合作伙伴之一。我们认为,在技术高速变化的时代,中国全球化企业在产业和投资的双轮驱动能力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复星有很多同行和我们在全球化投资的项目中合作,一起探讨,如何抓住科技新范式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同时赋能中国产业更好走向全球,和人才、资源、市场进行互动。中国企业在引进新技术应用方面不遗余力,各行各业中国人善于用创新,善于在创新上再创新。这是中国企业很了不起的地方。马斯克说,只要中国人想做的,没有做不成的。在这样一个重塑全球产业新飞轮的格局下,我们要紧紧拥抱全球最先进的科技,张开臂膀和他们合作,走到他们的市场,走入他们的企业。我们自己更要走出去,离他们更近,不仅仅是通过我们这样的产业峰会、大会,而是要和他们每天在一起交流。同时采用好的合作形式,无论是投资、BD还是和他们在各个区域里进行业务的各种合作,和他们联系、碰撞。我强调不仅仅是一个Supplier和Buyer的合作关系,而是真正走到全球化的新科技范式企业中去,加强对话。
三、科技新范式带来的产业全球化趋势
我在过去一年和全球很多合作伙伴的交流中总结了四点趋势,我相信未来一定会发生。
第一,人人都有自己的领航员,就是Copilot,人工智能。它一定会像智能手机一样出现在每个人的手指尖,出现在每个人的眼睛前二三十公分的视野里。拥抱这个Copilot,这其中会出现很多从ToC端到ToB端的新知识,一些新技能和一些新职业。大家可以开始加速学习了。比如大家听到的最新的研究领域叫“提示工程”,这是讲在新的AGI范式下,人机如何对话,我们以前动动鼠标、键盘,人机就可以对话。而今天掌握新的技术和AI对话的年轻人,对这方面完全不了解,盲目的用搜索引擎与AI对话,二者的生产效率截然不同。
第二,技术与需求双向推动全球化。整个的科技新范式应用在各个领域里,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本和经济体的规模与密度进行保障。所以未来的科技和产业融合的方式,有可能不是一个单一龙头或寡头垄断的方式。未来,每个独立的经济体都有可能拥有自己独立的AI底座,应用的方式包括法律法规规范的方式。在这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单一足够大的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我们对中国后来居上是比较有信心的。虽然在绝对技术指标方面是否能碾压国外,我觉得还是要怀着谦虚的心,不好说,但是在这方面中国自己有很强的闭环能力。
迎合不同市场和不同行业的需要,走到最有效能够整合技术供应链、价值链的市场中去,尽量无缝地将最优秀的技术人才融合进来,这是我们最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面。
第三,全球化的创新链。人才在哪里,研发高地在哪里。我称之为“No.1、Class.1、Only.1”。我们要走过去和他们互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投资、BD、合资,进而和他们在供应链上将沟通协作链接得更紧。
第四,再一次的开源。再一次的开源不仅仅是在上一个称为IT时代的阶段,对程序员的一种开源,进而加速移动互联网整个生态到应用的繁荣。而是在新的人工智能底座和引擎智商。今天大家可以看到,3月1日,OpenAI把它的GPT的turbo开源,后续几个月会把更多的API开源出来,造福新科技范式创新企业。开源一定成为企业构建自己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必经手段。在移动互联网平台和前互联网平台上经历了的那一批App开源的繁荣,会在AI这个大的科技范式下全部重新走一遍。
四、面对科技新范式,复星如何推动产业投资全球化
企业要在这样一个新范式时代,紧跟科技最前沿,要在全球视野、产投研一体化方面,持续不懈地寻找No.1、Class.1、Only.1的团队,和他们贴身沟通合作,共同构建多元化产业生态,不断通过自己的产业和前沿科技碰撞,提高技术壁垒,不断引进全球化人才。在上述方面保持自己在前端的敏锐、敏捷和爆发力。这六个方面是复星过去十几年一直坚定的全球化产业布局之路。
复星在探索自己创新驱动的全球家庭消费产业集团的图谱发展过程中,对自己核心能力的定位是:
一,全球化的产业运营与投资的双引擎驱动能力。在复星集团,我们全球收入占到全集团收入的一半。研发也是这样一个全球化分布的水平。投资团队和我们全球产业的团队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差不多到了5:5,我们高度寻求能做的,自己加强研发自己做,不能做的,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加速在全球化前沿发展的布局。用并行的方式打造多元化的产业和投资能力。
二,始终坚持强调深厚的科技和创新能力的投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好的科技、团队。今天我们的海外员工大概占到整个集团的40%,这包括我们海外的全球合伙人、我们海外控股的品牌企业。这也是过去十年窗口期,复星不断增长,赋予自己植根中国、布局全球的产业集团基因。我原来在硅谷做科技投资,2020年后回国,重新梳理我们在新范式科技投资赛道和产业结合的EVC(Ecosystem VC),即生态风险投资。我在想,如何通过更好的和科技圈,无论是欧美、日本还是新加坡的一些优秀团队保持对话,在投资方面展开合作,进而达到产业上的BuyandBuild,或者是BornandBuild,或者我们和他们通过BDandBuild,我们有一套不同的策略,进而尽可能在各个产业中快速实现布局。
今天复星全球产业布局在全球35个国家,无论是供应链还是销售渠道,都有自己的Glocal布局,做到既全球化又本地化。同时在近15个重点的国家,我们有自己的实业产业公司在当地长期运营。
把复星作为一个案例来看,我们在全球化的科技投资、科技驱动产业方面,是过去十年在国内走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民营多元化的企业。植根中国,全球布局的企业未来道路还很长,特别是从AIGC、AGI的大门打开,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今天我们的企业如果没有更多的危机感,没有快速向前拥抱新时代的动力,很有可能会在当下产业的竞争中被挤下去。我们每天都有很强的企业发展的危机感,在这种情况下,反而带来了我们加速全球化布局的时机,只有秉承这样的理念,才能带给自己生机。
最后,我用比尔·盖茨当年说过的话来结束演讲。微软永远离倒闭只有18个月。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全球化竞争、科技新爆炸,使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如果我们不拥抱科技,不拥抱全球化,或许留给我们的时间是五年,或是三年。希望大家一起来进化、学习、共勉。
谢谢大家。
整理|李文礼
相关阅读
-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拍抖音视频怎么赚钱,拍抖音视频赚钱方法的相关资料,脚本之家小编觉得这篇文章对于那些还不了解抖音视频赚钱方面知识的小伙伴来说很有参考性,一起来看看吧...
-
一、生活随心的句子1、不想接受平凡,就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拿出逆流而上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时间。2、希望日子和你都不难过,干净脱俗温柔上进。3、生活好比穿衣服,随性舒服,自...
-
孩子哭着说“不想去幼儿园”,别焦虑,试试这4个方法,亲测有效
孩子在家长和学校表现不同很正常,孩子哭着不想去幼儿园,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幼儿园里虽然学习内容不多,但也会学一些唐诗、儿歌、讲故事、数学思维、手工、画画等等,如果孩子学习能力差......
-
一本书学两门学科知识!硬核奶爸活用课本帮女儿做了个小池塘……
科学教育的比重又要增加了。别以为我在危言耸听!你看,就在今年5月底,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出炉了。科学教育一加再加...
-
古人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岁月无情,时间流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最重要的是看淡人生。当你看淡了感情,你就不会自我折磨;当你看淡了生活...
-
Ayawawa 入驻更美App社区,与情感女神一起学医美知识
Ayawawa 入驻更美App社区,与情感女神一起学医美知识...
-
二十大时光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
2、股票投资:股票投资是一种长期的副业方式,需要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和经验,但可以通过买卖股票获得额外的收益。 6、手工艺品:手工艺品需要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创造力...
-
学地理知识app是有着很多专业的地理知识可以学习的教材app,大家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额解锁相关的内容,从课本知识到课外延伸知识,都是可以直接查看的,学习起来还有脉络图!...
-
失传的黑科技Top10:大马士革钢大马士革钢是中世纪研发出的高浓度碳的化合物,而且大马士革钢具备足够的灵活性,韧性强,是世界上最好的钢,不过锻造工艺在公元1750年失传了...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