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学习继续,但一定要会学
知识太多,学不过来,反而不知道该学点啥了,怎么办啊?
嗯······要不,就······焦虑吧?
学习的第一推动力
有那么多知识需要学,可自己却无从下手,焦虑一下也是应该。
况且,现在流行一个说法:人,生而懒惰,学习,天然辛苦。因此: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
哈哈,你看,如果我们老想着要做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不焦虑才怪呢。
不过,要这么说,那些爱学习的人,岂不是快要没人性了——压力山大啊……
扯远了,让我们回到主题里,我们刚才提到:
(1)我们觉得自己要学的知识太多,不知到底应该从何入手?
(2)而学知识又是一个很辛苦的事情,要凭借毅力才能坚持,所以这是逆人性的过程。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克服自己的懒惰,凭借坚强的毅力,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不对?
我觉得这个结论,貌似正确,实际并不完全。。。甚至可能会让人误入歧途。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学习根本不是一个逆人性、需要坚强毅力的过程。恰恰相反,学习是最容易产生愉悦心流的事情,学习就是人之天性。
甚至学习不仅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近亲猴子的天性。有研究发现,猴子在没有任何外部奖惩的机制下,自己就会投入精力研究如何打开笼子里的一把锁。
而作为人类,正是由于有探索奥秘、发现新知识的天性,才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积累创造了今天的丰富知识。
事实上,世界上本没有知识,人探索的多了,才产生了知识。
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一提到学习,就觉得是一个很辛苦、逆人性的事情呢?
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总觉得学习最重要的能力是掌握知识,因此要头悬梁,锥刺股。
然而对于真正会学习的人而言,其实他们并不是简单地靠着毅力来学知识——相反他们有一个隐形的关键能力,这个能力往往把“会学习的人”和“想学习的人”区分了出来。
这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
记住:真正要学习往往不是如何记住知识,而是如何提出问题。
学习真正的动力不是来自记住知识,而是发现未知,探索好奇,研究问题,克服困难。
我们在解答疑惑的过程中,会聚精会神,会充满斗志,会沉浸其中。我们在记忆概念答案的时候,却抓耳挠腮。
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当你专注于研究探索你好奇事情时,你真的会沉溺于学习无法自拔,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让你死记硬背的时候,你一定更多地是充满绝望。
所以,如果我们只能提升一个学习能力的话,那就聚焦在如何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因为,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将是你开展学习的第一推动力,剩下的学习过程,都可以因此自然发生。
所以,当我们遇到很多知识,不知道该学哪个的时候,我的答案总是:如果你不知道你该学什么,就去学你最好奇的。
提问能力是一系列的能力集合
知道、记住“学习的起点是问题”很简单,可是,要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改变的并不仅仅是理念,而是整个学习流程体系——从学习方法、辅助工具到习惯培养的一系列内容。
比如,说是学习的起点是问题。可是,你一具体操作起来,就会发现:
我过去没有提问这个习惯,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啊?
或者我每天工作很忙,没时间想问题啊?
又或者,如果我想出很多问题,可是还是回答不了啊……
类似的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要去面对和解决的。然而,很少有一本书或文章,帮我们回答这些问题。
我自己在践行中发现,任何一个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真正的阻碍往往在执行的细节里,正是这些具体的操作障碍,影响了很多人学习能力的提高。
因此,接下来我稍微多说几句细节的方法,希望对你实际训练能力时会有帮助。
书归正传,在实践中,我把培养提问的习惯,分成两个环节:
(1)提出问题;
(2)处理问题。
我们这篇文章,主要讨论提问能力,就让我们聚焦在第一个问题吧。
说到提问题能力,我发现有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人们一旦开始训练自己提问能力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提不出问题。尤其是当你提问提过3天之后,似乎所有问题都被我们问完了,剩下的事情似乎都没毛病啊~Everythingisok(一切都没问题),你让我提什么?
有一次,我们团队开月度反思会,轮到一个刚入职的新同事发言时,他说:我找不到要反思的内容,感觉就是正常工作,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当时我就一巴掌抽到自己脸上——好在是在我脑海里抽的……
我怎么忘了提醒,提问不是遇到问题才进行的——相反,极端点讲,你得有种“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
我们觉得自己没问题,就等于我们真的没问题吗?当然不是。不是没有问题,是我们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我当时问这个同事:你今天的工作,如果换一个你认识的最优秀的人来做,他会和你的做法一样吗?
同事立刻明白了,对自己“正常”的一天,可能对别人就是“不正常”的一天,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提问这件事情,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是需要用心挖掘的。
既然提问的内容很重要,那我们怎样才能找到比较好的提问角度呢?
我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和你分享:当你感到自己“动了感情”的时候,就可以动手动脚动脑提问了。
这里说的动感情,不是说你上大街看到美女或帅哥,就上去动手动脚,向人家提问:请问,这块砖头是你掉的吗?
虽然那也是动感情,也是提问。。。但是,那个跑题了!
我们这里指的动感情是——
看电影的时候,可以问:为什么这个桥段会让我感动?发生了什么?
看到喜欢的电子产品时会问:为什么这个产品让我这么喜欢,是什么让它与众不同?
看小说入迷到忘却时间会问:为什么我不由自主地沉溺到这段剧情了?
点完付款按钮之后,会问:我为什么又剁手了,怎么会这样?我是谁?我在哪里?要到哪里去……
哈哈~
事实上,所有让你“感兴趣”、想要弄明白的事情,你都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这首歌这么好听?为什么金融业的人收入那么高?为什么老板最近看我的眼神不对了……
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提醒自己,要有意识地追问原因。
因此,每当我意识到自己被一件事物击中了某种感情的时候,我就会拿出手机,记录下我的感受和问题。
这些积累的问题,都是激发我学习新领域的星光火把——往往我会因为对一个问题的好奇探索,最后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学习。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因为想了解如何能让员工学习能力提升,结果后来反而在学习和知识管理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结果你才能看到《好好学习》和今天的文章,哈哈~
当然,除了随时随地对感兴趣、好奇的事情提问之外,我还会在每日晨修之时列一个问题:“昨天发生的事情里,我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我把记录晨修日记的过程,当作训练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思考训练,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不过,这个方法只是辅助,目的是有一个固定时间提问的仪式感,提醒自己更好地坚持下次。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1、一个重要的学习理念:学习的起点是问题,而不是知识。
2、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看似简单,可是能持续做到并不容易,是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体现。
3、有一个技巧可以帮助训练提问能力:在自己动感情的时候,赶紧动手动脚,追问问题。
当然,无论我们文章中介绍了什么方法,都需要践行。正所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相关阅读
-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
-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拍抖音视频怎么赚钱,拍抖音视频赚钱方法的相关资料,脚本之家小编觉得这篇文章对于那些还不了解抖音视频赚钱方面知识的小伙伴来说很有参考性,一起来看看吧...
-
一、生活随心的句子1、不想接受平凡,就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拿出逆流而上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时间。2、希望日子和你都不难过,干净脱俗温柔上进。3、生活好比穿衣服,随性舒服,自...
-
孩子哭着说“不想去幼儿园”,别焦虑,试试这4个方法,亲测有效
孩子在家长和学校表现不同很正常,孩子哭着不想去幼儿园,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幼儿园里虽然学习内容不多,但也会学一些唐诗、儿歌、讲故事、数学思维、手工、画画等等,如果孩子学习能力差......
-
一本书学两门学科知识!硬核奶爸活用课本帮女儿做了个小池塘……
科学教育的比重又要增加了。别以为我在危言耸听!你看,就在今年5月底,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出炉了。科学教育一加再加...
-
用奇闻造句。以下是六年级用奇闻造句的内容,由造句大全小编精心整理,欢迎同学们学习参考。其造句内容如下:1、我有一个美好的设想:如果我们成为了好朋友,我们可以聊学习上的烦恼...
-
一、单选题 1、学会做学习的管理者,首先应该(C) A、学会管理知识B、在学习上少花时间,提高效率 C、学会自主学习D、利用一切时间读书学习 2、我们每一人都有一种偏爱的学习......
-
扬哥树洞|强化学完会达到怎样的水平?基础没有学习完,我要开始强化?
01强化学完水平会怎样?关键词:强化课程高代、数分强化课程学完后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树洞回答关于高等代数,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如果是跟着扬哥的课学过一遍...
-
四年级基础差的学生,家长如果想要孩子好好学习,把基础补上去,肯定要好好进行辅导,即使家长平时再忙,都要能抽出一定时间来辅导孩子的学习,平时跟老师...
-
1988年,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建设完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为国际高能物理界的焦点。将这项评价为“我国继、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
-
长期以来,教学中忽视教学生“学”的现象比较严重,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许多学校的教师,密切结合发展学生的智力的研究,纷纷开展指导学生自学的实验。...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